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刑事诉讼中的图像电子证据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生活和刑事诉讼过程中,电子形式的图像证据已经较为常见。对这种与传统的图像证据截然不同的新型证据形态,需要从证据规则、证明过程等角度进行新的探索。图像电子证据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的认定,具有鲜明的技术特征,离不开刑事鉴定和法庭科学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它为传统的证据规则和刑事证明理论提供了新鲜而又充满挑战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当前数码相机应用于刑事照相日渐普及,对于所得图像的后期处理也就越来越多,提取了如指印、足迹等痕迹后,大家都习惯使用Adobe Photoshop处理,以前也有文章介绍过。但Adobe Photoshop不是专门针对提高法庭图像的使用率而开发的。最近本单位引进的DCS-3数字化手印提取处理系统,可以方便地提取指印等痕迹并对所得图像进行处理。该系统以根据英国权威机构HOME OFFICE POLICE SCIENFITIC DEVELOPMENT BRANCH(简称PSDB)颁布的手印显现技术手册为基础,将手印的显现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光学照相融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全套的手印提取、增强处理、输出,从硬件到软件的全套解决方案。本文介绍DCS-3数字化手印提取处理系统去除指印的干扰背景的几个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各种调查以及证据应用的目的,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意见应当具有可靠性。开篇以法庭科学/司法鉴定可靠性之问展开,系统梳理了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的相关概念。以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刑事司法中的法庭科学报告为参照,介绍了该报告的中心思想,指出鉴定意见的可靠性包括重复性、再现性和准确性,并提炼了该报告中关于法庭科学鉴定方法可靠性的科学标准,即鉴定方法需具有基本有效性和适用有效性。前者的科学标准又包括了两个要素:具有可再现性且一致的鉴定程序;经实证研究确定的该鉴定方法的误报率和灵敏度等。基于以上评介与分析,提出当前我国鉴定意见可靠性建设需包括五个方面:确保应用的科学理论/方法得到法庭科学共同体的普遍接受性;应保证鉴定方法本身的科学有效性;应对司法鉴定人主体的适格性提出要求;防范动机偏见与认知偏差对可靠性的影响;加强司法鉴定内部审核建设、全面加强法庭科学/司法鉴定的质量控制,以确保鉴定意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指纹是少数可以直接认定人身的法庭科学物证之一,在侦查破案及法庭诉讼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指纹只有三种鉴定结论,认定、否定和不够条件。长久以来,现场指纹存在着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并被废弃不用,但这些指纹具有重要的侦查及应用价值,采用概率化的表达方式可以让这些指纹发挥重要的证据作用。本文阐述了一种对指纹进行扇形分区划分和特征统计的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统计了1 500万枚指纹图像的特征分布,拟合出各个扇区内部特征的概率密度函数,并采用贝叶斯准则和添加噪声进行修正,最终得出指纹鉴定结论的概率。本研究所计算出的指纹鉴定概率与指纹匹配特征点的数量、价值及特征稳定度成正相关,与扇区内部特征出现的概率成负相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指纹匹配特征的相似概率问题,为指纹鉴定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办法。研究结果能够使大量不够鉴定条件的指纹重新发挥证据价值,使指纹鉴定从定性走向定量。指纹鉴定结论概率化表达方式结合其他法庭科学证据进行量化分析,在认定犯罪嫌疑人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是法庭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基层人民法院不应设立专业性法庭□谢国庆童道才编辑同志:近年来,笔者经常听到某基层人民法院在某单位、某部门或某地方设立专门审理某类案件的专业性法庭的消息。如减负法庭、旅游法庭、金融法庭、交通稽征法庭、保护消费者权益法庭、税务法庭、房地产法庭、森林法庭等...  相似文献   

6.
刘晓丹 《证据科学》2012,20(1):21-32
科学证据是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对证据分析所得的判断意见。因此,科学证据属于意见性证言。为防止不可靠的科学证据对法庭的误导,英美法系国家建立了科学证据可采性规则,包括相关性规则、必要性规则、专家证人资格规则、排除规则、可靠性规则。美国科学证据可靠性规则经历了从Frye规则、Daubert规则到修订后的《联邦证据规则》702条的嬗变。我国对鉴定意见的审查主要限于相关性和合法性的审查。由于缺少对鉴定意见可靠性审查的指导与限制,导致了错误裁决的风险。本文提出确立鉴定意见科学可靠性规则的构想,以利于法官排除错误的鉴定意见,同时有助于法庭科学实验室的管理与制度完善,促使法庭科学实验室更严谨更科学地为法庭提供优质的法庭科学服务。  相似文献   

