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腐败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其性质是一种寻租活动。“寻租”是指人类社会中追求非生产性经济利益的活动。寻租活动的危害主要有:权力的滥用和腐化;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社会成员是非价值传统观和对政府合法性认同感的丧失。寻租从本质上说是权力寻租行为。在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制度“真空”的存在是权力寻租的主要根源。因此,遏制寻租腐败源头的根本措施在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2.
寻租理论与反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租理论与反腐败李戬,崔鹤芳,张法林当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之时,我们发现: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大大增加了。为什么法律、公德、纪律在腐败行为面前苍白无力?而腐败在法律、公德纪律面前又如此肆无忌惮呢?本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公共选择学...  相似文献   

3.
李海宝 《学理论》2010,(24):18-19
寻租理论作为一个规范化的概念是于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后期传入我国。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寻找理论基础以及反腐败。寻租理论提出的背景及寻租性腐败造成的损失分析,总结出寻租性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我国今后在解决寻租性腐败问题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寻租活动分析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寻租理论指出了腐败在经济制度方面的原因,并提供了减少腐败基础的途径。当前国有资产严重流失问题,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从“寻租”的角度探寻到深层原因。 “寻租”行为劣化资源配置,造成社会浪费,导致腐败猖镢。  相似文献   

5.
自197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A·Krueger)发表《寻租社会的政治经济学》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寻租”这种涉及权力与经济双重领域的边缘性行为表现了日益浓厚的兴趣。目前理论界普遍接受的关于寻租行为的概念界定为:公职人员(公共权力的拥有者)凭借其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干预与管制权,而从厂商(企业或个人)身上取得超额收入的活动。笔者试对寻租行为进行一下个人的再思考,以期有益于对寻租行为本质的再认识。一、权力向资本的飞祆仔细考察寻租行为,我们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寻租行为与一般的市场交易活__,、,_。。_…  相似文献   

6.
寻租理论认为,租金是政府对自由的市场经济过度干预的结果,只要存在着这种干预的国家,就有可能存在着腐败。当今各国的反腐实践也表明,即使是那些实行市场经济较早、较为成熟的国家,由于存在着政府过度干预的行为,因而也同样存在着腐败。正是由于腐败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使得许多国家在反腐败的斗争中煞费苦心,有的甚至竭尽全力。但从世界范围而言,反腐败既有较为成功的典型,也不乏因腐败而导致经济停滞、国力衰微乃至政权更迭、领导人下台甚至发生流血的悲剧。认真地总结国外在反腐倡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正在大力进行的反…  相似文献   

7.
公共权力腐败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权力腐败已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公共权力寻租者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遏制腐败 ,关键要从制度创新层面入手 ,从程序上加大对政府干预行为的控制力度 ,加强对政府立法权限的限制 ,完善公共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并辅之以“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8.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由于寻求财富的利益心理驱使、法律的不健全、制度的不规范,导致了寻租性腐败的客观存在,其危害极大,解决之道在于:一是制度治理,即加入WTO后,政府应加大政策障碍的治理力度;政府应加快机构改革,朝着精简、放权、廉洁、高效的方向发展;政府应加速产权制度的改革,明确真正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政府应建立并完善更加符合市场规律的管理机制。二是权力管理,即建立高效的权力管理制约机制,提高权力者寻租的机会成本;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惩治寻租性腐败;加强权力者的教育,构筑权力者抵御寻租欲望的心理防线。  相似文献   

9.
现代意义的“租金”,泛指政府干预及管制经济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即超过机会成本的差价,诸如进出口配额规定、生产许可证发放、物价管制,乃至对特定行业从业人员的人数限制等,均会产生这类租金。既有租金的存在,自然就会有追求这种直接的非生产性利润的活动,即寻租活动。寻租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极为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还是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它都广泛存在着。在我国,有的人利用经济转轨过程存在的某些混乱获取个人的、局部的利益,他们往往不再通过增加生产、降低成。:的方式来增加利润,相反,却把…  相似文献   

10.
浅谈腐败的法律防范先平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如何防止腐败的滋生蔓延,本文试从法律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腐败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实质,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法律开展反腐败斗争。一、当前腐败现象的突出表现和特点1.利用权势,挥霍公款...  相似文献   

