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美两国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其对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亦经过了不同的历程。由此,也决定了两国对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体制、方式方法、指导思想的不同。双方都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中美高校核心竞争力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中美两国高校为寻求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关注的课题。由于两国竞争背景和前提不同、竞争主体和对象差异,两国高校在探索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途径上也存有很大差异性。通过中美高校核心竞争力差异的比较,可以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美两国在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加强交流合作,具有加强两国相关制度的必要性。两国几乎同时修改法律专门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进行犯罪化,反映两国对商业秘密法律制度发展进程的相同判断,对此更具比较研究的意义。通过对中美商业秘密刑事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相比于中国,美国的立法程序较为公开、罪名类型较多、侦查手段和保全措施也更为有力,而我们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文中通过对中美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分析了两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特点,指出了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美国达成的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共识,为两国发展双边关系指明了方向。不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管控分歧是中美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涵。双方建立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和多领域的沟通交流机制,增进两国共同利益和管控两国利益分歧并举,处理好中美两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互动和博弈等,迎接现实挑战,共同推动21世纪的中美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6.
团伙犯罪是目前青少年犯罪的一种重要形式。团伙犯罪多以帮派形式出现。中美两国在青少年学生集结团伙的成因和预防方面既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 同时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中国和美国学生集结团伙的成因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于学生集结团伙问题,美国的预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育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任何社会中,德育都是至关重要的,中美两国也始终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对中美两国德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的异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对于指导我们的德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团伙犯罪是目前青少年犯罪的一种重要形式。团伙犯罪多以帮派形式出现。中美两国在青少年学生集结团伙的成因和预防方面既存在跨文化的一致性,同时由于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中国和美国学生集结团伙的成因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于学生集结团伙问题,美国的预防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都是受东方传统文化影响深刻的国家,目前两国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也都还保留着传统的道德价值理念.虽然在二战以后日本传统文化价值受到美国的强烈冲击,但日本青少年道德教育却保留了十分浓厚的传统伦理道德.通过比较分析中日两国青少年传统道德教育,我们可以摒弃日本青少年传统道德教育负面因素,吸收借鉴日本青少年传统道德教育的有益经验与方法,从而提高中国青少年传统道德教育水平,全面加强和提升中国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的核心关切,是长期以来困扰中美两国、两军正常交往的重大问题,有着战略、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对中美两国双边交往、军事合作和海峡两岸和平发展造成重大现实危害。  相似文献   

11.
构建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型德育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针对以往的德育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构建反映时代精神的新型德育课程体系必须重视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建设,加强对德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下,警察机关被视为一个无所不能的机构,使社会对于警察的期望和评价标准过高,加重了警察机关的责任和工作量。全天候工作制使警察不能完成正常的角色转换,导致警察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进而产生效率低下和职务犯罪。通过修改警察法,对警察职业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是保护警察合法权益,提高警务职能效率,减少腐败现象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3.
公安机关的“公共性”是指公安机关的各项工作必须面向社会公众,公安工作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和公共安全利益,公安机提供的是涉及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的公共安全产品和服务。加强公安机关公共性的研究有助于公安机关克服“自利性”,发挥公益性;克服公安机关片面追求政治镇压职能、忽视社会管理职能的片面倾向;有助于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和有助于确立警察权使用的公共性原则。公安机关的公共性与阶级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原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打牌时受同学诬蔑作弊,遭受“嘲笑”,在三天内将四名同学杀死于宿舍。不良的生活背景致使马加爵个性压抑、人格异常,这是构成暴力犯罪的内在起因,被害人的消极作用是暴力犯罪的导火线。具有类似马加爵“异常人格”的人,预备犯罪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实施犯罪具有极强的突发性。预防这类犯罪的对策是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矫正学生的性格缺陷,提醒学生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5.
创建"学习型公安机关"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它对进一步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维护公安队伍良好形象、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思想观念的滞后、理论支撑的不足、发展的不平衡和学习机制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习型公安机关"建设的深入推进.我们从确立先进的学习理念、提升民警的学习能力、统筹安排学习内容、构建贴近实战的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体现公安特点的学习机制和加强警营文化建设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创建"学习型公安机关"的基本思路和途经.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张君犯罪心理的剖析指出,要特别注意一种由反社会的人格障碍导致的犯罪现象。这种人格障碍引发的犯罪对社会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是犯罪预防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7.
品格证据作为证明被告人性格特征、名声或者声誉、行为倾向和以前实施的行为的证据,对于评价被告人人身危险性、社会危害性、再犯的可能性等事项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被告人进行量刑时,应该充分地考虑品格证据,以实现准确公正的量刑。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形成不良性格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环境。独立、自信、坚韧、自制与合群是青少年应该具备的性格特征。因为人的性格具有可塑性,青少年的不良性格是可以优化、矫正的。其性格优化的途径:一是青少年的自我调整,二是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相似文献   

19.
不作为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各种行为理论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不作为的行为性进行论证,但是都存在缺陷。对不作为的行为性的研究应在具体的犯罪构成体系之中进行,而不应当脱离具体犯罪构成理论进行抽象的探讨。就我国犯罪构成体系而言,对不作为的行为性的判断应经历一个从实然判断到应然判断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是以儒道为主导的,尤其是儒家的伦理,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文学的世俗性特征第一就是伦理文学,以及由伦理延伸出来的政治文学;第二是在田园山水中寄托情思乃至消融自己的自然文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的这种世俗性特征,即使到了所谓“全盘西化”的现代,也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