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如其歌,当年,他凭一曲《小芳》一炮打响,却又在如日中天之时淡出歌坛,一沉三年。如今,他唱着突破与激情卷土重来…… 他是李春波。他说:“音乐,是我的‘毒品’,戒不掉了。”  相似文献   

2.
赵辉 《台声》2009,(3):94-95
1981年齐秦发行第一张专辑《又见溜溜的她》,到今天,已整整28年的时间,齐秦用他的歌写就了他的黄金岁月,也造就了华语歌坛的黄金岁月;他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也整整影响了一代华语流行歌坛。  相似文献   

3.
有些人唱一首歌出名,有人只能唱某一类歌,而刘欢能够唱各种各样的歌,并且都能唱出味道。《北京人在纽约》、《好汉歌》、《弯弯的月亮》……在风格上是那么地不同,他却都能唱得那么动听。有人说刘欢唱每首歌都要“改编”,加入个人的理解;有人说刘欢唱歌比较“文化”。听说他一直在大学里任教。我想点出刘欢,请他走出光环,谈谈他的音乐,谈谈他的歌。  相似文献   

4.
大家齐欢唱     
春节是海峡两岸共同欢庆的节日。每年的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都要组织一台春节联欢晚会,而每年的联欢晚会都会邀请台湾的歌手表演。今年邀请的两位歌手是祖国大陆的歌迷早巳熟悉的朋友,一位星在七、八十年代,因唱《绿岛小夜曲》、《橄榄树》、《恰似你的温柔》等歌曲而广受欢迎的蔡琴;一位是以《再回首》一歌而受瞩目的姜育恒。他们都驰骋歌坛20余年,他们的歌声使得音节联欢晚会显得更加祥和与圆满。  相似文献   

5.
赵辉 《台声》2014,(8):93-95
"岩石很少有好看的,怪石嶙峋,棱角分明。岩石的内心火热,质地坚硬,虽然外表粗糙,也不是故作冷漠,岩石是一种生活态度。"这句话出自歌手赵传《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专辑中的宣传文案。此时,距他踏入歌坛已整整25年,距他唱出《我是一只小小鸟》已过去24年。年初,这个昔日以岩石自喻的男人推出了新作《一颗滚石》,他在歌中回首25年的演唱生涯,从少年轻狂仗剑天涯到天命之年品尽人生这杯苦茶。只是他依旧在路上,犹如一颗滚石。  相似文献   

6.
艺攀高峰情潜底源胡松华长歌万里行曹丽薇一曲热情奔放、优美动听的《赞歌》曾震动歌坛,它整整影响了两代中国人。记得儿时在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影片中见到此歌的作者和演唱者胡松华时,他还是个正值当年的青年人,一身地道的蒙古族服装,粗犷豪放的歌声给人一种内...  相似文献   

7.
谢宗玉 《人民公安》2011,(16):58-58
读着易清华的长篇小说《背景》,想起我们相识都差不多二十年了。很多年前,我们还年轻,经常一起鬼混谈文学。有一次喝醉了酒,其中一个哥们儿叹道:“要知道,我们都是有有大师情结的人!”他说的我们,不包括我,却包括他老易。  相似文献   

8.
赵辉  山笑 《台声》2010,(5):62-65
<正> 黄品源,台湾省台中人。1988年,20岁的他参加台湾"首届青春之星校际音乐大赛",初试啼声即获得第二名。从1990年发行第一张专辑《男配角心声》至今,黄品源独具魅力及个人特质的情歌,早已在华语歌坛占有一席之地,他质朴却直达人心的创作《你怎么舍得我难过》至今仍是传唱度极高的王牌歌曲。2010年,42岁的黄品源在3月17日生日当天,贷款700万新台币发行了最新专辑《双鱼的责任》,以纪念自己踏入歌坛的第20年。  相似文献   

9.
孙红雷,《周渔的火车》里那个男二号。眼睛不大,却有沉稳而坚定的目光。他的眼睛与风花雪月无关,却有让人信任的眼神。他说:“男人是一棵圆白菜,要一层一层的剥。女人是西瓜,表面是青青的花纹,里面是红红的,我希望那红色是她的智慧。”他有这样一种态度:我敬重“天长地久”,不太喜欢“曾经拥有”。他在卡拉OK最爱点唱陈昇代表作《把悲伤留给自己》。假如有一天流落荒岛,他说他身上一定带着一把为了生存的刀,身后则是他的妻子。孙红雷,单身男演员。最新作品《走过幸福》,二十集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10.
林少华先生的最美好时光也许该再往前推到20世纪90年代,那时候,他翻译的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风靡整个文青群体中,印数持续高烧不退,我买来一本,看完很激动,那时的人饭后还聊文学,书被一个跑来我家白吃的半陌生人借去了,死活不还。  相似文献   

11.
在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中,有三条与酒有关。 酒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它有着水的外形,却有火的性格。它能助兴,也能败兴。它可以让人豪气干云,气势磅礴,无往而不前;也可以让人逃避现实,在朦胧中实现虚拟的自我;也可以让人萎靡不振,无所事事,一事无成;可以让人意志消沉,颓唐没落,虚度终生;也能让人性格行为偏激怪异,与世事格格不入。 我国关于酒的历史渊源流长,酒文化丰富而盛行。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  相似文献   