11.
一、市场经济并非权力腐败发生的经济诱因 现代公共管理实践证明,完善的、充分发展的市场经济是廉洁政治的重要支柱。但是,在一些人看来,市场经济特别是商品交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反腐败斗争已获得阶段性成果。但同时我们也为反腐败斗争中出现的种种阻力而忧虑,为在反腐败斗争的同时腐败现象却越演越烈而困惑。要使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深化下去,笔者认为,必须抓住法制建设、监督机制、思想教育三大环节。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即用公共权力为私人谋取利益。腐败的形成与蔓延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主观心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国,由于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众多因素的急剧变化和矛盾冲突,使腐败现象的范围和影响有扩大的趋势。深入反腐败斗争首先必须进一步立…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财政职能,建立政府公共预算体系。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对公共支出的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是建立我国公共预算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为此,必须加快我国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步伐。一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服务,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的方式、方法和程序,通过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由财政部门以直接向供货商付款的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  相似文献   

14.
邹薇 《瞭望》2007,(14)
腐败是在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的缝隙中产生进而蔓延的制度性行为腐败源于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彻底清除腐败痼疾要作长期而全面的制度性努力,即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改变腐败活动的成本收益状况,把腐败活动的私人收益和惩治腐败的社会损失都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5.
略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政府寻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略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政府寻租”张旭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本辖区的利益,利用合法或非法手段谋取经济租金,即进行"政府寻租"。这种极不正常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正在干扰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为...  相似文献   

16.
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过程中,寻租的特征表现为:设租者多为掌握公共服务外包决策权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设租者与寻租者相互勾结,官商合谋;寻租数额越来越大,环节和人员越来越多;寻租的手段隐蔽化,形式多样化。其主要根源在于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程序的公开性和竞争性不强,审批程序不规范且审批权力高度集中,独立监管机构缺失,绩效评估和问责机制流于形式。因此,规避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的寻租风险,需要推进公共服务外包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合同外包正当的法律程序遏制腐败,建立并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防范和打破合约共谋,完善绩效评估和问责机制监督与惩处腐败。  相似文献   

17.
从“腐败链”的产生看党性修养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腐败链”的产生和形成是不争的事实。它是当前腐败表现的新特征。它对党、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和前途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砸碎“腐败链”刻不容缓。本文拟通过分析“腐败链”的现象、原因来论证党性修养的重要性。一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市场经济日趋活跃...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反腐高压下,显性腐败形式已经向隐蔽性较强的隐性腐败转变。在隐性腐败中,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情境设租形式,具体表现为基层办事公务人通过设置情境实现权力寻租,其内在逻辑为以"情境"作为寻租第三方,变主动、直接寻租为间接寻租,让"情境"来消化腐败的表现形式和潜在风险。对之治理,应从打造阳光情境、建构权力制约情境、厘清反腐双重权力情境以及再造反腐文化心理情境四个方面推进,以塑造"情境设租"的"情境监察"网络,在动态中完成隐性腐败的化解之道。  相似文献   

19.
腐败犯罪是滥用公权谋求私利从而造成社会总体福利急剧下降的行为。腐败犯罪对社会的危害不仅表现为其对公共资源的侵夺,更表现为对公权神圣性的亵渎,它降低了公众对权力公正性的预期,使民众产生机会主义从而增大了权力寻租的空间。要针对腐败犯罪的发生原因和生发特点,通过心理约束、制度建设,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腐败研究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历史发展脉络表现出三种阐释路径,即结构路径、制度路径和文化路径。侧重宏观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影响的结构路径的相关研究认为,腐败行为是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伴生现象、结构紧张/社会失范后的越轨行为;侧重社会组织规范影响的制度路径的相关研究认为,腐败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寻租行为、非正式制度/潜规则对人体行为的控制及社会控制削弱的结果;侧重社会关系的伦理内涵及其互动效应的文化路径的相关研究认为,关系、人情、脸面是中国腐败现象中独特的文化特质,是差序化社会秩序的体现。目前的研究在成果日渐丰富的同时还存有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理论阐释上倾向于"西方视角","中国意识"不足;忽视了中国公共管理问题的复杂性及其对腐败的影响;对腐败成因与机制问题辨识不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