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 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是一部花了大力气的专著,是用心之作。在上下交征利之大气候下,一位年不足三十的青年能于斗室面壁数年,以究中西之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难能可贵。 比较中西法律制度及思想文化之差异、优劣,是中国近代史以来政坛学坛经久不衰的课题。洪仁玕、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政治家曾比较过中西政制,究中国专制政体与西国  相似文献   

2.
以《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一书为例,探讨研究者如何从类型学的角度比较中西法律文化,指出其成功之处在于揭示了两种文化的类型特征,局限在于忽略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并为完善这些类型提供了思路;接着指出研究者在寻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制的联系时所怀有的是一种理解与沟通的心态,并对其观点和论据进行了分析与批判;最后清理了研究者运用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会通中西法律文化的思路,从中探寻研究者从激进主义向文化守成主义转变的现象和原因。  相似文献   

3.
<正>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法文化专著,《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一书的论题本身,以及其研究的开创性质都使它显得不同凡响。自面世以来,该书在大陆法学界可谓好评如潮(仅以笔者所见便有七、八篇之多,这在建国以来的中国法学界是颇为罕见的)。的确,认真通读全书,我们会发现,它确实是当前大陆法学界中颇见功力、相当出色的著作。不过,完美无缺于任何事物都是不存在的,而忽略甚或掩饰事物的瑕疵更不是科学的态度,因此,当作者鉴  相似文献   

4.
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是当前法学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中国和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法律文化传统,因此这样的比较研究变得十分困难。但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摄取中西之精华,剔除其糟粕,既弘扬了中国传统文明,又吸收了西方近代进步的法律思想,对我们建设新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侵权责任、损害赔偿责任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 从一部侵权赔偿责任的书谈起张新宝教授翻译的德国冯·巴尔所著《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① 一书 ,是了解与研究外国这一领域法学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其作者是西欧侵权法的权威之一 ;其译者 ,则是中国侵权法领域的权威之一。该书几乎覆盖了西欧所有重要国家的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及欧盟这一领域法律一体化的进程。十多年前 ,另一部由B .S .Matkesinis著的《德国比较侵权损害赔偿法》 ,② 纵然也是同领域的一部优秀著作 ,但其一是没有中文译本 ,二是主要只对法、德两国的侵权损害赔偿作了比较研究 ,所涉及面要小得多了。不过把这部权威之…  相似文献   

6.
《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 :清代与民国的比较》是黄宗智先生继《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 :民法的表达与实践》① 后 ,关于中国法律史的第二本专著。作为一个汉学家 ,从其学术脉络上看 ,他最先关注的是中国的社会经济史 ,并有《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长江三角洲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等著作面世。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他的研究领域逐渐转向法律史 ,原因是他认为 ,法律制度的研究结合了社会史和文化史 ,从而使以往互不过问的两门学科在法律领域得以结合 (黄宗智 :《中国的法律、社会与文化》系列丛书总序 )。因此 ,研究方向的改变并非…  相似文献   

7.
李泳君  李芬 《河北法学》2004,22(8):119-123
法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法律制度或法律规范;一种是法律意识或法律现念。现实生活中,约束和调整人们行为的是前者,但在幕后起作用的却是后者。中西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上的差异,实际上是法律观念、法律文化上的差异。从对法之本义的理解、权利观念、对法与情的处理、司法独立意识、对法律职业和法律人的认识等几个方面,比较了中国和欧洲双方不同的价值理念,并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中国法律史学学术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 2005年中国法律史学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学术交流活跃.就研究成果而言,据有关报刊杂志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有关论文"索引"和<新华文摘>所辑报刊目录的统计,①2005年发表的有关中国法律史及中日、中西法律史比较的研究论文近四百篇,专著数十种.2005年的中国法律史学学术研究有三个特点:第一,大量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学科研究的细化和向纵深的发展,近四百篇学术论文几乎涵盖了自三代至新中国数千年每一个历史阶段,并涉及到法律所关涉到的方方面面问题.比如,宏观地研究中国传统法的内容与特点、中国古代法律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等等,应该指出的是,在宏观研究中,并不乏对一朝代或一王朝法律细致的陈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大木雅夫(1931~?),日本当代比较法学家,现为上智大学法学部教授,日本比较法学会理事长。主要著作有:《关于法系论的批判的考察》(1980年)、《日本人的法律观念——与西洋人的比较》(1983年)、《关于远东法观念的误解》(1986年),《萨菜伊与达维德——现代比较法学的歧路》(1987年)等。大木雅夫是目前日本从事东西方法律文化比较研究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0.
袁冠春 《法制与社会》2010,(20):237-237
《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科学地研究中国语法的著作,在我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上承小学之先人大成,下启现代语言学发展,合璧中西,提出许多创新观点并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本文简要论述了《马氏文通》所继承、发展、创新的学术观点以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 2 0世纪 90年代开始 ,我国行政法学界掀起了行政程序法研究的热潮。一时间 ,各种比较行政程序法学著作争相出版、蔚为大观。但是 ,这些著作大多停留于一般性的法条比较 ,对域外行政程序研究中的理论争鸣、学说观点则鲜有介绍 ,因而其学术意义就十分有限。最近 ,我国青年行政法学者杨寅博士的新著《中国行政程序法治化———法理学与法文化的分析》(以下简称《法治化》)则弥补了这一缺憾。①作为中国学者在海外以外文形式完成的研究成果 ,这部著作的出版 ,无疑为中西行政程序法的理论研究铺设了桥梁 ,它对开阔中国学者的学术眼界、指导我…  相似文献   

