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乐死合法化的生命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518名在校大学生关于安乐死认识的调查与分析,对安乐死与生命神圣,安乐死与生命价值、安乐死与生命权利、安乐死与科挚死亡观教育等诸方面作了认真思考,进而探讨了安乐死在我国合法化的实践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法学、生命伦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对人的生命权进行分析、论证生命权的内涵、生命价值的判断,生命质量和生命周期的价值权衡、生命权的可处分性以及处分的方式、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着重探讨了安乐死合法化的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安乐死应否合法化?不同理念持有者的回答是不同的。有时候,言说者所持的理念明晰可辨,但更多的时候,言说者所持的理念并非一目了然。隐藏在观点深处的理念,往往不是思想者和言说者的自我意识,因此,必须于言说者所说内容深处挖掘之——这种挖掘不时还会遇到言说者的否认和反抗。本文通过对安乐死合法化问题争论中出现的若干典型理念的辨析,将真正是现实向法律制度提出合法化要求的安乐死,与基于其他理念提出的安乐死类型分离开来;将此种安乐死是否应当合法化问题,与其他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问题区别开来。从而为安乐死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作一理论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应否合法化?不同理念持有者的回答是不同的.有时候,言说者所持的理念明晰可辨,但更多的时候,言说者所持的理念并非一目了然.隐藏在观点深处的理念,往往不是思想者和言说者的自我意识,因此,必须于言说者所说内容深处挖掘之-这种挖掘不时还会遇到言说者的否认和反抗.本文通过对安乐死合法化问题争论中出现的若干典型理念的辨析,将真正是现实向法律制度提出合法化要求的安乐死,与基于其他理念提出的安乐死类型分离开来;将此种安乐死是否应当合法化问题,与其他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问题区别开来.从而为安乐死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作一理论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5.
安乐死作为一种价值选择,已为世界上多数人所接受,但要使之合法化,首先要论证它在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具有正当性、适当性,其次才谈得上操作的问题.本文就安乐死合法化的哲学依据作一些思考,认为传统的哲学生死观有狭隘的地方,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找到了安乐死合法化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我国尚未对安乐死予以合法化。但安乐死合法化符合现代社会伦理道德要求,符合家庭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要求,符合法的国际化要求,符合现代法治精神要求。为此,我国有必要通过立法对安乐死合法化加以明文规定,在法律中从实体和程序上规定实施安乐死条件,对违法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7.
关于安乐死问题,是一个涉及到诸多学科的复杂问题。目前法学界对此问题的讨论多集中在刑法学界,专门从民法角度探讨该问题的尚不多见。从民法角度研究安乐死,主要涉及到生命权的自主权、生命的本质和被实施安乐死者的最大利益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安乐死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各国对安乐死问题在法律上大都十分谨慎,在荷兰首先使安乐死合法化后,我国安乐死的立法走向也开始被关注,尤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安乐死事件不断发生,对安乐死的立法更显迫切。本文拟对有关安乐死的诸理论进行梳理和评述,并从安乐死的相对人即医护人员和病患家属的权益角度出发探讨安乐死合法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安乐死合法化的法律理由和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是人类的一种理性选择,是人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带着尊严、快乐地死去,因此,安乐死的合法化是一种必然趋势。笔者认为,有的学者从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角度分析得出“安乐死具有合法性,其合法化也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的观点是错误的;有学者试图用大陆法系的“违法阻却事由和期待可能性理论”来解决安乐死的合法性问题,进而找到安乐死合法化的理由,也是行不通的。因此笔者提出:从我国刑法学的角度看安乐死,并不具有合法性,但这并不妨碍安乐死的合法化,同时提出安乐死合法化的两条途经。  相似文献   

10.
儒家传统的生死观是一种重生恶死的生死观,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生死观属于典型的“生命质量论”。儒家的这种生死观对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观念和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为当前安乐死在我国的合法化提供了意识基础和观念依托。  相似文献   

