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1930年夏,以红5军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红3军团,在彭德怀率领下两次攻打长沙。其中,7月27日第一次攻占湖南的省会长沙,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湖南省工农兵苏维埃政府。红3军团主动撤离长沙之后,与赶来支援的红1军团于8月23日在浏阳县永和镇会师,成立了当年全国红军中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第一方面军(即后来的中央红军)。长沙及其附近发生的这两件党史上的大事,足使“赤色高潮一时震动全省”。  相似文献   

2.
1930年,红军和根据地迅速发展,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的力量得以壮大。这使红军当时的领导人过高地估计了形势,忽视了敌强我弱的基本事实,命令红军攻打南昌、长沙等大中城市。1930年7月27日,红三军团乘虚攻占长沙。此后,红军回师江西,于同年10月4日攻占吉安,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3.
邓中夏退“委任状” 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月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邓中夏的父亲是清朝举人,辛亥革命后,当过省参议员、县长。他几经周折,在北洋军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委任状”送来时,他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4.
1920年10月,李大钊和邓中夏发起成立了北方党的最初组织——北京共产主义小组。邓中夏从此踏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 李瑛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李森的妹妹,通过李森,邓中夏与李瑛相识、相知,结为伴侣,一起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1928年,邓中夏前往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不久,李瑛也到了莫斯科。两年后,由于工作需要,邓中夏回国,李瑛因为有了孩子,不便一起行动,就暂时留在苏联。 邓中夏到上海后,组织上分配他担任全国总工会党团成员兼宣传部长。不久,他被派往洪湖,任湘鄂西苏区特委书记和红二军团政治委员。此时,  相似文献   

5.
《湘潮》1990,(2)
第一个省苏维埃政府1930年7月中旬,红三军团遵照中共中央命令,在湘鄂赣边地方武装配合下攻打长沙,于7月27日一举占领长沙。这是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攻占的唯一省城。7月30日,在长沙正式成立了湖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李立三(未到职,由王首道代理),副主席杨幼麟,彭德怀、李宗白等13人为委员。省苏维埃政府宣布了苏维埃政纲,颁布了《暂行劳动法》和《暂行土地法》,并创办了《苏维埃日报》。8月5日,国民党军队反扑长沙城,红三军团被迫退出长沙,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机关也随军移驻平江  相似文献   

6.
邓中夏退“委任状”: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  相似文献   

7.
《党课》2007,(3):123-123
邓中夏退“委任状” 邓中夏(1894—1933),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北京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曾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和广东省委代书记。1930年任红二军团政委。1933年5月在上海被捕,9421日在南京雨花台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邓中夏的父亲是清朝举人,辛亥革命后,当过省参议员、县长。他几经周折,在北洋军政府农商部给邓中夏找到一个待遇优厚的美差。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年八月下旬,刚刚组建的红一方面军奉中央命令向湖南省会长沙发动第二次进攻,久攻未克,于九月十二日撤围。十三日毛泽东率总前委进驻株洲。为了总结红军两打长沙的经验教训,部署以后的作战方向和行动方针,当天下午,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株洲协丰长绸布店楼上召开了总前委扩大会议,史称“株洲会议”。会议由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兼总前委书记  相似文献   

9.
由《贺龙年谱》编写组编著发行的《贺龙年谱》一书,是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书,但该书第126页载“李步云任党代表(此人后蜕化变质)”一句,所注李步云“蜕化变质”的结论,是完全错误的。李步云,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杨柘坪村人,土家族,1899年出生于农民家庭,1927年初参加革命,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在长阳组建游击队,1930年6月任红军五十师师长。李步云被长阳人民誉为“革命的顶梁柱”,“土家的骄子”。敌人对他恨之入骨,悬万银赏而无从擒拿。李步云在领导红五十师对敌作战中,从实际出发,坚持游击战术,是完全正确的,但1930年9月湘鄂西特委制定的《政治任务决议案大纲》,却说“在乡村实行打圈子的游击战争,是再不能容忍的右倾机会主义”。1931年3月,红二军团前委书记邓中夏和湘鄂西特委巡视员周小康(原任特委书记)到达长阳后,就片面认定“长阳的五十师,仅有形式的组织”;“长阳党是纯粹的富农路线”,“是再不能容忍的右倾机会主义”(见1931年长阳县委刊物《杂览》)。派干部改选了长阳县委,成立了县“肃反”委员会。新县委向前委汇报说  相似文献   

10.
1929年12月,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案(简称古田会议决议),据1930年1月6日《红四军前委向中央的报告》中指出:由陈定郊同志带到上海报给中央的“九次大会决议案八种,祈查阅  相似文献   

11.
<正>小布誓师大会后,全军将士斗志高昂,同仇敌忾1930年,红军和根据地发展迅速,主力红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10万多人。这使李立三过高估计了形势,忽视了敌强我弱的基本事实,命令红军攻打南昌、长沙等大中城市。1930年7月27日,红3军团乘虚攻占长沙。此后,红军回师江西,于10月4日攻占吉安,成立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相似文献   

