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设新农村关键是投入,必须探索建立多元化的“三农”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采取大包大揽的投入政策。要在南方逐步改变粮补直补投入政策,将粮食直补资金集中直接用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联村.落实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农村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积极稳妥地为农民开展信贷服务.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积极推广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各级财政对农民投保给予保费补贴,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对农民自愿出资投劳兴建的生产生活设施.给予适当补贴,做到应补尽补。大力推广理事会管理建设农村和农业产业的运作模式,独立操办农民自发集资、捐资而建的基础项目。  相似文献   

2.
巨鹿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总面积630平方公里,耕地61.9万亩,属传统农业县.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全县风沙、盐碱地达30万亩,几乎占到了耕地总面积的一半.巨鹿县1988年被列入第一批农业开发县,特别是199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开发投入的良好机遇,大力实施农业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中央的部署,“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已经开始实施,但在具体实践工作中,还需要把握好方向和找准着力点。实践表明,借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经验,联系我国的实际,走一条中国特色的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之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磊 《新长征》2009,(2):22-23
在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个主题之后,2008年11月国务院在确定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条措施中,再次强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显示出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性。我省应该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机遇,加强全省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湖北省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新农村建设总揽"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4年来,省级财政共投入553亿多元,年增幅达23%,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建设。2009年全省粮食增产16.8亿斤,实现了连续6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00多元,增幅在8.6%以上。  相似文献   

6.
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及有关政策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工业“反哺”农业时代的到来。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研究国外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与条件、途径与措施、政策与策略,对于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遵义的影响逐步显现,突出表现在铝业、钛业、铁合金等部分工业行业和企业减产、停产;电力、煤炭等行业也因需求不足,增速下滑;房地产业持续低迷,销售不景气等等.遵义如何看待这场危机的影响?如何应对危机并化之为转机?为此,本刊记者对遵义市委书记慕德贵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8.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之一是要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好硬件基础。由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太多,仅仅依靠政府投入和农民自身投入是完全不够的。为此,我们试图在拓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渠道上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9.
李新平 《前线》2012,(4):45-46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按照“组织形成体系、平台形成梯次、主体全面覆盖、典型隆重表彰”的思路,坚持不懈地抓道德建设,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道德模范。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基本:疗略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建立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健全“三农”工作体制机制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更有利的环境和机遇。建立健全以工促农、  相似文献   

11.
周启涛 《奋斗》2008,(1):52-52
汤原县地处三江平原西部,境内有松花江、汤旺河等大小河流23条;有八个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35%,水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是国家级粮食产业工程基地县和全省产粮大县,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先决必要条件。按照“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相似文献   

12.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是我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3月10日,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贵州省经济学会联合举行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会',会上,围绕如何推进贵州新农村建设,专家、学者纷纷献计献策。现将部分专家、学者发言的精华部分编辑如下,供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6,(3):50-50
王世焕、王学江在3月1日的新华网上撰文指出: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始终处在主体地位。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造福亿万农民的好事,农民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我们强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国家理应比以前更多地承担起建设责任,但国家的扶持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农民所做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破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保险发展滞后,本文对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问题、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炳春 《奋斗》2012,(2):52-53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是打造粮食核心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对巩固完善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成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按照建设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总体规划和千亿斤粮食产能的总体要求,立足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意识形态工作。当前我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要在服务中心、打造品牌、争先创优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导向作用,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仍然处于相对艰难的阶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等问题仍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主要难题。而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在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的增长中都发挥着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先行  相似文献   

19.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过去的5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目前。资本形成不足是造成“三农”问题的根源.只有加速农业资本的形成.“三农”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但农村贷款异常艰难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信贷支农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