12.
<正> 日前,周杰伦(Jay)在香港尖沙咀出席了演唱会《无与伦比》的记者招待会。而他的个唱将于今年11月11至14日在红堪体育馆举行。记者会当日,Jay 身穿皮褛并以留须新形象出现,他透露将首次在四面台演出,届时会有许多新歌及翻唱别人的歌,同时也会试唱广东歌。Jay 说,到时他会邀请嘉宾一起合唱,“我有很多选择,希望愈多愈好。”当有记者问他会否请绯闻女友,台湾歌手蔡依林(Jolin)担任嘉宾时,Jay 用广东话回答说:“应该不会,因为我怕绯闻。”而被问及择偶条件时,被誉为香港歌坛天才的 Jay 则说:“喜欢  相似文献   

13.
因一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而走红歌坛的刀郎,已有一阵子消失在歌迷眼中了。素来行踪“神秘”的他再次出现时,已是2006年2月了。  相似文献   

14.
我与倪木荣先生,未曾谋面却神交久矣。日前,他将介绍武夷山的文化内蕴、山水神韵的专集《武夷岩韵集》惠赠于我,自然是喜出望外。我供职的《政协天地》杂志社,前身是《政协通讯》内刊。早在2000年,时任省政协副主席的陈增光同志亲临编辑部,说他写了一首赞扬倪木荣同志的诗,希望《政协通讯》能够刊发。陈副主席在诗后附言写道:"愚二度进山陪客,均得木荣同志作导游,深感他热爱文化,精通武夷,收益非浅,特草几句以示谢意。"陈副主席意犹未尽,还当着我们的面夸奖倪木荣的博学广识。从此,倪先生在我的心目中留下了印象。只是无缘,迄今未曾一睹倪先生的风采,多少是个遗憾。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歌坛,“王向荣”这个名字也许没有像一些大腕明星那样受人注目,但他的《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却响彻大江南北。人们给了他以“陕北歌王”、“西部民歌之王”的桂冠,而他却说,自己绝不敢称王,自己称王之时,便是在歌坛消失之际。从放羊娃到专业歌唱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王向荣就出生在与蒙、晋交界的陕北绥德。这里的男子粗犷豪放,素有“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美誉。这里是民歌的故乡,人们祖祖辈辈都在唱“信天游”、“二人台”。王向荣从小就在当歌手的父母熏陶下长大。王向荣小的时候就露出了唱歌方面的天赋。那时他还是陕北府谷县新…  相似文献   

16.
王丰 《台声》2006,(2):88-89
朱紫,这位英国留学归来的创作才女,曾用非凡的创作和演唱才华震撼歌坛的音乐人从英国深造回来,带来了自己的首张个人大碟《至爱》。专辑《至爱》中的作品是从朱紫创作的近百首音乐作品中挑选出来的,可谓首首精品!从作品的精雕细琢和曲风的选择可以看到歌者的创作和演唱才华,而主打歌《至爱》演绎了一份绝世悲情,歌中诗情的隐忍和高贵,音乐的简约和纯粹,使歌的意境得到了最完美的?放和表现!如果能够品完专辑中的10首歌,一定会被天才的创作和天使般的?音而震撼,她击退了所有的激情和伪装,?份真实与感动如利器般直入心肺。她的歌?与音乐没有世…  相似文献   

17.
你可能不熟悉他的名字,但一定熟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平战士之歌》、《纺纱姑娘》等苏联歌曲以及《友谊地久天长》、《草帽歌》、《丽达之歌》等外国电影插曲和《手拉手》、《说你说我》、《意大利之夏》等现代歌曲。尤其是其中的苏联歌曲,过去我们的祖辈唱过,今天我们的父辈和儿女们仍然在唱……只是,当有一天,一位手摇轮椅,眼戴高度近视镜的精瘦、矮小的男子出现在星光灿烂的舞台上时,你不要感到有任何的不协调,他应该得到更加热烈的掌声———因为,应该到了人们记住他的时候了。他就是与“西部歌王”王洛宾并称为我国音乐界两大…  相似文献   

18.
酒品·酒礼     
我的民族尚酒如流,且传有民谚云:"彝族不喝酒,枉在世上走。"我却始终未沾一滴美酒,全副模样只似一介书生。只好把卷略论酒,权当品它一回美酒吧!酒有它自己的身世,自己的祖宗。明人冯时化著《酒史》,曰:"酒自仪狄、杜康始。"主要旨明了酒在传说中的创制功臣,拿仪、杜两位古人奉为酒的始祖。酒的生产应该很早,早在汉代就有了"酒榷"之说。《黄帝内经·素问》曾云:"以酒为浆"。--说明酒的历史特别悠久。至于《吕氏春秋》和《战国策》等著作,则已开宗明义地说酒于夏禹时期就被酿制了。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几乎就是一条由酒液流淌成的璀璨长河。…  相似文献   

19.
宋詩是繼唐詩之後中國古典詩歌的又一個高峯。而在歷史上只有一部《全唐詩》,却未見有宋朝的詩歌總集。新近出版的《全宋詩》第一批五册,填補了這一空白。這部《全宋詩》是迄今為止中國斷代詩歌總集中分量最大的一部。北京大學古典文  相似文献   

20.
王涛 《中国保安》2004,(6):10-13
酒,对于中国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自古就流传着许多关于酒的传说:从杜康机缘学酿酒开始,到赋有盛名的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醉酒打猛虎……千百年来,酒作为一种文化的积淀,早已融入千家万户。尽管酒色不同,饮酒的人各异,却都带着一致的想法——不醉不归。如今,酒正神奇地演绎着一段段或令人啼笑皆非、或让人难以忘怀的桩桩轶事。以前,凡是喝过酒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北方人喝起酒来豪爽,南方人喝起酒来细腻。如果让北方大汉在酒桌上滴酒不沾,恐怕比打他、骂他还难受;但要想在酒桌上把南方人灌倒,却要好好费一番功夫。可如今,随着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