12.
公司立法理念的选择——以中西法律传统比较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是什么?”这一问题曾被反反复复地提出,又由严肃的思想家们以形形色色、奇特的甚至反论的方式予以回答。〔1〕然而由于中西社会文明、文化传统、历史发展的不同,法的概念似乎难成定论,法律所内涵的精神也各有不同。在中西公司立法中,法律条文更多地或强调国家强制,或彰显私法自治,不同法律理念的选择正是不同法律文化传统的必然产物。一、中国的礼法文化与公司立法中的国家强制(一)追溯中国法律传统中的礼法文化礼主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脉。尽管礼源自古老的祭祀仪式,但是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中,礼成为维系国家秩序的工具。从法的角度说…  相似文献   

13.
诉讼观念是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的重要领域,以往学者均从大传统诉讼观念对比,忽略了小传统诉讼观念的比较。民间法律谚语是最能体现小传统法律文化的载体之一,对中西在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法谚进行比较分析,可以探究中西方在小传统层面上诉讼观念的差异和"暗合"之处。这样可以更加立体地甄别中西法律文化的异同,同时也可为我们建设法治国家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4.
法律文化是对法律实践的客观反映.由于中西方的历史条件及物质生产方式不同,体现的法律实践就有所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法律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必然发展趋势中,中国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不断发生冲突与交融,本文通过对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从法的本位、法的学术传统、法的精神三个方面对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各自不同的特点进行阐述,促进中西方法律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引言:十问《物权法(草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革的浪潮呼唤民商法的兴起,而这时的法学家们因闭关锁国多年,大多无力阅读外国原版法律文献,有能力阅读者也苦于无资料可读。唯一方便之途就是《中华民国民法》,不仅故纸堆里有,且文字无障碍。由此又当然翻阅起一直采用此法的台湾法律及相关文献,这在政治上也无多大顾忌。故史尚宽、王泽鉴等人之著作,成了大陆民法学者的必读之书、必引之典。由于1949年之后台湾在民商法方面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地研究和借鉴了大陆法,特别是德日之法(这本身与台湾曾被日本殖民统治半世纪有关),所以在…  相似文献   

16.
秦汉时期,中国在法哲学和法律注释学发展的同时,对法律史的研究也开始活跃起来,除了分散在一些思想家的论著中的零星成果之外,①还推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法律史著作《汉书·刑法志》。一《汉书·刑法志》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公元32~92年)的一篇重要作品,是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为瞿同祖先生第二部著作,瞿老平生著述寥寥①,而部部经典。《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称得上是奠定瞿老在中国乃至海外汉学界地位的一部著作。②该书自1947年初版之后③,历经一甲子之时光,现在仍为研究中国法制史不可忽  相似文献   

18.
法律移植是国家创建法律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但是,法律移植中,接受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与所移植的法律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在移植外国法律的条件下,传统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仍然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分析以及对中西法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法律移植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法律移植借鉴外国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实践中的体现。进而得出结论:法律的移植必须与中国内在的传统文化特质相契合,与中国特有的社会道德伦理相契合,这是法律移植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认识和立场。  相似文献   

19.
<正>黑龙江大学法学理论学科始建于1981年。近年来,在全国法学界同仁的关怀、支持和帮助下.获得了长足进步,并在新时期实现着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法学理论研究平台上的重要一员,、本学科现有成员11人,平均年龄38岁。其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已取得博士学位5人,在读博士3人。本学科于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4年本学科附设的“法学理论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被评为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近年来,本学科在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政法论坛》、《环球法律评论》、《法律科学》、《华东政法学院学报》、《法制与社会发展》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报刊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40余篇次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0余人次;承办了“俄罗斯法学与法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中国西方法律思想史2005年年会”等国际及全国性学术会议。在法学理论与法治发展研究方面,带头人为马长山教授。该方向以市民社会与法治、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治理、公共领域与法治秩序等为研究重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马长山教授为首批“龙江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带头人和梯队成员形成了颇有特色、颇有影响力的研究群体。在公法研究方面,带头人为钱福臣教授。该方向以宪政理论研究、宪政基因与法治、中俄宪法行政法比较研究为重点,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俄罗斯、东欧宪法与行政法比较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政策优势和语言条件,在全15处于前沿地位。在中西法文化比较研究方面,带头人为孙光妍教授。该方向以中西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中西法文化比较研究、中西地方法制比较研究为重点,发表了有影响的系列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20.
王哲 《中外法学》1991,(6):48-51
<正> 西方社会的法律文化十分发达,历代都留下了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法律理论或学说被后人所称颂和继承.例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格劳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霍布斯的《利维坦》、洛克的《政府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等一大批世界名著,都闪烁着西方法律文化的异彩.一般说来,西方政治学和法学著作往往反映了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