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2017年3月,印度总理莫迪率领印度人民党(印人党)在新一轮地方选举中获得大胜,特别是以绝对优势赢得具有“印度大选风向标”之称的北方邦议会选举.此前,印入党已经在2014年人民院(印度议会下院)中赢得简单多数,结束了印度过去30年的联盟政治局面.目前,印人党在联邦政府和地方政权两个层面不断走强,一党独大地位更加凸显,国大党、地方政党、左翼政党等反对党短期内均难以与之抗衡,莫迪2019年连任总理可能性抬升.印度以上政治发展趋势背景复杂,偶然因素与内在逻辑并存,这将深刻影响印度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班达拉奈克夫人的女儿库马拉通加为首的人民联盟在8月16日斯议会选举中获胜,在联合了穆斯林大会党7席和一名独立人士后在225席国民议会中刚过半数,于19日组成以库为总理的联合政府。 以自由党为首的人民联盟获胜的主要原因是斯广大人民普遍要求改变现状,结束长达11年之久的内战,降低日益高涨的物价。库马拉通加在竞选中明确提出结束内战和降低物价的口  相似文献   

3.
莫迪对印度经济进行了强有力改革,带动了印度各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印度23个邦陆续进行了地区议会选举,从目前结果看,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地区选举中既有极其成功的地区,也有失败的地区。那么经济改革发展与莫迪领导印人党的地区议会选举之间是否有联系呢?本文试图通过选取一定经济指标来表示经济改革发展,并运用相关数据分析方法考察其与莫迪领导印人党的地区选举结果的关系。通过分析,认为在当前印度经济发展阶段,可用电力增长率这一指标与莫迪领导印度人民党地区选举结果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闫元元  冉杰 《南亚研究季刊》2020,(1):72-78,93,I0003,I0004
种姓政治深刻影响着印度国内政治。印度人口最多的北方邦是全印种姓政治最为典型的邦之一,是多支低种姓群众运动的发源地,产生了两个政治势力强大的种姓政党——大众社会党和社会主义党。种姓政治在北方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大体可以分为发端期、成形期、强盛期和式微期四个阶段。种姓政治的发展有其内在局限性,加之印度人民党国族认同理念迅速扩张,种姓政治进入了衰退状态,但种姓领袖及其派系拥有的政治能量仍然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5.
印度人民党领导的新政府施政纲领一之编译1998年3月18日,印度人民党及其联盟伙伴公布了他们的施政纲领。这一文件是与联盟伙伴经过长时间商议后出台的。虽然它主要反映的是印度人民党在其竞选纲领中所述的思想,但在一系列无法达成一致的问题上,也作出了让步。...  相似文献   

6.
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致力于赢得第16届大选,成为国大党的可行替代者。为此,印度人民党综合采取了巩固印度教徒选票仓、以经济治理吸引选民的选举战略,最终以赢得议会绝对多数席位而取胜。5月26日就任的莫迪政府将依托其竞选纲领制定执政计划,刺激印度经济发展,保护和推广印度教文化,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外交路线将成为新政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第三届国家杜马选举已于1999年12月19日尘埃落定。此次议会选举的政治分量同今年3月将进行的总统选举虽不能相提并论,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总统选举的预演。特别是叶利钦总统宣布辞职,普京履行代总统职责,使这次议会选举显得更为重要。选举结果对俄政局发展和总统竞选无疑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莫迪政府具有鲜明的印度国民志愿服务团底色,这一时段也成为印度人民党与国民志愿服务团相互关系的新阶段。目前双方关系表现出比较强的相互支持,具体表现为竞选协调、组织协调、人事协调和政策协调。作为政党的印度人民党和作为文化组织的国民志愿服务团各有自己的关注重点,二者的选举分歧和政策分歧已有所凸显,将来还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印度政坛带来变数。  相似文献   

9.
在尼泊尔第二届制宪议会选举中,原尼泊尔第一大党尼联共(毛)遭遇惨败,沦为第三大党,尼泊尔大会党成为第一大党。尼联共(毛)的败选是由其执政业绩乏善可陈、领导层权力腐败盛行、党自身的分裂造成的。尼泊尔大会党的胜选则与其自身优势、竞选纲领贴近民意、竞选策略得当等因素有关。尼泊尔第二届制宪议会选举的成功举行标志着尼泊尔政治危机暂告结束。但是,第二届制宪议会能否如期完成既定任务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1998年2月16日—3月7日,印度第十二届大选分四阶段进行。竞选主要在印度人民党、国大党和联合阵线之间展开,争夺人民院545个席位中的543席(两席由总统指定英印混血儿担任)。结果印度人民党及其联盟获得252席(其中印度人民党178席),比1996年上届大选多43席;国大党及其联盟获得171席(其中国大党141席),比上届大选多28席;联合阵线获97席,比上届大选少了41席;独立人士获19席。与上届一样出现“悬浮议会”,仍然没有一个政党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2月12日,俄罗斯举行了新议会选举。这是叶利钦总统废除苏维埃体制后的首次俄罗斯“多党竞选”,也是1917年以来俄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多党制议会选举。各政党和集团围绕新议会选举竞争激烈。现将有关新议会及选举情况介绍如下: 一、新议会的组成 新议会称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组成。联邦委员会设  相似文献   

