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诉条件是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必需要件 ,是衡量追诉合法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标志。文章论述了公诉条件与诉讼条件的区别 ,并对其关系作出了界定。实体性和程序性两类条件构成了公诉条件。审查公诉条件的程序主要有审查起诉和预审程序 ,并辅之以审查式和抗辩式的审查方式。最后 ,文章对我国公诉条件及审查程序进行了检讨。  相似文献   

2.
公诉阶段的程序分流制度是世界各国提高诉讼效率,减轻司法审判的压力、保证诉讼公正的一种重要制度,这项制度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并在西方法治发达国家发展得日益成熟,而对于我国来说还较为陌生。应当在对我国公诉阶段程序分流制度的现状的考察和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之上,改革和完善我国公诉阶段程序分流制度。  相似文献   

3.
职权主义国家的刑事二审法官对一审认定事实不当原则上应当直接改判,发回重审多限于未进行实体审理的情形。我国刑事上诉法院发回重审而不直接改判、下级法院降低审级重审以及下级法院重审拒不纠错构成了程序的滥用。对此,应当在立法上明确限定发回重审的适用事项,牢固确立"疑罪从无"的理念,修改目前错案追究和业绩考核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客观对待办案风险,促使法官认真履行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民事诉讼中滥用诉讼权利的行为呈高发态势,主要表现为恶意诉讼、虚假诉讼乃至诉讼欺诈等多种样态,其中恶意诉讼更因其行为人主观恶性程度之高、对社会尤其是法制危害之重,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而虚假诉讼则极大地降低了民事诉讼制度的性能和效用。因此,从维护司法权威及诉讼秩序的角度出发,建立和完善对虚假诉讼的识别与剔除之管控制度势在必行。防范和规制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不仅需要在制度层面加快相关制度的完善,更需要在司法层面注重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引导,尤其在当前诉讼模式转变的特殊时期,亟需发挥法官职权在诉讼程序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审判权对抑制诉权滥用的限制功能,依法对妨碍民事诉讼的行为予以惩戒,尽可能防范或化解当事人滥用诉权的可能性。当然,规制诉权滥用,应当在“司法能动”和“司法谦抑”间寻找平衡,在充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前提下,将“审慎认定、积极防范、严厉惩处”作为规制的重要原则,建立起一套针对性强、全程防范、救济便捷、惩处有力的制度,最大限度地识别、防范、惩处滥用诉讼权利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新刑诉法强化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律师帮助权,改革了卷宗制度,改进了证人和鉴定人的出庭制度,强化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刑事程序进程的参与,有助于防范刑事程序的滥用.但是新刑诉法缺乏应对基层司法地方化的措施,法律援助制度不能充分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被告方的质证权还需要进一步的保障,因此难以充分防范刑事程序的滥用.应当在四个主要的方面进行相应完善,以便进一步加强刑事辩护,有效防范刑事程序的滥用.  相似文献   

6.
程序公正的标准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序公正的标准在国外的研究由来已久,我国学得近来也开始研究之。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程序公正标准有所体现,但在实践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审判独立没有真正实现,控辩双方的地位不能平等,在庭审中未能严格贯彻直接言词原则等等。  相似文献   

7.
诉讼程序经济指诉讼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 ,即诉讼主体以最低成本或耗费获取最大收益 ,包括诉讼程序规范层次上的与运作层次上的经济。市场经济必然要求诉讼程序经济 ,程序经济可以缓解司法资源稀缺与诉讼纠纷日渐增多二者之间的矛盾。诉讼程序经济与诉讼程序公正既对立又统一 ,都是诉讼程序要促成实现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法制水平的不断提高,诉诸司法的纠纷将会越来越多,现有的审判力量已难负其重。而解决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构建小额诉讼程序,分流大量简单的民事案件,使当事人及法官从繁琐、低效的程序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9.
诉因制度是日本刑事诉讼法借鉴大陆法系职权主义诉讼程序和英美法系对抗主义诉讼程序的一项独创。在刑事诉讼中,诉因制度有利于调整诉辩审三者之间的关系,保持公诉机关起诉的稳定性,防止司法权的滥用以及维护辩护方的合法权益,因而是值得我国在刑事司法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予以关注的。然而,对于诉因制度的具体内容,特别是诉因制度的涵义、运行规则和借鉴意义,我国学界的探讨并不多见,且远未形成一致而清晰的看法。诉因制度对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特别是公诉方式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程序公正与司法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程序公正是我国当前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程序规则方面需要作出改革的是:(1)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处分权,减少不必要的国家干预;(2)为当事人参与诉讼提供平等的保障;(3)减少、消除诉讼程序中的行政色彩;(4)充分体现程序的及时终结性:(5)制定一部完整的证据法从而完善我国的证据规则和制度.  相似文献   

