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孩子上小学,他的班主任老师长得很清秀,也会打扮,有孩子缘,孩子老喜欢将老师挂在嘴边。一次我晚接孩子,急匆匆跑进校门,看见孩子和老师正面对面地比赛跳绳呢,孩子没大没小地冲她吆喝着,两人跳得满脸通红,呼哧带喘,很较真的样子。等他们跳完了,我才有机会插话,我说您真好,还陪孩子玩,这么晚了,真不好意思。老师却说,哪里是陪他啊,是我自己也想玩。看见孩子和老师无所顾忌的样子,就明白为什么孩子喜欢这个老师。我想老师是真的爱孩子,她把自己和孩子放在一起,成为伙伴。老师享受着这份属于她的生活,更享受着自己的工作。如果有人问,快乐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康在香 《半月谈》2005,(8):78-78
花钱雇人写作业.算得上校园里新出现的一种怪现象。按理说.写作业本是学生的分内之事.完全没有理由假手于人。出现这种怪现象.其实有着比较复杂的原因.不能完全归咎于孩子。比如老师布置作业数量过多,作业内容对孩子缺乏吸引力,难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之在社会思潮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家庭和学校在金钱观,价值观上对孩子教育不足,等等。对于这种怪现象背后折射出的诸多问题,希望老师和家长不要小视。  相似文献   

3.
令人羡慕的中国孩童(英)TonyCranston我敢说,任何一个地方的教师都是全心全意为了孩子的。老师们把学校看成创造未来的场所,而自己是下一代通向未来的桥梁。教师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老师启发并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和自发行为的自然流...  相似文献   

4.
在北京市通州区二中有一位普普通通的化学教师叫李圣珍,先后有60多名所谓“傻孩子”、“笨孩子”、“呆孩子”、“坏孩子”等被家长和学校认为没有希望了的孩子被家长送到了她的身边。他们每个人都有噩梦般的过去,每个人都有不堪回首的痛苦。可是,他们在李老师的家里生活、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却有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变化:有的考上了全国名牌大学并出国深造,有的在班级里成了“希望之星”、“双百生”、“读书大王”……是什么使这些连他们父母和老师都认为“没有希望”的孩子发生如此显著的变化?究竟该如何把那些“问题孩子”塑成可造之才?我们非常想听听李圣珍老师的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5.
葛如江 《半月谈》2004,(9):64-68
安徽省宿州二中(以下简称宿州二中)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在当地百姓心目中,这是一所有名望的重点学校,孩子们都以能上这个学校为荣。然而,就是在这所示范校却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以停课并撵出教室的方式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来自老师的岐视以及谩骂和体罚严重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部分老师的做法就是要把这些“差生”从这所示范学校撵出去。国家法律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每个适龄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一个都不能少”。宿州二中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及其家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曾经向往的重点校带给他们的竟是噩梦般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教育动态     
善待我们天使般的孩子吧大连一位教师赴美执教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告诉中国的老师们,善待我们天使般的孩子吧,和中国课堂相比,在美国的课堂上课就像在天堂一样。这位教师在给她曾经执教过的学校同事的信中说,美国的教师对所有的学生都非常平等,绝不会因为哪个学生家里有钱而另眼相看,也不会因为学生学习不好而歧视他(她)。在美国老师看来,一个学生学习不好但有特长或是生活能力强,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是一样的。学生犯错误,他们认为这只是成长中的问题,儿童犯错误连上帝都会原谅。这位老师的感慨引人深思。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传统讲究师道尊严…  相似文献   

7.
挪威OsLo大学特教研究所的Kvam,M·H·医生,从数百名普通学校就读的耳聋学生中分组抽样,对19名听力障碍的学生和他们家长及主要任课老师就孩子的社交技巧、学校表现等问题,进行采访调查。结果表明:佩戴助听器的学生在普校中的发展满意,特别是言语能力得到提高。他们喜欢学校和  相似文献   

8.
这是上海市普陀区启星学校的智障孩子们用手语齐齐“唱出”的歌曲,在他们稚嫩和单纯的心底,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要在2007年世界夏季特奥会召开的时候,献给他们的老师一份感恩的祝福。十几年来,无论寒暑,启星学校的老师们陪着一批批特殊的孩子度过了他们成长中最快乐的光阴,用微笑和青春让这些身处特殊世界的孩子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和无私的情怀。  相似文献   