7.
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庭科学”发展到现代已经成为涉及法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一门交叉学科。虽然国内没有正式以“法庭科学”为名称的学科,而只有与之相近的“司法鉴定学”,但是在国家鼓励建设交叉学科和推进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大背景下,在交叉学科下设立“法庭科学”一级学科的建设条件初步具备。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活动中,法庭往往需要依程序完成专门性问题的确定,鉴定材料的认定,鉴定人的选任以及对科学证据(鉴定意见)的评价、解释、采信或重新鉴定等活动。其活动本身兼具应用法律与科学证据审查相结合的属性,因而需要裁判者、控辩双方或律师诉讼代理人具有相应的能力。然而,在我国目前的法学、公安技术学专业中,法学与证据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是分立的,公安技术一级学科下的各二级学科具有显著的服务于刑事侦查的特征,其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与审判中心存在显著差距,且在公安技术专业逐步成为公安行业警察院校专办以后,有别于公安技术学科的法学下的法庭科学建设及人才培养形成真空。因此,通过梳理交叉学科视野下的“法庭科学”概念,相近学科的区别以及法治建设的需要,构筑具有我国特色的“法庭科学”学科,对我国的...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人证调查方式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证是我国诉讼中十分重要的证明方式。我国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中明文规定的各种证据种类都可以对之进行直接或间接的人证调查。因各种原因而向法庭提供的口头或书面固定化的言词证据,当然需要运用一定的人证调查方式对其关联性、客观性、合法性进行甄别。即使是物证、书证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法庭科学发展迅速,鉴定案件逐年增多,鉴定意见在诉讼证据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显重要,而法庭科学标准是最大限度保障司法鉴定质量的支撑性手段。在新《标准化法》的指导下,公安部于2019年10月集中发布了最新的法庭科学领域技术标准,标志着我国法庭科学标准化工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但从现有的相关规定和颁布的标准来看,法庭科学标准化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部分司法鉴定领域标准缺乏或陈旧、忽视了标准化物的重要性、标准的制定缺乏理论和实务的深入研究、标准更新缓慢等,因此对现阶段的法庭科学标准进行剖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价格鉴证人员要提升出庭质证和法庭质询能力 新《刑事诉讼法》对价格鉴定人出庭作证和接受诉讼当事人聘请的律师及相关专家参与庭审中鉴定意见的质询作了明确要求.这就意味着价格鉴定人员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将来出庭作证或者是接受法庭质询的机会越来越多. 出庭质证和接受法庭质询,是口一个价格鉴定人员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出庭质证意识和自觉接受法庭质询意识,随时做好出庭质证和接受法庭工作审查的思想准备. 针对大多数价格鉴定人员缺乏出庭质证和接受法庭质询经历、经验的实际,模拟演练是快速提升价格鉴定人员出庭质证能力的较好途径,设置模拟法庭,采取模拟法庭人员、诉讼人员、律师或相关专家身份,对价格鉴定人员依据新《刑事诉讼法》审查要求提出相关问题,现场作答,从价格鉴定人员出庭质证的一般程序和要求,应对质询的思维逻辑、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逐一进行演练,能够较快提升了格鉴定人员出庭质证和接受法庭质询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hotoshop图像分析方法在不规则瘢痕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photoshop图像分析方法和数格法对30种不规则瘢痕进行面积计算,并对其准确性和实用性进行比较.结果 photoshop图像分析方法与数格法所计算出的面积之间无明显差异(P =0.960 7),而在检测时间和过程等方面photoshop图像分析方法明显优于数格法.结论 photoshop图像分析法用于不规则瘢痕的面积计算,具有既准确又节省时间的优点,可以在不规则瘢痕的法医学鉴定中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2.
罪刑法定视野下实质解释论之倡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解释对刑事法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无论从形式合法性、实质合法性或实证角度,倡导实质解释都有充分的理由.实质解释应坚持双向保护、权利保障优位、实质解释补位和客观解释补位原则.实质解释不能超越法治原则的界限,不能违反公平原则、合目的性原则和国民的预测可能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量值溯源是法庭科学实验室认可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法庭科学实验室检测结果可信性的基础,量值溯源的一致性是国际间相互承认测量结果的前提条件。根据ISO/IEC17025准则,申请认可和已经认可的法庭科学实验室所从事的检测活动,必须满足量值溯源的要求。法庭科学实验室在物证检验鉴定中,必须对用于检测的、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设备(包括环境监控设备)在投入使用前进行校准。本文就法庭科学实验室如何进行量值溯源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4.
新刑诉法第158条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会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人民法院调查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也就是说,人民法院在开庭过程中,如果合议庭对证据感到有疑问的,即对证据的客观性与案件的关联性及合法性发生疑问,而不能当庭作出判断时,可以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而且可以采用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等调查方法。根据此条规定,一些人提出,法院调查核实之后获取的证据如何在法庭上认证,的确,根据新刑诉法规定,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能是审判…  相似文献   

