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法人员在审查案卷时,可能由于一些令人不适的法医影像而影响其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在现实中法医影像制作的不规范状况扩大了这种负面影响。而对这种负面影响的制约有赖于相应法律规范和证据规则的制定、制作人观念和态度的转变、制作方式的规范,以及司法人员相应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经常性管理工作是基层建设的基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工作.认真研究和探索官兵心理形成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启发官兵对管理工作的自觉性.促进经常性管理工作实现从“管住人”向“育好人”的转变.对于提高经常性管理工作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实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大工作和人大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总结起来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是尊法治弃人治。依法治国首先要维护和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也就是说,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宪法和法律尊严的捍卫者,更应该自觉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运用法治思维,依靠法治手段来谋划和推进各  相似文献   

4.
丁聪 《今日浙江》2011,(9):61-61
人生在世,谁不想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然而先天的禀赋、后天的努力、客观条件、主观因素,无不在左右着人生的轨迹。有的人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贵人相助"上,有的人把成功的花朵栽种在拼搏的汗水里,有的人指望抓中彩票、一个早上跨过人生所有过程、直奔幸福,有的人但问耕耘、不问收获、一切都在平淡自然之中……  相似文献   

5.
<正>同理心是一种关心与爱的艺术,是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能力。是否具有同理心是情商高低的一个直觉反映。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情商已经成为一个人能否胜任岗位的重要指标。同理心则在管理学中被看作是情商和领导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同理心的一个主要能力就是会倾听,知道说什么话,懂得宽容与体谅。  相似文献   

6.
邱文 《政协天地》2015,(4):40-41
杨新华,福建辉扬律师事务所主任,第十届、十一届福建省政协委员,民盟福建省委员会委员、经济与法制委员会主任,"福建省司法行政系统拔尖人才"、"福建省中青年十佳法学法律工作者"、"2003年度福建省优秀律师"、"当代律师风采奖"……这些头衔和荣誉并没有成为他傲人的资本,反而激励他更加踏实  相似文献   

7.
李东平 《求索》2012,(7):64-66
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媒介,搜索引擎带来的传播变革和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他是互联网时代唯一从内心出发、真实不作假的一种平等性传播媒介,他把用户想说的,还有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欲望表达出来,他是新媒介时代独一无二的"心媒介";传统搜索引擎基于机器的算法带给我们海量的需要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是分散的,不带任何感情与关系的,是"僵死"的信息,新媒介的固有属性在于它的社交性,信息,只有加上人的因素才能产生终极的价值和意义,也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交网络与搜素引擎的结合-社会化搜索代表着新媒介的未来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境界源自内心,折射精神,体现修养,成就人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拥有良好的心境,保持纯粹的修养,赢得境界的升华,对于为官一方的领导干部而言,是一门必修的功课。而要实现境界的提升,敬畏、宽容、感恩、尽责“四心”不可或缺,必须常怀常有。  相似文献   

9.
麻晓芳 《人大论坛》2014,(10):30-31
最新制定《贵州省残疾人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省人大常委会本届任期内一项重要的立法工作任务。2014年5月17日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批准了该《条例》,已于201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的社会群体,关爱残疾人,保障残疾人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宪法和法律的要求。贵州共有残疾人254万人,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较大的筹距,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措施还有待完善,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医疗卫生、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歧视和侵害残疾人的现象亦时有发生。对残疾人的关心和帮助,直接关系到每一户残疾人家庭的幸福,也最能够体现社会和时代的文明。  相似文献   

10.
杜中友 《现代领导》2008,(10):44-44
回首人生,觉得一个人要活得充实、有意义,必须始终怀有感恩心、平常心、进取心、自尊心。常怀一颗感恩心.激励自己努力回报于社会。知恩、感恩、报恩,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古人云:“唯贤者,能为报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得到方方面面的关爱、恩惠是很多的。离开劳动人民的哺育难以养生,  相似文献   

11.
李建新 《前沿》2013,(15):59-62
近年来一系列法律人参与的腐败案使法律职业伦理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促使人们反思我们的法律职业尤其是法律教育,针对法律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薄弱的现状,如何加强和改善的关键是认识法律职业与法律职业伦理之间的联系,形成对于法律职业伦理的基本认知,将职业伦理教育的目标定位为职业伦理的基本认知,为法律人提供道德冲突的指引,而不是造就“道德人”.  相似文献   