9.
这里所说的联系本,是指沟通老师与家长的文字通道。班级每个学生人手一个笔记本,家长在上面填写孩子在家里的学习、作息情况,帮助做家务的情况;生活自理情况,尊敬父母长辈的情况,孩子的思想情绪与动态、兴趣和爱好等。班主任在上面填写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情况,科任老师对学生的反映与要求,学生的表现及思想变化,通知家长的有关事情等。要求学生定期把“联系本”带回家交给家长或带到学校交给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联系本制度的建立,使班主任与家长保持了经常性的联系,达到了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有…  相似文献   

10.
爱一名优生,爱一名健全的孩子,这是很多老师都会做的事.对那些生理上有缺陷的聋哑学生来说,那该需要怎样的一种爱?此时教师的爱成了那点石成金的魔杖,犹如那吹绿冬叶的春风,更是那滋润心田的甘露. 关心,让爱在心与心之间交融 记得有一年的中秋,这些聋孩子在学校里过节,经过一番考虑,我告诉学生,晚上,老师和你们一起过节,一起赏月.我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咿咿呀呀”地欢呼起来——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开心与喜悦.我和学生编了很多精彩的小节目.  相似文献   

11.
邵道生 《传承》2008,(21):44-45
无论是从几千年历史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来说,还是从现实社会的耳濡目染来说,在我们社会中有一定数量的人是很喜欢内耗的,很喜欢"窝里斗"的。我多次去日本,结识了一些日本朋友,他们有许多中国学生,不止一位日本朋友对我说:"中国学生勤奋、聪明、能干、吃苦耐劳,学习成绩非常出众,但是有一点不好,中国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不团结,喜欢在我面前告状,说对方的坏话,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很少有这个毛病。"  相似文献   

12.
这是怎样的一个校长啊!他用30年的时间,把开始仅有两个老师、一个班、18名学生的聋哑学校,发展成一所集康复、听障教育、智障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13年寄宿制的特殊学校.当地群众夸赞说:这是个创举! 为了孩子,再辛苦也值 30年前,葛华钦揣着8000块钱,带着两个老师在溧水县柘塘镇建起了一所简陋的溧水县聋哑学校——一个班和18名聋哑学生.1997年,学校迁至县城,开始增收智障学生,并改名为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刚开始时,学校资金有限,他和老师们以自己的房产抵押了30万元,盖起了学生宿舍.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日子去看一个在农村当教师的朋友,发现他憔悴了许多。聊天时,他讲述了前段时间他在学校的遭遇。一天检查功课时,发现一学生作业没有做,他就批评了这学生几句,没想到这位学生就不依不饶与他闹起来了,闹得整堂课没办法继续。为了不耽搁其他学生上课,他就找来值班校领导把这位学生请出去做工作了。这位学生在跟校领导出去后,竟然昏厥了。这一下老师的麻烦就不断了:学生家长到学校和教育局大闹,虽然所有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老师没有错,但学校为了息事宁人,最后要求老师到学生家里登门道歉,并在全班学生面前作检讨。说着这些事时,这位老师几乎流…  相似文献   

14.
上课铃响了,孩子们跑进教室。这节课,老师要讲的是灰姑娘的故事。老师请一个孩子上台,先给同学讲一遍。孩子很快讲完了,老师对他表示感谢,然后,开始向全班同学提问。老师:你们喜欢故事里面的哪一个角色,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喜欢辛黛瑞拉(灰姑娘),还有王子。不喜欢她的后妈,还有后妈带来的姐姐。辛黛瑞拉善良、可爱、漂亮,后妈和姐姐们对辛黛瑞拉不好。老师:如果在午夜12时的时候、辛黛瑞拉没有来得及跳上她的南瓜马车,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辛黛瑞拉会变成原来脏脏的样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哎呀!那就惨啦。老师:所以,你们…  相似文献   

