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私营企业劳资合作的有利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主体是私营企业主和劳动者。党和政府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提出的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及其一系列措施,为劳资合作创造了宽松的外部条件;企业主的政治态度、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经常遭受的"反倾销"和"民工荒"的压力,使其不得不接受劳资合作的现实;"强资本、弱劳工"的基本态势,使劳动者不堪忍受,渴望劳资合作的新型劳资关系。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这些变化,说明劳资合作的条件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香港劳资关系稳定;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劳资纠纷与冲突增多,但8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走向平稳。这与香港的劳工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以"工联会"为代表的香港工会在劳资冲突化解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它主要通过影响劳工立法和政策、介入劳资事务协商、直接处理劳资争议的途径化解劳资冲突。"工联会"走上层政治路线以协调劳资关系,也是香港工会化解劳资冲突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在当下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紧张、劳资矛盾显性化的情况下,探求劳资矛盾产生的原因,才能正确化解劳资矛盾,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从而实现我国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在我国私营企业中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具有可能性.这是因为:我国私营经济从"体制外走向体制内"的现实,是私营企业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事实前提和逻辑前提;我国私营企业劳资矛盾中,同一性居于主导地位的特殊属性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主体逐渐成熟的现实,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现实可能;中外私营企业劳资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的实践,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劳资关系已经表现出多路径演化与多阶段演化特征。深入挖掘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力求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复杂网络技术不仅为分析马克思劳资系统演化提供了新视角,还为研究马克思理论体系中间层次提供了新方法。基于复杂网络视角,充分考虑劳资关系系统内微观个体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分析劳资系统的拓扑结构,从而把握劳资系统的演化机制。劳资系统演化是从一个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其运行依赖于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非线性交互关系;其演化机制包括动力机制、突变机制、嵌入耦合机制、多层级协同机制。基于我国特殊的劳资系统演化特征,我们应着力研究马克思劳资系统演化的中国路径,具体包括劳资节点迁移路径、劳动自组织演化路径以及劳资合作演化路径等。  相似文献   

6.
杜世智 《学理论》2014,(7):108-109
劳资关系与劳资矛盾问题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其存在的状态和处理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分析了当前我国劳资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剖了这些问题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并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阐释和说明了在新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融洽劳资关系、处理好劳资矛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的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我国劳资关系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劳资矛盾尖锐、劳资纠纷增加。因此, 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协调劳资关系的长效机制,以缓解矛盾、化解纠纷,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相互尊重、和谐 相处的新型劳资关系。  相似文献   

8.
薪酬工资问题是影响劳资关系和谐稳定中的一个最核心的基本问题。从表面上看薪酬工资问题似乎是影响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的核心问题,但从实质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响劳资关系和谐稳定的并不是表面上的劳资薪酬工资问题,而是劳资薪酬工资的形成机制问题,即劳资薪酬工资是如何形成的程序和机制问题。由此出发,我们对现行劳资关系协调过程中涉及到劳动薪酬工资的所有矛盾、问题和现象就会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一、影响薪酬工资生成的相关因素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接近三十年,国家经济体制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中围绕着职工薪酬工资的形成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劳资冲突呈现多发态势.究其原因在于利益表达渠道不畅与权利意识增强的矛盾、劳资双方权力和信息不对称、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两难困境以及社会公众对政府的"高依赖、低信任"等.在当前劳资冲突的管理中,政府应该立足于加强有关法律和制度的建设,平衡劳资双方的关系,规范劳资双方的行为,为劳资关系双方能够顺利进行协商与谈判创造制度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这几年来劳资纠纷频频发生,劳资冲突日益激烈和尖锐。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框架内有效解决劳资冲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引人关注。作为市场经济后进国家,  相似文献   

