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立慧 《探索》2007,3(4):144-147
中国发展道路的成功引起海内外学者的热切关注,他们试图用"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来概括中国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始终保持独立自主,努力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以创新为动力,在稳定中求发展,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还在发展中,形成成熟的"中国模式"一定是在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时.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自信,并不是心理上的自负与浮夸,而是因为这条道路是复兴中华文明的正确道路,同时体现着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自觉担当。  相似文献   

3.
赵可金 《前线》2017,(11):152-157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任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必然产物,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需要;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强调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中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指明了方向,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广阔的前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中华文明智慧的创新和发展,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王炳权 《前线》2013,(4):15-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四个基本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框架。更好地实现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探索中历史地形成的,符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适应我国国情,是国家统一、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保障,体现了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这一制度有效地保证人民代表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来,保证其代表性的真实与广泛,保证人民代表能够全面反映广大民众的集中期盼和利益诉求,并最终在政策层面形成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法规,使国家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序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而将中国引领走上和平发展之路的就是邓小平。他正确地做出了世界将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和平与发展时期的判断,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的论断,为全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提供了前提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判断和理论依据,并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提出了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政治方面,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明确提出中国特色政治道路,是中国对政治问题认识深化的一个标志。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又是由各具体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形成的适合国情的道路,需要不断地坚持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特征,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展开来看包括七大方面:改革发展、开放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动力方面的特征;遵循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路线方面的特征: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布局方面的特征;分步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步骤方面的特征;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战略方面的特征:统筹兼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方法方面的特征;稳定和谐发展、和平合作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条件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武力  王丹莉 《前线》2011,(8):17-20
20世纪的中国,先后跨越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和前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的选择使中国成功摆脱了鸦片战争以来积贫积弱的状态,在经济快速发展中逐步成长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发展中大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题中应有之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公共权力配置各方利益系统发生的以民主和社会主义为取向的转变途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统一,是这一道路的重要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这一道路的基本架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这一道路的隐性支撑。坚持这一道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丁超 《世纪桥》2014,(7):47-48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选择,中国梦的追梦之旅是在探索保家卫国的顽强奋斗之路中实现的;中国梦的织梦之旅是在实践富国强民的艰苦奋斗之路中实现的;中国梦的圆梦之旅将在坚持国强邦兴的不懈奋斗之路中实现。坚持走好这条道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这一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已有萌芽,列宁则明确提出了"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的观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各社会主义国家的艰辛探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都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化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论 ,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依据 ,使我们党不论在理论上 ,还是在实践中都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 :一是排除“左”的干扰 ,开创了改革开放新局面 ;二是走出贫穷困境 ,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新途径 ;三是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张晓林 《前线》2012,(12):144-14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这是千真万确的至理名言,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历史,特别是成功与挫折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都集中说明和诠释了这一点。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这既是对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精辟总结,又是对当代中国未来走向的鲜明昭示,既是我们取得胜利的成功经验,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制胜法宝。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取得的最大进展.这条道路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而形成,发展而发展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道路探索,奠基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形成、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形成背景、形成过程、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制度安排、发展目标、发展战略等进行探讨,对于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求是》2011,(14)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把迄今为止的人类文明各种类型的几乎所有积极要素都纳入到中国的发展道路中,进入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新体系和新形态里。第一,在传承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方面,我国的发展既遵循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的国情加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中国所进行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因改革开放所处的时代和国际大气候环境却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展、经济全球化浪潮、国际化的各项接轨、意识形态表面淡化等,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其“改革”过程中已经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看,过去那种对社会主义教条式的观念已经破除;旧的僵化的发展模式已经改革创新;果断地实行了全方位对外开放;在许多体制机制上在与国际接轨;外来思潮的影响加深;与此同时,由于国内改革的阻力越来越大,体制机制上依然还存在不少问题;经济领域收入差距拉开过程中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腐败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加大,等等。有些现象与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反差。在复杂局面下,一些人的思想认识也从正确向错误转化,在成就面前,不同的人可能会有着不一样的解读,在成就取得的原因、改革方向、发展目标等问题上产生异议。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要不断澄清对自身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朱大鹏 《前线》2017,(3):10-13
中国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围绕治国理政的思考中形成的中国道路思想,在尊重和立足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于过渡阶段和无产阶级专政、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等一系列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成就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国际社会纷纷关注中国发展,各国学者也开启了新一轮深入研究中国情况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谭扬芳、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贾江华在《中国特色道路昭示光明未来——国外学者论中国发展模式》中指出,西方近些年对中国的研究、探索与分析,集中在探索中国的稳定发展是不是因为中国形成的独特发展道路给予了坚强而内在的支撑,对中国发展的特殊性的理解趋于深化,这些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中国的全新视域。  相似文献   

19.
韧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特质,道路韧性的鲜明特性包括:开拓性与斗争性、原则性与灵活性和抗压性与耐挫性。道路韧性的生成、强化、维系和持久,是由党的强大领导能力、坚持走自己的路、深扎中华文化土壤、坚持人民立场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与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道路韧性的维护已成为一项具有紧迫性与现实性的时代课题,坚持党的领导力量、市场配置力量和人民主体力量的统一,坚持发展与安全的动态统一,坚持中国发展与世界格局的统一,构成维护道路韧性的三大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慎明  何成  宋维强 《前线》2012,(3):18-20
从广义上说,“中国道路”可以包括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之路:从狭义上说,“中国道路”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简称。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要把握好“六个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