15.
开学了,我新接了一个班。接班前,就有几位老师对我说:王老师,你接下的这个班是由我们年级公认的什么也学不会的学生组成的,通称各班的大憨、二憨、三憨集合班。甚至有的领导对我说,能哄着他们不犯错误就行。我看了学生的摸底考试成绩和我带的那个班政治单科成绩相差23分,我有些焦虑。在近20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个感觉,教师们大多喜欢成绩好、思维敏捷、老实一点的好学生。而每所学校都有很多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他们常常被老师忽略。但他们也有自己内在的需求,如渴望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等。在对这个班同学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我认为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区一,把过分严厉的批评甚至体罚当作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调查显示,在学校中,经常有学生轻易被请家长,或当众严厉斥责。有的学生由于违反纪律或行为不良被老师罚站罚跑,放学后被罚留校,被老师讽刺、挖苦,不让进教室听课,罚抄课文作业多遍,被罚交纪律保证金等。这种把批评和体罚当作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忽视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人地位的错误做法,是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真义相违背的,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直接导致青少年学生的身心伤害,将会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产生恶劣的影响。误区二,忽视特殊群体。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群…  相似文献   

17.
智障孩子很少有机会亲近海洋,蓝色海洋在他们心中就像谜一样。2008年初春,解开谜团的机会来了。通州区培智学校100多名孩子走进海洋馆,近距离感受1000多种海洋生物和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安利北京志愿者协会精心策划了这一次活动,组织通州培智学校老师和安利北京志愿者共圆孩子们一个梦。  相似文献   

18.
正据10月8日《江西日报》报道,江西靖安中学某班出台一项规定:违反班规要罚钱,罚款条目多达近20条,看了让人眼花缭乱。"迟到10分钟罚5元,未交作业罚5元,没带校牌罚5元,教室玩牌罚20元,带手机进入学校罚50元……"如此名目繁多的罚款条规,有悖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就是"以罚代管"的偷懒之举。靖安中学"以罚代管"并非孤例,一些地方的中小学也有类似的罚款班规,有的老师甚至还让学生办"包月":只要交纳一定数额的罚款,老师就可以对该生当月的迟到行为视而不见。这哪里是在"管理",这分明是在"捞钱"。学校乃教书育人的圣洁之地,学生违反纪律,老师应循循善诱、说服教育,无权以任何理由或任何形式对学生予以罚款。探究"以罚代管"的教育思维,不乏两方面的因素考量:一是出于"无奈"选择。当下许多学生为独生子女,众星捧月般的家庭养育环境,让孩子从小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任性性格,越来越"不听话"的孩子,增加了学校和老师的管理难度,"说不得""管不了"成为一些老师的教  相似文献   

19.
《乡音》2013,(11):3-3
北石家庄联校创建于2003年,该校是正定县整合教育资源合并就近3所学校创建的第一所联校。该校连年被评为先进单位、文明校园、模范单位等,老百姓们纷纷表示:"让孩子到北石家庄联校上学,我们非常放心。"日前,记者采访了北石家庄联校校长李会永。这是一位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20多年的老校长,以其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今年被评为石家庄市百佳校长。"当初建学校的时候,是很困难的。"李会永介绍说,"农村的孩子没离开过家,突然让孩子在校住宿,家长接受不了,孩子们有些不能自理。我和学校老师们一起,到学生家里一家一家地做工作,最终招来了第一批学生。"自此以后,北石家庄联校的老师们开始了以校为家的日子,与学生同吃同住,白天一起上课、一起活动,晚上一起休息,为学生盖上蹬掉的被子,开导想家的孩子……老师们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学生们在学校高兴了,有时甚至更愿意在学校吃饭,在学校生活,家长们的心也踏实了。  相似文献   

20.
如今,素质教育的讨论早已被社会各界及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专家、学者的精辟见解俯拾皆是。学校教师却喜忧参半,学生家长更忧心忡忡……然而,人们可曾关注我们“当事人”自己的看法!我们需要素质教育  沉重的书包压红了我们稚嫩的肩膀,也压弯了我们正在发育的脊背。是老师和家长们没注意到这些吗?不,他们或许于心不忍,却又爱莫能助。老师们要以学生的考试论教学业绩,家长们则主要希望孩子考上重点!于是,没完没了的作业来了,没完没了的唠叨也来了。伴随而来的是一幕幕悲剧相继上演:逃学、出走的有了,跳楼、服毒的也有了,更有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