12.
古田会议后,红四军前委曾给中央写了一份报告——《四军报告》。关于《四军报告》成文地点,黄少群同志在《关于古田会议的两则史实考证》(载《福建党史月刊》1990年第一期)一文中说,“据有关部门查证,《前委报告》(即本文所指的《四军报告》下同)是朱德率军转移到闽赣交界的大田地方时代前委写的”。笔者认为,《四军报告》不是朱德代前委写的,报告成文地点也不在大田,而是红四军前委于1930年1月6日在  相似文献   

13.
成钧的造化:余秋里的左臂换回了成钧的一条命成钧,湖北省石首县成家咀人,1911年6月19日生。1930年6月,成钧参加了红军。到了1935年夏天,他已是红二军团第六师十八团团长。红十八团是红二军团的“拳头”部队,团政委是余秋里。1935年12月,贺龙指挥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成钧和余  相似文献   

14.
<正>土地革命斗争时期的1930年是毛泽东开展农村调查最为密集之年,全年共开展11次调查,均收录于《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这一年也可称为“毛泽东农村调查年”。1930年是土地革命形势发展最为迅猛的一年,尤其是下半年,毛泽东领导了一系列重大事件:成立红一军团、北上攻打南昌、成立红一方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第九次攻打吉安、召开系列会议抵制“立三路线”、部署第一次反“围剿”等。且因工作劳累,毛泽东在10月间“身体比较差,休息很少,经常咳嗽”。如此紧张的斗争间隙却带病密集开展调查一定有十分明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1929年5月23日、6月3日、6月19日,红四军三次攻占龙岩,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而是毛泽东主持下,红四军前委为实现同年3月20日汀州会议所确定的"以赣南闽西二十余县为范围",以游击战术和发动群众实现"公开苏维埃政权割据",并与湘赣边界割据区域相联接的战略目标[1]而展开的行动之一。所以,三次攻打龙岩进而创造闽西苏维埃割据,不能视为三次孤立的战斗,而是由三次战斗合成的一次战役,对于未来中央苏区形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红军游击战争时期,这样的战例很少,堪称经典。  相似文献   

16.
叶青松 《党史博览》2014,(12):35-39
勇夺“汉阳造”,当上了班长 1930年2月底,石首县第一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在袁家铺召开,正式成立石首县苏维埃政府。苏维埃政府号召青年踊跃当红军。18岁的顿新银参加了红军,被编入红六军第十六师四十六团一营二连当战士。1930年7月1日,红六军攻占公安。4日,红四军军长贺龙率部队进至公安,与红六军在公安南平镇会师。随后,红四军改称红二军,与红六军组成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7月下旬,部队由府场、峰口等地向东北挺进,相继扫除龙湾、熊口等据点。  相似文献   

17.
《湘潮》1987,(1)
总前委在作出“再打长沙”的决定时,是有过一番争论的。徐彦刚同志(时任红一军团红六军第三纵队队长——摘者注)在同我的一次谈话中说:最近几天,总前委几乎每天都在开会研究打不打长沙的问题。有的赞成打,有的不赞成打。毛泽东同志认为我军不具备打长沙的条件,因为长沙守敌有十万人,而且城内并无工人、士兵运动作内  相似文献   

18.
1930年10月下旬,六届三中全会后的党中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通过《关于苏维埃区域目前工作计划》,要求争取革命在湘鄂赣三省首先胜利。在国民党军队连续发动三次大规模军事围剿的情况下,毛泽东等利用打破国民党军队围剿后的有利时机,运用正确的方针、策略,使中央根据地更加巩固和扩大,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王明左倾错误方针在中央根据地开始推行后,排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的正确意见,冒险地命令红军攻打中心城市或向敌人兵力集中的地带发动进攻,过急过快地要求根据地连成一片,结果丧失了中央根据地发展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19.
1915年秋,邓中夏由郴县中学考入长沙湖南高等师范文史专修科,毛泽东的挚友蔡和森也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考入湖南高师,与中夏同分在文科乙班。杨昌济先生其时正在湖南高师和省立一师兼教。中夏十分崇敬杨先生的学识、理想和为人,他和蔡和森常在星期天到杨先生家拜访、求教。一个秋高气爽的星期天,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三人在杨昌济先生家相遇了。蔡和森指着毛泽东向邓中夏介绍说:“这位就是我的朋友,一师的毛润之君”,就这样,邓中夏与毛泽东相识了。其时毛泽东求友之心甚炽,曾作过一署名“二十八画生”的征友启事。  相似文献   

20.
袁坤 《学习月刊》2022,(11):49-51
<正>红二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于1936年7月由红二、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合编而成。红二、六军团是红二方面军的主要组成和中坚力量,其中红二军团是贺龙亲手缔造并发展起来的革命武装,红六军团于1934年10月24日与红三军(红二军团)胜利会师后在鄂西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鄂西地区孕育诞生了红二军团,发展壮大了红二、六军团,锻造了红二方面军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