12.
阿约迪亚“庙寺之争”及其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印度的宗教和教派冲突又逐渐升级,冲突的焦点是处于北方邦阿约迪亚的巴布里清真寺。“庙寺之争”在1990年11月直接导致了 V·P·辛格及其政府下台,钱德拉·谢卡尔从一开始就被此事拖入困境,以致于在他宣誓就职时国内舆论界就提出了他的统治能维持多久的疑问。1991年3至7月,即印度第10次大选竞选开始到拉奥政府上台,印度人目睹了众多的教派冲突及由此引起的流血、呻吟和死亡,在痛苦不堪的冲突和竞选中,拉·甘地惨遭谋杀,充分暴露了印度社会动荡的加剧;在有关继承人的争斗中,组成了以拉奥为  相似文献   

13.
今年12月19日俄罗斯将举行议会选举,明年6月4日举行总统选举。这两次选举将关系到叶利钦后时代俄罗斯的政治走向,因而甚为世人瞩目。一、左右势力削弱 中派力量上升俄罗斯自1995年议会选举和1996年总统选举以来,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社会的主导力量、以现政权为代表的民主改革派由于受到多重危机的打击和困扰,力量严重削弱。以俄共为代表的左翼力量曾一度与民主改革派对峙,但自上次大选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逐步走弱,左右政治力量“非此即彼”的对抗已渐渐淡化。与此同时,中派异军突起,已成为竞选中最具实…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将于1999年12月19日举行议会选举,现将选举的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主要竞选联盟及政策主张 此次议会换届选举是俄独立后的第三次,它关系到能否选举产生一个与执行机构团结协作、运作有效(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尖锐对立)的杜马,关系到在议会多数基础上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府,最终将关系到总统选举的走向。为此,各种觊觎国家权力的政治力量厉兵秣马,加紧分化组合,组建竞选联盟,准备在这场尖锐的政治斗争中决一雌雄。各政治力量共组建31个竞选联盟,基本呈现出中、左、右“三足鼎立”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0月1日格鲁吉亚举行了四年一次的换届议会选举,亿万富翁比济纳·伊万尼什维利(Bidzina Ivanishvili)领导的“格鲁吉亚梦想”反对派联合竞选联盟以54.85%的支持率赢得选举的胜利,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获得组阁权,伊万尼什维利本人10月25日当选新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16.
据美联社东京9月30日电,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为首的自由民主党要求内阁大臣参拜供奉日本甲级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 自民党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官员说,为10月20日的议会选举而作准备的自民党竞选纲领要求日本首相及  相似文献   

17.
议会选举后的俄罗斯政局闫世禄根据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去年12月17日国家杜马选举的最后结果,俄共、自由民主党、“我们的家园—俄罗斯”、“亚博卢”集团等4个竞选联盟以超过5%的得票率进入本届议会,其中共产党的得票率最高(22.3%),获得按政党分...  相似文献   

18.
德国定于1998年9月27日举行第14届联邦议会选举,届时将有数十个党派团体参加竞选,但能够影响选举结果的只有社民党、联盟党、联盟90/绿党(以下简称绿党)、自民党和民社党,其中社民党和联盟党仍将是这场激烈角逐的主角。今年3月1日社民党在下萨克森州州选中大获全胜,确定施罗德为该党的联邦总理候选人,标志着正式拉开了竞选序幕。这次大选可能导致德国政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备受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一、大选在反对党抵制下举行的经过 2月15日,孟加拉国第6次议会选举在3个主要反对党人民联盟、民族党和伊斯兰大会党的抵制下举行。据2月19日统计出的结果,执政的孟加拉民族主义党已获得300个席位中的201席(其中48席因无竞选对手而直接当选),已大大超过半数。由于有些选区需重新投票,  相似文献   

20.
中亚新情况     
吉尔吉斯斯坦选举新议会 一、选举经过 2月5—19日,吉举行新的议会选举,这是该国自1991年8月宣布独立以来的首次多党制议会选举。新议会分上下两院(立法院和代表院),共设议席105个,其中上院35个,下院70个。合法的12个政党参加竞选,候选人1000多个。选民195万,投票率61%。经过两轮激烈角逐,2月19日公布选举结果:选出上院议员28名,下院议员50名。共缺额27名。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有些选区存在争议或参加投票的选民不过半数。第三轮投票将选出缺额议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