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匠人与大师     
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2.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去世后,不少的人认为“中国再无国学大师”。但季老生前却不承认自己是“大师”,而称赞饶宗颐为“大师”。他说:“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是饶宗颐。”季老与饶宗颐相识数十年,两人在语言学、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研究颇有交集,惺惺相惜,“北季南饶”成为学界佳话。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1,(1):104-105
快乐大叔发现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就是近年来人们对于很多事物往往都有两种完全相反的看法和解释。比如对于“大师”,有的说法是现在遍地都是大师,而另一种说法则是现在根本就没有人配得上“大师”二字。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政坛上有一股邪风刮得甚猛——官员迷信。有些党员干部,甚至是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不信科学信佛学,不信马列信“大师”。他们进庙烧香,见神磕头,仕途失意求签问卦,热衷选用“吉祥号码”,每有大事要选“黄道吉日”,甚至荒唐到录用人员时要看其“生辰八字”,提拔下属时要看其姓名笔划:听说哪里有“大师”、“大仙”、“高人”、“神算”,他们便不辞辛苦虔诚拜谒,千方百计与之结交:对“大师”的指点奉为圣旨,对“大仙”的“神意”深信不疑。假如前后左右有人稍有疑问,他们或面有愠意,或历言喝斥,而将与他们一样虔诚迷信之人视为同道。  相似文献   

5.
余玮 《党史天地》2010,(1):47-53
“悲鸿”是她一辈子生活的关键词。老人纤瘦却从容.眼睛里溢满了慈爱与安详。她说话的速度很慢,而且由于听力已经不太好,与人交流主要是靠右耳的助听器和看人嘴型,采访有时需要借助纸笔“交谈”,但这并不影响她思维的清晰表达,从中透露出的真情催人泪下。顺着她的思路。让你渐渐走近一代大师徐悲鸿与一个真实的廖静文。  相似文献   

6.
王群生 《思考与运用》2006,(3):10-10,16
什么是巴渝“人文精神”? 时至今日,学者有学者的思索,专家有专家的论述,大师有大师的认定……而普通的巴渝百姓,当也有自己朴素的看法、想法与说法。真个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7.
《学习导报》2014,(2):23-23
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  相似文献   

8.
沈小平 《共产党人》2005,(14):37-38
近几年来,在被查处的贪官身后大多数都有“大师”的身影。他们或因官迷心窍,求“大师”指点升官捷径;或因做了亏心事,在反腐高压下惶惶不可终日,企求在菩萨的保佑下,逢凶化吉,逃避打击。在没有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中,不信马列信鬼神的也不少。有的领导干部对一些“大师”津津乐道,甚至以认识个别“大师”为荣;有的领导干部家里堂而皇之地供奉着玉帝、观世音等神灵;一些领导干部每逢上任、  相似文献   

9.
冷珊珊 《求贤》2013,(7):21-21
本刊讯近日,首届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天滓市规划设计大师(以下简称天津市“两个大师”)获得者名单出炉,共有38名天津城建人获此殊荣,其中有28名天津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0名天津市规划设计大师。  相似文献   

10.
冬寒 《当代党员》2010,(1):65-65
一些地方在考核干部时,对干部的缺点往往轻描淡写,避重就轻,最常见的有这么几种:一是“胆小病”,工作上不够大胆;二是“急性病”,在工作中“有时比较急躁”;三是“粗心病”,一般的说法是“有时处理问题方法比较简单”。这几种毛病不但成了干部的常见病。而且也是多发病。  相似文献   

11.
张振中 《党员文摘》2006,(11):34-35
中国有7000万股民,每天有5000多万人在收看电视股评。一些上镜的“投资大师”打着为中小投资者推荐好股票,或“诊断手中股票有无投资价值”的幌子,极力引诱人们拔打他们的咨询电话。许多人并不知道,一旦自己的号码落入“大师”之手,从此将跌入重重陷阱……  相似文献   

12.
莫敖 《廉政瞭望》2009,(11):61-61
前段时间,“大师”文怀沙的年龄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许多人认为文“大师”虚报年龄是为了便于给早年经历再加上一个耀眼光环。  相似文献   

13.
谎祸猛于虎     
吴非 《唯实》2008,(5):94-94
三月报章消息,“两会”有代表委员关注“华南虎照”问题。我特别注意到有陕西的人大代表关注这起事件,没想到这件事能上“两会”。我有时比较留心新官的任职宣言,因为有时能发现一些有新意的话。去年年底,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重提“杀开一条血路”,希望能把改革发展推向新阶段。这“杀开一条血路”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对广东建设特区的期望,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流露的是一种不能等,不能拖,寻找最直捷的路径的迫切心情。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4,(7):72-75
“大师”王林倒下之后,牵出了刘志军、胡长清、丁鑫发、宋晨光等一长串高官的名字,他们都曾是“大师”的粉丝。每个“成功”的“大师”背后,都站着几个问题官员,鲜有例外。最近10年来,贪腐大案频发,越来越引起政治学者关注,他们开始运用理论工具,寻找贪腐官员思想变迁、信仰扭曲的蛛丝马迹,求解在整个社会道德规范和政治制度改革背景下的“防腐”“反腐”之道。  相似文献   

15.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盛产各种各样的“大师”.从特异功能大师到气功大师.从国学大师到养生大师.昨天的大师倒下.明天的大师突起。制造大师。迷信大师,消费大师或者被大师消费.最后再“毁灭”大师.这似乎已经成了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郑连根 《廉政瞭望》2013,(11):55-55
“人存江湖飘,哪有不挨刀?”在官场,在职场,很多人都会受到点委屈,甚至是背黑锅。明明是“月亮”惹得祸,却非要让小星星道歉、赔罪,明明是大鳄出的错,关键时刻却推出小弟去“顶缸”,此类事件时有发生,有时值得有时不值得。如何判断哪些黑锅可背,哪些不可背?这里面其实是有学问的。请让我们看看晏子的一则故事。  相似文献   

17.
天外有天     
一些弟子老想呆在大师身边,大师对此颇为介意。天长日久,弟子们不时听到大师说一句让他们琢磨不透的话:“你们该走了.你若不走,你的智慧就不会来。”“您说的‘智慧’指的是什么?”一位百思不得其解的弟子问。大师回答:“水因流淌而获得活力和自由,你们因离开我而获得活力和自由。如果不离开我,你们就会停滞不前、思想僵化.困囿于我的一家之言之中。”  相似文献   

18.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11,(11):51-53
民谣大师张俭,绰号“请不动”。 “请不动”终于来了重庆,为一个叫寅子的剧场。 这里,有个能用高跟鞋踩出枪声的女人。  相似文献   

19.
“大师”姓陈,名廷贵,是我们县监察局的老局长。称其为“大师”,缘于对他的敬重:县纪委、监察局的老老少少郜得到过他的帮助,而我们十几位年轻人更是经他的点拨,小断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20.
某村村民李某是村里有名的孝子。2011年,李某的母亲因病去世。李某为了能好好安葬母亲,也为了子刊蛞代的兴旺,特意邀请了当地“颇负盛名”的“风水大师”刘某来帮母亲的坟地选址。经“风水大师”刘某一番“测算”之后,得出李家承包地东面为一块“风水宝地”,最适宜安葬。数日后,李某按照刘某“测算”的“吉时”,将母亲的遗体送往该“风水宝地”准备安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