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特别是福州临近解放前夕,省福中(全称是省立福州中学,即现在的福州一中)成为全市学生爱国民主运动的中心之一,不少学生运动都发源于省福中,比如1947年的“3.25”抗暴运动,1948年的反对美帝扶植日本军国主义运动,1949年的反饥饿、反迫害运动,都是在省福中首先发动,而后带动全市学生掀起大规模的给予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的全市学生爱国民主运动。  相似文献   

2.
1947年5月,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五二○学生运动。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了学生的这一爱国行动,说它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成为打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这次运动是在党中央的指示下,由中共上海局和各地下党组织直接领导的。  相似文献   

3.
上海私营工商业的“四反”运动是在“三反”运动中酝酿和引发的,其性质是私营工商界在政府号召下自发地反对内部不法行为的自我改造、自我教育运动,是工商界爱国的表现,也是他们积极融入新社会的具体行动。上海私营工商业的“四反”运动揭发出一些工商业者的不法行为,整肃了工商界队伍,配合了“三反”运动的进行,也为“五反”运动的展开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龚培河 《世纪桥》2000,(1):10-13
与五四运动有同样伟大意义①的一二九运动,是新民主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学生运动之一。由我党在国统区(主要是北京)领导的这次历时两年的大规模学生运动,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种种不利因素,我党能够战胜困难,把运动推向全民族抗战的高潮,最重要的“法宝”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本文总结的这段历史经验,侧重于体现我党一贯奉行的实事求是原则。祭古以省今,这对我们今天做青年学生工作会有些启示。开展学运工作不利因素的综合分析围绕着这一风暴展开矛盾斗争的,可归纳为三大政治力量──共产党“系”的推动力量、国民党“系”的…  相似文献   

5.
郑奇志 《党史纵横》2008,(12):50-51
“我是激进的” 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广大爱国学生对蒋介石的卖国行经极为愤慨,当卖国的“冀察政务委员会”将于12月9日成立的消息传出后,北平大中学校学生,在中共北平临时市委和北平学联领导下爆发了抗日救亡的“一二·九”运动。  相似文献   

6.
《党课》2007,(4):78-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三反”运动中,毛泽东曾含泪批示处决了被糖衣炮弹击中的两位中共高级领导干部——刘青山、张子善。这次重大反腐行动引起全国上下震惊,后来成为中共反贪污反腐败反贿赂的典型案例,被称为“共和国反腐第一案”。  相似文献   

7.
“替代全球主义运动”是近年来在国际范围内形成的一种寻找另一种全球化以替代当前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运动。它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拉丁美洲。最初的名称是反全球化运动,其目标主要是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拉美国家制定的经济结构调整计划。随之,这项运动逐步扩展到美国和欧洲,并在20世纪末达到高潮。从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进到90年代“反全球化运动”的勃然兴起,再到2007年第五届国际马克思大会提出的“替代全球主义”,可以说,“替代全球主义运动”与“全球化”、“反全球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厘清替代全球主义的产生及发展脉络,对我们正确把握这项运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西的第一批党员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山西太原为全国最早响应这一伟大运动的大城市之一。太原学生持久的声援行动,支援了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行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展并取得了胜利。与此同时,太原的学生运动、激发了全省青年的爱国热情,使全省青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范围越来越大,声势越来越强,最后发展成为山西热血青年及各阶层群众普遍参加的爱国运动。期间,抵制日货运动和晋矿归公运动,均由太原学生发起并逐渐深入全省百姓心里。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开展了一场以“反修防修反复辟”为宗旨的政治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中,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关系一波三折,时而配合默契,时而激烈冲突,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2,(1):34-34
彭真出生在山西省曲沃县的农民家庭,虽家境贫寒,却聪明好学。1919年,16岁的彭真考入山西侯马镇曲沃县第二高等国民小学校。彭真学习刻苦,作文常被视为范文讲评。步入青年的他除努力学好功课外,还十分关心国家大事。这一年,“五四”运动爆发。同学们推选彭真为学生队长,针对当地日货泛滥的问题,彭真喊出“打倒列强”、“振兴中华”、“抵制日货”的爱国口号。  相似文献   

