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周恩来童年丧母,10岁时在淮安亲手安葬嗣母陈氏;1942年7月中旬在重庆,周恩来痛哭亡父,为其树冢立碑;1939年3月29日,周恩来回祖籍地绍兴祭祖扫坟。解放后,他又坚决平掉淮安、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童年丧母,10岁时在淮安亲手安葬嗣母陈氏;1942年7月中旬在重庆,周恩来痛哭亡父,为其树冢立碑;1939年3月29日,周恩来回祖籍地绍兴祭祖扫坟。解放后。他又坚决平掉淮安、重庆、绍兴的3处祖坟。从周恩来敬祖与平坟的矛盾冲突中,  相似文献   

3.
周恩寿是周恩来的弟弟,他的最大遗憾之一,就是在有生之年没能回淮安老家看看。周恩寿因身体原因,提前内退在家。此后,他曾不止一次向  相似文献   

4.
程单剑 《世纪桥》2012,(5):83-84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外交家,周恩来对于国权问题有着深深地思考,并且在他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权思想。周恩来的国权思想具有鲜明的特点:坚持国权至上的原则性、捍卫国权的坚定性、维护国权方式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陈鲁民 《学习导报》2012,(14):40-41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出访归来,第二天在报纸上有消息说“周总理神采奕奕地走下飞机”。看到此,周恩来找来写此报道的记者,指着报纸上的消息说:“现在国家遭难,人民受苦,我周恩来凭什么还‘神采奕奕’?”他还说,我们共产党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现在,天灾人祸搞得我们连饭都吃不饱,我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管,居然还“神采奕奕”?这样宣传“上不合于国情,下不安于民心”。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作为非洲人民民族解放事业的大力推动者和坚定支持者,为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全方位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7.
大凡是伟人,都有多侧面的性格结构。如果说毛泽东的性格表现为"虎气"和"猴气"的叠现,那么周恩来的性格则表现为"鸽性"与"鹰性"的统一。周恩来一生将中国传统儒士的温文尔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激越情怀集于一身,既是斗士,又是调和者;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多变;既关注目标,又清醒实务。他待人接物的彬彬有礼和恰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周恩来的名字和风范,人们都会肃然起敬、心向往之。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他既是革命家的典范,也是普通人的典范。他一生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谦虚谨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的晚年,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照顾大局,相忍为党,所有这些,都在他的“最后一次”或“最后一个”中有所体现。他最后的请求和唯一的愿望,只是悄悄地、不留痕迹地把自己的骨灰,撒播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人生自古谁无死,活在人心便永生。他的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必将世世代代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本刊将连载著名周恩来研究者秦九凤先生的《盘点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最后一次”》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新长征》2014,(1):34
周恩来总理是为民务实清廉最难得的典范,是破除"四风"最生动的教材,也是教育实践活动最亮的镜子。我们要以周总理为镜,往深处照、往细处照,照出真容、照出差距、照出方向、照出实效。以忠诚品质为镜,治信仰不坚的"软骨病"。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是周总理的第一精神。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以周总理信仰  相似文献   

10.
肖用 《红岩春秋》2008,(1):20-25
从“红岩村”走向大世界 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曲折发展中走向成熟的时代产物,是党以全国性的政党公开走向国统区政治舞台的重要表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从“山村”走向世界政治大舞台的开端。而周恩来就是共产党人从“山村”走向大世界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9,(11):119-120
所谓“加减乘除”,就是算经济账。周恩来历来重视算账,擅长“加减乘除”,是这方面的典范。周恩来曾强调说:“中国有两件事情,一件是除法,一件是乘法。”他所说的“除法”,就是把生产增长的数字除以人口数,增长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12.
1971年11月15日,乔冠华在联合国中国席位上就座的那一刻,无疑成为整个联合国大厅的中心。此时,有记者问:“乔先生,你现在坐在这张椅子上有何感想?”乔冠华回答时仰头大笑,他回答说:“我现在的心情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吗?”在中国首次重返联合国的历史时刻,“乔的笑”闻名中外。  相似文献   

13.
《广东党史》2010,(11):49-49
<正>周秉德在《我的伯父周恩来》一书中曾谈到,她的爸爸周恩寿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在有生之年没能回淮安老家看看,而其原因是"伯伯在时,伯伯不准"。  相似文献   

14.
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中,陈列着1961年1月16日周恩来指示秘书写给淮安县委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在“文革”中的处境十分艰难,为了维系国家的发展,他忍辱负重,巧妙地对毛泽东的错误进行限制和纠正,对林彪、江青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抗争,尽可能减小危害。周恩来有两条明确的指导思想:一是进行自我保护,无论如何不退出政治舞台;二是积极发挥作用,尽量减少损失,维系国家政局。  相似文献   

16.
在淮安市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童年读书处内分为两部分:十里长街以北的万公馆和十里长街以南的“陈家花园”。一些去参观过的人走后常常引发许多联想:伟人周恩来怎么会住这里?陈家后人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7.
《支部生活》2010,(8):50-50
新中国成立后,瑞典成为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国家。1950年9月19日。中国首任驻瑞典大使耿飚代表新中国政府向该国元首呈递国书。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准备了许久。  相似文献   

18.
<正>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代表中共的周恩来与蒋介石进行过许多次谈判。无论是蒋介石用老乡、封官还是许愿的方法拉拢,还是用"威权"进行压制,周恩来总能应对自如,不为  相似文献   

19.
余之 《共产党人》2004,(3):45-46
“20世纪只有少数人比得上周总理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在过去25年里,我有幸会见过的100多位政府首脑中,没有一个人在敏锐的才智,、哲理的通达和阅历带来的智慧方面超过他,这些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领导人。”发出这番感叹的,是美国前总统理查德&#183;尼克松。尼克松的话表明,周恩来那渊博而精深的知识,敏锐而出众的才智,都达到了超凡的境界,许多国家的首脑不能不为之折服。  相似文献   

20.
常悟 《廉政瞭望》2009,(4):49-49
江苏淮安的周恩来故居,陈列着1961年1月16日周恩来指示办公室同志写给淮安县委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