11.
安乐死基于它的现实价值和理论争执,持续被人们关注。对安乐死的肯定观点和否定观点各执一端,截然不同,各有自己的立足基础及伦理角度。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背景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使"安乐死"与中国现实社会对接的路程更艰巨。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围绕安乐死尤其是其合法化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持认同意见者以乐死并不属于犯罪行为、并不违背伦理道德、对生命的保护及公民在特定的条件下有选择死亡的权力为理论依据;以减轻患者临死前痛苦及家属负担、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等为现实依据,并在安乐死合法化的过程中遵循生命神圣不可侵犯、知情自愿、死亡选择权有限制的自我决定和严格程序等原则,从而使安乐死在不被投机利用的同时更好的造福于民、造福于社会。  相似文献   

13.
在生的痛苦与死的安乐之间——关于安乐死合法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安乐死发展历史的回顾及争议的评析,认为安乐死在本质上属于“优死”,应当得到伦理道德的支持;安乐死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不应作为犯罪对待;司法实践已在相当程度上承认了安乐死;安乐死的存在有相当广泛的民意基础。因此,安乐死有必要合法化。文章并对安乐死合法化的路径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自然人的自杀行为是其放弃生命的一种方式,一般来说尽管自杀既不违法,也不构成犯罪。但人的生命是高贵而神圣的,不能轻易放弃,因而始终受到人类社会的普遍谴责。尽管安乐死与自杀有某些相似之处,然而,两者之间存在着性质迥异的天壤之别,安乐死不是自杀。安乐死的合法化不会导致对安乐死的随意放任。自杀不属于安乐死,任何以“安乐死”名义的自杀也不会获得法律的支持。因此,安乐死的合法化并没有、也不会改变现代社会对自杀的态度,更不是对自杀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安乐死的肇始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一词源自希腊文 ,原意为无痛苦死亡。其渊源可追溯到史前时代。现代意义的“安乐死”是从 19世纪开始的 ,可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二战前后 ,第二个阶段是 2 0世纪后半叶。在我国 ,实现“安乐死”合法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赞成安乐死的都占被调查人群的绝大多数,但事实上确认安乐死合法的国家只有极个别,为什么对安乐死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赞同而在立法问题上大家却又趋于谨慎?本文通过对安乐死及其立法情况的简单介绍,以我国为例,试从文化价值、家庭伦理、医疗制度及现行法律规定等方面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在中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之中,尚不具备安乐死立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安乐死这一概念自20世纪衍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不少国家和地区在民间都有安乐死的行为,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对安乐死问题并未达成一致的认识。在法律和传统道德、伦理层面上看,安乐死到底是否与伦理道德相背离,在法律上究竟合不合法,究竟该不该立法,一直处于争议阶段。无疑,在道德方面,支持安乐死的人与反对安乐死的人所持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即功利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对立。在法律上,法律尊重每个个体的自主决定,因此安乐死的合法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生命权与安乐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权宣言》等国际人权公约的不断推出,人们对生命的质量和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安乐死越来越成为人类关心的话题。围绕“生命权”与“死亡权”之间的激烈争论,安乐死问题成为这个时代不能回避的话题。由于安乐死问题涉及医学、法律、伦理等多个方面,在目前的中国尚不具备相应的条件,所以,我们应慎言安乐死。  相似文献   

19.
安乐死合法化:基本分析和立法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乐死涉及人的生命权,必须通过立法者的认同才可以合法化。刑法的违法阻却事由、合法抗辩事由以及排除社会危害性行为说是安乐死合法化的刑法理论基础。从国情看,中国已具备安乐死的社会条件,安乐死合法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完善的医疗制度是安乐死立法的基本前提,我国不具备这样的立法条件。医生和病人(安乐死主体)之间的充分沟通是安乐死立法得以存在的条件,我国目前的医疗状况远远不能达到。普遍的社会信任感是安乐死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我国在这方面还需提高。信赖医生是安乐死得以实施的保障,我国目前的普遍状况是对医生不够信任。笔者认为,安乐死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医疗制度关系最为密切。从价值判断看,安乐死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但在中国目前的医疗条件和社会环境之下,尚不具备安乐死立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