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民主法治。”深刻理解这一重大原则.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卫欢 《前沿》2011,(7):84-89
自2005年提出以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立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方向,引领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实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征程中,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搭建了转型期中国社会通往和谐法治社会的桥梁,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3.
《云南人大》2006,(6):I0001-I0004
2004年11月,临沧正式撤地设市。新成立的市政府高屋建瓴,提出了全面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建设法治政府,打造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一年多来,通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为切入点,以增强依法行政能力为重点,强基础、转职能、促规范、抓监督、积极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法治政府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八桂侨刊》2005,(2):1-1
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的目标,也是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执政55年之后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社会和谐、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5.
詹立风 《群众》2015,(1):38-3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冶社会一体建设”。加强法治社会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固本之举。我们将紧紧围绕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县情,紧贴民需,狠抓落实,持续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夯实法治中国的社会根基。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理念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强调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社会系统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一个重点,就是实现城乡发展的和谐,工农业发展的和谐。而这一切都必须落实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去。这就是说,建设和谐社会,必然与建设新农村紧密结合在一起。因为,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构建社…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1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纪念和总结的历史跨度,依法执政,民主立法,依法行政,保障人权……10年,我们见证了法治的进步和成就,见证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与法治具有内在的联系,民主法治作为和谐社会的第一个基本特征,表明了法治对于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具体说来,法律本身就是追求社会和谐的产物,和谐社会的性质包含着对于法治的要求,和谐社会的每一个特征都包含着对于法治的需要。(一)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公安机关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如何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呢?那就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四个能力”、“两个水平”,推动公安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一项战略任务,在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山东省青岛市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从关乎群众切实利益的事情做起, 打基础,建机制,保平安,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为新形势下部队参加和支援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当前,部队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为驻地和谐社会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2016年中办、国办发布《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以下简称“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规定”)。自此,“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制度在我国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所作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以法治为主题,从指导思想到制度安排,为未来中国法治发展做出了全面规划。从理论上看,全会的决定可以分为依宪治国、依法行政、党的领导和法治信仰等几部分。这是我国自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写进工作报告以来的再次提升,同时本次决定也在顶层设计方面进行了一些全新制度安排,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既是我们党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执政经验基础上对执政理念的新的概括和发展,也是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发展状况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迈进。许多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  相似文献   

15.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从依法治国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再到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法治,一直是我党执政理念的不懈追求。作为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法治中国的建设,既需要国家从制度、法律上加强顶层设计,也须依靠各地区、部门和行业通过深入有效的法治实践扎实推进。近年来,浙江一直积极探索实践法治建设,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经验样本。  相似文献   

16.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浙江”,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吸收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针。我…  相似文献   

17.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8.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法治的社会,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法治政府等执政新理念均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科学发展观旨在矫正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追求GDP的倾向;以人为本强调政府对于弱势民众的责任;法治政府则要求将政府的一切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当然,所有这些新理念,都可以说是宪法修正案所确立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具体化。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则是时近两年来党调整执政理念种种努力的一次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充分阐述了建设法治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极端重要性。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旺生教授在讲座中讲到,当今中国最大的难题也是能导致中国崩败的问题是腐败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用习总书记话讲,就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里所说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同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