12.
孙经国 《求索》2010,(3):115-116,102
在《法律篇》中,柏拉图通过探讨法律,要使善的目标在现实政治中存在,使人在教化中“上升”。法律之所以能背负这一使命,是因为它具有有限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属性。有限性既指法律用无限的形式约束教化有限的现实,也指它以有限的内容表达无限的理想;合理性包括客观性合理和主观性合理两个层面;有效性指有效保证现实的运转和至善在现实中的体现。柏拉图对法律三属性的分析不仅为法律的政治哲学担当打下了理论基础,而且对后世法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马剑  张旭 《中国保安》2005,(22):7-14
每年的12月4日,各地都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法律、法规这些看似晦涩的条文,通过媒体以各种形式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人们对于法律的关心也从以往的被动转变为主动,法律意识成为许多现代人的口头禅。法律不仅可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重要的是它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生活、工作中,很多人对于法律知识还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了解。而保安工作对社会的各个层面接触较为广泛,时常会遇到一些法律上的纠纷,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对于做好保安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对此,记者对天津、河北廊坊及北京三地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当前保安队员对于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4.
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党性、品行、修养所体现的魅力去感染人、鼓舞人、凝聚人,做到常修“五心”。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心     
廖盛芳 《中国人大》2010,(18):52-53
资料表明,30%的中国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在一个由祖孙三代组成的家庭中,最常见的家庭暴力来自父亲。通常被视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怎么会对自己的亲人"下毒手"呢?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个问题,必须认真考察一下父亲的心。  相似文献   

16.
孙赓 《人大研究》2005,(2):32-33
从法理上看,广义上的法律包括宪法,宪法是法律的渊源之一。只是因为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地位十分特殊,是国家根本大法,人们通常才将宪法和法律并列。因此,宪法和法律至上也可以说是法律至上。法律至上不过是宪法和法律至上的简化表达而已。宪法和法律至上,在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一个不争的原则,似有天经地义的性质。但是,这一理念在我国却曾命运不济。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宪法和法律至上被斥为资产阶级学说而加以否定,人们对宪法和法律至上讳莫如深,多少人甚至因言获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步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不…  相似文献   

17.
"即心即佛"一语出自于六祖慧能《坛经》1中的《机缘品第七》。在印度佛教向中国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中国本土的儒道思想根源,心性论在其发展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从天台宗就有其肇端,但直到六祖慧能,心性问题才被推向极致。慧能在继承印度佛教经典和吸收了儒道思想传统基础上,直截了当地把佛性归诸人的心性,提出了心外无别佛和自性自度的修行主张,并采用直指人心的顿悟方式把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使"即心即佛"作为禅宗的核心思想被明晰化、日常化。  相似文献   

18.
《八桂侨刊》2006,(3):15-16
本文分析了凝聚侨心的几个要素及其在维护侨益和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江华  李容年 《群众》2007,(6):47-48
人生似船,心则为舵。舵正则行其直,舵斜则偏其航。反腐倡廉,关键在人,人之关键在于“心”。言行随心而动,心阔则气顺,心浮则行虚。心想进取,则奋发图强。不思进取,则碌碌无为。心想进步,则百折不挠。贪图享乐,则怕苦畏难。心系百姓,方能权为民所用。利欲熏心,则贪念横生。革命者一心为国,则浴血奋战,而有视死如归之壮举。劳动者心盼收获,则勤奋耕耘,才有丰衣足食的生活。因此,反腐倡廉应该从“心”抓起,不断升华人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确保反腐倡廉工作抓住关键、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20.
李明 《求索》2008,(9):119-121
心本体论是唐君毅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石。唐氏对道德自我或超越本心这一中心观念的确立,并非以直接正面的理论思辨来达成,而是经由普遍怀疑和无限悲悯之情煎逼而出;基于从多层面、多维度对心之本体的存在及其根本特征之肯定、彰显与阐发,才得以确认字宙人生之真实性和内在价值。正是通过这种本体论诉求,表达了唐氏为“吾人之生命存在”“以立人极”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