11.
刑事判决程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刑事审判程序包括审判前程序、审理程序和判决程序。审判前程序是审理的准备,审理则是判决的准备。仅仅依靠审判前程序和审理程序并不能保证达成妥当的判决,完善的判决程序对于形成妥当的判决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各国无不对刑事判决程序,包括评议、表决、制作裁判文书、宣判等,作出详细的规定。但是,我国理论界和刑事诉讼立法对审理程序都比较重视,对判决程序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我们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刑事判决程序规定,建构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判决程序。  相似文献   

12.
公正和效率是诉讼程序的基本价值.司法实践中,要协调好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在确保公正得以实现的同时,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小额诉讼程序制度,对我国民事司法审判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实践中,由于立法不完善,规则欠缺,导致出现了在司法过程中小额诉讼程序被基层法院和法官虚置的状况。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司法实践具有积极的启示借鉴意义。笔者以A、B两地基层法院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实证调查为基础,提出了降低程序启动标准、降低小额诉讼案件收费标准、成立专门机构、统一审理模式等对策建议,以兹我国小额诉讼程序制度立法司法借鉴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澳门的预审程序和中国大陆的公诉案件审查程序进行了比较研究,从程序的启动、形式、审查内容和处理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对促进两地刑事庭前审查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理论上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公诉的价值冲突与衡平论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公诉的价值包括实体正义、程序正义和诉讼效益.这些价值是可以统一实现的.在公诉实践中,也应当坚持三种价值的统一.但三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此时,应坚持价值衡平原则.  相似文献   

16.
近现代相对合理的三角结构刑事诉讼,基于审判对象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得以将控、辩、审的诉讼活动组织起来,实践一种控制权力、保障权利的原理,演绎一幅紧紧围绕审判对象的控辩对抗与法官判定的诉讼图景。具体地说,审判对象的运行蕴含"没有起诉,就没有审判对象"、"审判对象与起诉范围保持同一性"、"辩护范围与审判对象具有同一性"这样的基本原理。当然,基于程序功能与审级差别所带来的程序原理的差异,审判对象在初审、上诉审与再审诸程序中的运行,既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又呈现了各自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易程序是我国审判制度中一项重要的程序规则,其公正性、经济性、快捷性都已得到司法机关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但是其具有理论基础薄弱、社会效果欠显著等弊端,文章对完善简易程序诉讼制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审判公开是宪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审判原则,但由于存在诸多立法或制度上的障碍,以致未能真正加以贯彻落实.审判公开障碍的长期存在,有着多种复杂的原因.要有效地克服审判公开的障碍,既需要对审判公开进行理论重构,也需要决策者敢于正视问题.对现行立法进行修改完善,并对相关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审判公开是宪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审判原则,但由于存在诸多立法或制度上的障碍,以致未能真正加以贯彻落实。审判公开障碍的长期存在,有着多种复杂的原因。要有效地克服审判公开的障碍,既需要对审判公开进行理论重构,也需要决策者敢于正视问题,对现行立法进行修改完善,并对相关制度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20.
在矫正正义的视野下,律师费转付制度获得了一定的正当性,这也正是该制度在国外逐步得以确立的根本原因。但是,如果败诉方并非由于其破坏了当事人之间的均衡状态,而仅仅由于其在诉讼中的程序性因素导致其必须承担败诉的结果时,律师费转付制度的正当性无法从矫正正义原则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律师费转付制度进行了剖析,并从程序性制裁的视角重新解读了律师费转付制度,以期为我国全面引入和实现该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