11.
论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私营企业内部和谐的劳资关系需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劳资阶层的相互认同;二是完善以“利和”为原则的利益分配制度;三是劳资矛盾化解机制的建立与企业工会职能的强化;四是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对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企业与劳动者的利益逐渐分化,劳资矛盾日益显现和突出。为正确处理群体性劳资冲突事件,应该在劳动立法、行政监督、完善工会职能、企业规范用工和实现职工民主参与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群体性劳资冲突引入理性轨道,通过多元化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解决劳资冲突问题,实现劳资关系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3.
构建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政府管理目标的偏离以及劳资双方作为两个利益集团组织的发育不良,引发了私营企业劳资矛盾频发,劳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日益增多。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失衡,关系到我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协调统一,也是制约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调整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关键是劳资关系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企业劳资纠纷的深层次矛盾正进一步凸现出来。劳资纠纷及劳资关系失衡,可从四种分析视角加以解释:即经济角度的分析、劳资关系失衡的制度角度解释、劳资关系失衡的政府角度解释以及劳资关系失衡的劳资主体角度解释。而要全面认识当前劳资关系失衡的原因,还需关注中国劳工政治转型中结构与主体方面的深层次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德、日、法、英等国协调劳动关系的经验看,立法是规范劳资关系的必要基础;搭建劳资纠纷处理机制是重要保障;集体谈判是预防与化解劳资纠纷的重要方式;促进劳资互利共赢成为处理劳资关系的新趋势。这给我们如下启示:我国需提升劳动立法"顶层设计"的速度与质量;在裁审双轨制的协同与衔接上予以改进;进一步提升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强化"和谐共赢"的劳动关系模式;准确把握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中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期限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期限与劳资利益的协调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劳资双方的合作共赢是雇佣关系长期化的基本要求,法律的着力点在于激发市场经济内在的劳资合作共赢机制的活力。在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确定的情况下,雇佣关系的稳定、劳动合同的期限,主要取决于劳工技能的专用性程度。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的根本途径,在于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在"流动性"基础上追求"稳定性"的劳动合同制度模式,在利益动态协调过程中实现劳资关系的平衡与稳定。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理解我国体制持续发展中表现出的体制弹性。根据体制持续发展过程中权利结构是否发生演进,把体制的可持续性分解为"体制适应性"和"体制弹性"两个方面,明确区别于对适应性体制或弹性体制的笼统提法。在此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温岭劳资个案出发考察体制弹性的过程。温岭劳资个案是劳资冲突逐步激化、地方政府应对挑战维持稳定的过程,是在既有权利结构下应对社会冲突、启动利益表达和实现劳资关系稳定的完整政治过程。案例表现出体制持续发展的弹性方面,而相关正式制度设置和能动的当地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进一步对个案中获得的认识进行逻辑的一般分析,认为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政府间的行政逐级发包制下,正式制度和基层政府对体制弹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体制弹性对体制的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在资本主义社会是不成问题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会是劳资矛盾和劳资斗争的产物。工会是工人利益的代表,是维护工人权益、反抗资本家剥消和压迫的组织。因此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就是在劳资关系中代表和维护劳方的权益。可是在工人阶级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工会存在的客观基础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带有根  相似文献   

19.
苏畅 《各界》2009,18(2)
1978年中国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将其以前的计划经济转换为市场经济.在计划经济下以国有企业为中心几乎没有听说过有关劳动争议事件.但是,一方面当改革开放政策给中国的经济带来显著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因市场经济化的渗透和随之而来的外资企业(特别是日资企业)的剧增,使原有的劳资关系发生变化劳动争议也随之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中国政府为处理这些劳动争议多发事件,通过健全的劳动争议处理相关法制,以及对设置在外资企业内的工会赋有新的权力等方法,以求劳资间的意见沟通和关系稳定化.  相似文献   

20.
随着非公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我国职工队伍的构成、分布在新时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职工队伍从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的职工转变为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劳资关系也随之多样化、复杂化,劳资矛盾呈现尖锐冲突,处于弱势地位的职工在遭遇不公后,往往在体制外寻求带暴力倾向的民间组织解决,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劳动合同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