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美援朝前夕,让林彪元帅带兵去朝鲜,这是毛泽东考虑的第二人选。林彪也足一位军事家,很能带兵打仗,况且,林彪对东北比较熟悉,部队也较熟悉,让林彪担此重任也是合适的。毛泽东及几位常委们都这样考虑过。  相似文献   

2.
梁衡 《法制博览》2011,(17):38-38
近翻40年前的日记,有一段政治趣闻。1971年林彪叛逃,摔死在蒙古国。这个接班人、副统帅一夜之间成了叛徒、奸雄、大阴谋家,全国掀起批林高潮。当时我在内蒙古巴盟当记者。上面传达的文件里有一句话说:“林彪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生产队开批判会,队长向大家传达说:“这个林彪很坏,他还偷了一件马克思的大衣。”  相似文献   

3.
苗体君 《工会博览》2006,(20):36-37
在林彪的一生中,共经历过五次婚恋:初恋对象陆若冰婉转回绝,给少年傲慢的林彪当头一棒;对从小就订下“娃娃亲”的汪静宜,林彪中途变卦;“陕北一枝花”张梅生性活泼,林彪少言寡语,性格不和导致他们的姻缘以离婚告终;对最使他心动的孙维世,林彪虽几经努力,到头来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原名叶静宜的叶群,成为林彪最后一任妻子。林彪的初恋:一头热一头凉林彪的启蒙老师叫李卓侯,是我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的父亲。1921年春,林彪进入  相似文献   

4.
达达 《法制博览》2010,(20):4-4
近翻40年前的日记,有一段政治趣闻。1971年林彪叛逃,摔死在蒙古国。这个接班人、副统帅一夜之间成了叛徒、奸雄、大阴谋家,全国掀起批林高潮。当时我在内蒙古巴盟当记者,上面传达的文件里有一句话说:“林彪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生产队开批判会,队长向大家传达说:“这个林彪很坏,他还偷了一件马克思的大衣。”前几天我与一位宣传工作老前辈、  相似文献   

5.
王波 《法制博览》2011,(13):56-57
1971年9月13日零点32分,林彪乘专机从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准备叛逃国外,14点30分左右该机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坠毁。当日3点15分又从北京沙河机场起飞一架3685号国产直—5型直升飞机从中国叛逃……林彪的手令当林彪等人在北戴河决定北逃的时候,没有忘记通知在北京的周宇驰。“小舰队”主要成员有周宇驰、于新野、李伟信3人。周宇驰急促地对于新野说:“你立即到西郊机场把陈士印找来。”  相似文献   

6.
喻树奎 《法制博览》2010,(19):42-43
黄永胜是士兵出身,积数十年军功,官至总参谋长,是个典型的行伍出身人物,是林彪集团中除林彪以外资格最老、职务最高,惟一一个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成员。黄永胜立了不少战功,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战功赫赫,污点涟涟”八个字比较客观而真实地刻画了黄永胜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庄秋水 《法制博览》2011,(17):42-42
50年代初期,一篇颂扬朱德艰苦朴素精神的文章——《朱德的扁担》被编入了小学教材。然而,在十多年之后的1967年2月,学生们过完寒假回到学校后发现,同样一篇课文,已经换成了《林彪的扁担》。无数的“红小兵”们又开始在这篇课文中学习林彪的艰苦朴素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祝庭勋 《法制博览》2011,(13):22-24
1971年9月13日林彪乘坐256号三叉戟飞机外逃,是以行动说明他“叛党叛国,自取灭亡”,而当时中央并没有掌握他发动反革命政变的任何证据。对林彪事件的清查,是逐步深入的,又是以空军为重点迅速展开的。按照毛泽东、周恩来的意见和政治局的分工,李德生负责空军的清查工作。在9月13日凌晨,周宇驰等乘坐的直升飞机被迫降后,周宇驰、于新野自杀身亡,只有李伟信假装自杀活了下来。  相似文献   

9.
《法制博览》2010,(13):12-14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后,林彪在率部转移途中身负重伤,被送回延安,住在二十里铺的八路军总医院。每天,都有军政要人来看他,延安各机关、学校也派人来慰问。卫立煌(时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去中条山路过延安时,也专门来看望林彪。车到半路,卫立煌忽然想起没带慰问品,于是马上停车,让随从凑钱,口袋翻遍,才凑了600元。按国民党军的习惯,一个师长受伤,起码要送数千元的礼,  相似文献   

10.
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些红卫兵小报发表了许多关于林彪在苏联时的各种传说,绝大多数无稽可征,无案可查。基本是吹嘘“副统帅”的英雄事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