11.
曲晓溪 《奋斗》2011,(4):19-20
郭隆真(1894—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女革命家,北方妇女运动的先驱者和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人。原名郭淑善,回族,1894年出生在直隶省元城县(今河北大名县)一个封建士绅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郭隆真积极投身爱国洪流,与邓颖超、刘清扬等筹备成立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成为天津学生运动出色的领导者之一。  相似文献   

12.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内战,疯狂进攻我解放区,扬言“要在三个月内消灭共产党。”在这急剧变化的形势下,全国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运动蜂起。一九四七年间,上海、南京、杭州、温州等地的学生掀起爱国反蒋运动,遭到镇压,许多学生纷纷投奔浙南革命根据地,闽浙边区陆续增加了很多知识青  相似文献   

13.
1840—1842年,英国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在这次战争中,许多爱国官兵不畏强敌,英勇抗击,血洒疆场。为国捐躯。其中史称“定海三总兵”中的郑国鸿就是在保卫定海的战役中阵亡的。  相似文献   

14.
1919年“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全国各地立即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天津学界也迅速投入这场革命,于5月14日成立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接着,又成立了以女校学生为主的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由两会统一领导和组织天津学生进行反帝爱国斗争。 为了扩大影响,进一步推动反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室、市科教党委、市教委、团市委和市学联于5月20日共同举办了上海纪念“五·二0”学生运动60周年研讨会。百余位当年参加这次学生运动的老同志和上海青年学生代表相聚在上海交通大学,共同缅怀这段非同寻常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犹如惊雷震撼九州,甬江沿岸掀起爱国怒潮。宁波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通电声援,游行示威,筹建爱国群众组织,以各种形式上街宣传。与此同时,提倡购用国货,抵制日货。“六三”以后,工潮澎湃,宁波的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运动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斗争形式由学生罢课发展为工人罢工,再发展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工学商的联合行动把这场爱国斗争推向了高潮。五四爱国热潮不仅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在宁波的进一步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广泛普及,而且为宁波地方党团组织的创建在思想上、组织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聪  王诚宏 《世纪桥》2009,(10):3-8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既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政治运动,也是一次猛烈地荡涤封建旧礼教、旧道德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以其追求真理的科学胆识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的传播,以其波澜壮阔的斗争实践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由此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转折点。  相似文献   

18.
在“五四”运动中,许多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抱着“振兴中华”的志向,纷纷起来计找中国的出路。愿州的学生和个国各地学生样,掀起厂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斗争。.北水准发””入四”运动的消息还通过沪报传到两州的。1引]年5川7H,那州各校爱问学生举行集会,示威游行,响应北京一百四”爱国斗争。高呼“废除二十一条”、”’惩刃、大国贼”、“‘拒绝和约签字”、“抵制口货”等口号。为了响应北京学生的主义行动,五月中旬,福州十三所中等以上学校学生派代表在吉庇技谢氏调堂开会,成立了福州学生联合会(后改为福建学生联合会),领…  相似文献   

19.
《新湘评论》2008,(3):52-52
周恩来与邓颖超相识于“五四”运动。当时,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周恩来,任《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的主编,在天津学生界已很有名气。而在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邓颖超,是“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长。在天津爱国学生运动中。周恩来与邓颖超都是冲锋在前的勇士。在觉悟社内,他们又都是志趣相投的战友。两人逐渐相知、相爱。1925年8月8日,他们在广州结婚。当着许多朋友的面,他们宣布:把“互爱、互敬、互助、互勉、互商、互谅、互信、互识”作为相伴终身的准则。半个多世纪的爱情,这种爱超越了世俗。超越了时空,令人动容.给人以永久的启迪与教益。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离开北京,前往苏联协助毛泽东与苏联政府谈判。这是他在赴苏途中写给妻子的信。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时全国的五十多名党员中,有一对著名的“英”“雄”夫妻,他们因共同的信仰而伉俪情深,为党的事业初心不悔,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英”“雄”夫妇中丈夫是何孟雄,湖南酃县(今炎陵县)人,追求进步颇具反抗精神,在长沙读书时就是爱国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五四运动爆发时,他又成为北京爱国学生运动的骨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