15.
司法实践中,存在多份重复性甚至冲突性死因鉴定意见的刑事个案频发,确认死因往往成为核心争点,如何审酌鉴定意见证据、认定实体事实继而成为法庭裁判的重心.但现行法并未识别死因鉴定意见较之其他类鉴定意见的特殊之处,以致一般性审查判断规则在具体适用中显得僵化.法庭对死因鉴定意见的“遵从”导致质证缺乏对抗性;死因鉴定意见所隐含的经验性、知识性、传闻性表明其并不自证其可靠性;死因鉴定意见具有间接证明属性,自身无法充足对死亡相关事实的完整证明,需要结合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审查判断;死因鉴定意见要求鉴定人对尸检过程、尸检操作规程、意见作出的依据及意见认定等作出解释说明.为此,有必要在反思现行法不足的基础上,重塑死因鉴定意见审查判断的体系性规则:以审判中心主义为统摄性要求;确立被告人对质权,使其有权质疑并挑战控方证明;鉴定人出庭就死因鉴定意见做出解释与说明,此为死因鉴定意见可采性的程序性要件;明确专门知识人及其意见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增强质证充分性、有效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鉴定意见可靠性是证据可信性的一个重要维度,与相关性之证据准入门槛相比,可靠性是鉴定意见证据品质高低的主要指征,不可靠的鉴定意见会成为事实认定错误之源。增强鉴定意见的可靠性有三个主要途径:一是加强鉴定过程质量管理,包括重视预评估(合同评审)程序的作用,建立检材来源全程可追溯机制,维护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中立性”;二是完善鉴定意见法庭举证、质证程序,包括辨认鉴真证人凭借亲身知识、司法鉴定人运用专门知识对鉴定材料同一性或真实性的证明,律师和专家辅助人对鉴定意见可靠性的质证;三是法官对鉴定意见基础有效性和应用有效性的认证“把关”。在鉴定意见基础有效性审查中,关键是把握一项具体法庭科学技术的“错误率”和“法庭科学技术标准”。同时,还探索了鉴定全过程似然比量化控制的国际理念。  相似文献   

17.
化学成像检验技术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成像检验技术已经成为物证鉴定学科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课题。化学成像检验技术结合了成像检验。光谱分析。图像处理等技术方法,能够为检验鉴定同时提供定量定性定位的准确信息。本文参考大量文献。总结归纳了化学成像检验的定义。介绍了化学成像检验技术应用于法庭科学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我国医疗纠纷鉴定体制发展历程,分析了医学会鉴定与司法鉴定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认为在现阶段,医学会参与医疗损害鉴定具有一定的、但并不充分的法律依据,具有相对的合法性,医学会应属准法定鉴定部门。可以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司法解释或卫生部制定规章的方式使其尽快转正。尽管如此,医学会作出的鉴定结论并不具有必然的证明力,其鉴定程序和鉴定书形式等亦应符合法律规定,而鉴定人署名并出庭接受质证是其鉴定结论被法院采信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9.
法庭科学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证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庭科学鉴定属于证据的一种 ,为刑事、民事案件的审理提供线索 ,为法庭诉讼提供科学依据。只有通过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质证 ,经法庭调查或庭审质证确认属实的法庭科学鉴定 ,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以确保法庭科学鉴定的公正、科学、准确和实事求是。 1997年 1月 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简称新《刑诉法》)和 1991年 4月 9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简称新《民诉法》)均要求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证。因此 ,出庭接受质证已经成为法庭科学鉴定人必须面对的现实。为了确保法庭科学鉴定的真实、科学、有效 ,避免和减少由…  相似文献   

20.
杜鸣晓 《证据科学》2017,(5):558-568
鉴定意见的质证包括对鉴定意见合法性的形式质证和鉴定意见内容可靠性的实质质证.专家辅助人出庭质证标志着我国刑事鉴定意见从原先重视形式质证向兼顾形式质证与实质质证转化.目前,我国依然存在实质质证规范较为笼统、形式质证的部分内容与鉴定意见可靠性无关,以及在实质质证时法庭难以判断双方专家的意见的可靠性三个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刑事鉴定意见质证可以进一步细化形式质证的审查内容、以案件性质为依据判断鉴定人和专家辅助人选择适用的标准是否合理,并审查专家辅助人资格、确保具备质证能力的专家辅助人进入法庭审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