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政论坛》2008,(4):17-17
家有门窗,人有心窗,两者追求的都是敞亮。 人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心窗始终保持敞亮呢?一位智慧老人的话是对的:“人生有喜剧也有悲剧,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乐也有痛苦,你不能只推开一扇窗户,只看一面的风景。”  相似文献   

2.
《瞭望》1985,(1)
如果一位历史学家企图描绘当代中国的风貌,那末,他就应当为中国日益广泛而深入开展的读书活动大书一笔。从“文革”时“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愚昧年代,到今天成百万、上千万青年人、成年人甚至老年人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追求科学,无疑是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之一。“五四”运动高张的一面大旗——科学,今天在中国  相似文献   

3.
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是中华民族高扬起的一面时代的精神旗帜。“中国梦”这面精神旗帜,需要转化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追求,才能真正落地,才有擎起的力量,才有趋附的真实主体。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目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特征。以人为本的管理实质是以人为目的的管理,即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企业活动的最终目标的管理。人本管理不像传统科学管理那样从功利的角度看问题,把人单纯地理解为只追求物质需要的“经济人”,把“以人为中心”变成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更多利润的手段,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人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问题。以人为目的,必须从伦理角度给“人”在现代企业中重新定位,要把人看成是具有多方面需要和发展能力,追求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复杂人”、“文化人”,这样才能在管理中真正体现人本管理。(一)以人为目的的人本管…  相似文献   

5.
一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日益明显地在许多人身上表现出来: ——一面认为“铁饭碗”应该打破,一面又千方百计地向“铁饭碗”靠拢。——一面认为平均主义应改变,一面当分配上真的拉开了档次,就闹情绪。——一面痛恨不正之风,一面当自己要办  相似文献   

6.
钦建军 《求知》2001,(8):20-22
大港区虽建区较晚,但它却是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诞生的。因此,2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处处透着一股拼和闯的气息,透着一股超越传统的勇气。无论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还是文化氛围、人的理念都能使人感到大港在追求卓越,追求现代,追求完美。仲夏,我们驱车来到大港,在区委书记只升华的办公室里听他盘点“九五”,畅想“十五”,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7.
社会生产力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复杂而又微妙的。人既有与自然作斗争,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一面,又有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的一面。把这两方面归结起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变革自然的关系,为战胜面变革,为和谐而变革。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在出席今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时,提出了“选一个干部就是树一面旗帜”的新要求,强调在全国上下树立“保贤人毕进,当闲人俱下”的正确用人导向。为此,组织人事部门务必在浩瀚的人才大军中识别和选拔出德才兼备的贤才,使用人“正能量”得以“链式传播”,最终实现“群贤毕至”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两面镜子     
人们常照镜子,因为镜子能正衣冠。人们也应以人为镜,因为可以明是非。组工干部也有“两面镜子”:一面是李林森、王彦生、尹中强等正面典型,光照青史;一面是陆正方、王国华、向志清等反面典型,万人唾弃。每一个组工干部特别是各级组织部长,都要经常用这正反两面镜子照一照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  相似文献   

10.
“社会法国”,即法国对社会价值的肯定、对社会理念和社会利益追求的一面,从文化上看,“社会法国”是法国基督教文明中的内在价值,是自由主义思潮中的法国“传统”因素,是启蒙思想发展的必然逻辑: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法国文化对中国社会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政论坛》2008,(14):14-15
“记者无国界”组织头目:“藏独”舆论吹鼓手3月24日,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仪式正在雅典古奥林匹亚运动场举行,三名神秘的男子突然闯过安全警戒线,进入场内。其中一人拉开一面抗议旗帜,上面的奥运五环标志被画成了五副手铐。几乎与此同时,坐在贵宾席上的一个家伙也站起身来,扯起了一面黑旗。  相似文献   

12.
史飞翔 《各界》2013,(12):86-86
今天提起鲁迅,人们往往将他想象成一个拿着匕首和投枪的战士,一个“横眉冷对千夫指”,天天跟人打笔仗的作家,一个至死也不肯宽容的世故老人其实并不尽然,除了“金刚怒目”,鲁迅也有“菩萨低眉”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惊涛骇浪中一面闪光的旗帜──广西三建“7.19”抗洪救灾中的政工干部罗卫荣公元1996年的夏天,昔日温顺可爱的柳江,以一场惊世骇俗的大水,让一百七十万龙城人感到了突然、不可思议和难以接受。据报道,在这场定名为“7.19”的特大洪灾中,柳江河水位高达9...  相似文献   

14.
现在人民群众对于政务公开的呼声很高,各级组织对l于政务公开的要求也很严格,但是政务公开在实施过程中,并不能让人满意,似乎政务公开就只剩下一面冷冰冰的“墙”了。  相似文献   

15.
“甘于平凡而拒绝肤浅,甘于平淡而追求作为”,应是人生的座右铭。人,淡泊人生才是真。作为从政当官掌权者,淡泊人生才能立德、做事、为官。淡泊是以勤奋的贡献、奉献为因,以不图回报、不斤斤计较地位名利为果。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官欲”重、“官念”浓,“官德”劣、“官气”横。他们当不上官有气,官当小了也有气,唯有当上大官才神气,于是官越当越大,人越做越小。  相似文献   

16.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人的本性(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为人处世,“善”的一面主要靠自律(思想觉悟 道德修养)就可以了;“恶”的一面则非他律(监督机制 法纪制裁)而不可。所以,治理国家或管理社会必然是自律和他律兼施,教育和法制并重。对领导干部和公  相似文献   

17.
刘吉 《党政论坛》2012,(12):1-1
和是中华文明一个十分重要的人文理念。从哲学的“和谐”指导中国人的社会理想,到个人形象要“和气待人”、“和蔼可亲”,到家庭团结“家和万事兴”,处世准则“君子和而不同”,到商务活动“和气生财”,到治国理念“和为贵”,一直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追求“世界大同”……和的理念无所不在,贯彻始终。  相似文献   

18.
求和不求同     
社会和谐、党内和谐、班子和谐,应是每个领导干部的心愿和追求。但在追求“和”的过程中,不可过分求“同”,而应当努力做到“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9.
伦理自主性是行政人进行道德行为选择的前提和基础,行政人伦理自主性的养成一方面以其对行政工作与行政伦理的必然性认识为基点,另一方面又以其自身的坚定意志为保障,同时合理的制度规范提供的伦理生长空间也是伦理自主性获得的重要外部条件。拥有了伦理自主性,行政人就具备了向“价值人”目标迈进的基础,就能超越以往“经济人”和“道德人”定位的各自局限,将其个体利益的实现蕴于对组织目标的追求中,以伦理自主性为动力,追求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进而达致行政人之间及其与公众的外部和谐。  相似文献   

20.
吴绵超 《理论探索》2004,3(6):20-22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科学发展观是人们在追求“效率与公平”中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归宿。“效率与公平”是人类长期以来的一贯追求 ,人们正是在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关系中走向可持续发展 ;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进一步发展到科学发展观。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追求“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关系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