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范明英  卢杨 《长白学刊》2004,1(1):13-16
"三个代表"蕴涵着丰富的人民主体思想.从历史的维度看,"三个代表"人民主体思想主要表现在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方面.从价值的维度看,"三个代表"肯定了经济价值的基础性地位,是人民主体思想的合理价值追求;高尚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三个代表"价值主题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主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三个代表"要求的逻辑引申,也是人民主体思想最根本的价值指向.从历史和价值的主题中,我们不难看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人的主题的高扬,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历史实践主体与历史价值主体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谱系.其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和精神之基的伟大建党精神,其形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石、文化基因和实践基础.深入理解"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科学内涵.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进一步从理论、实践、历史与现实四个维度阐明其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与文化传承;从价值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民生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以民生福祉为本;从经济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从系统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要从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从法制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用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从世界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共谋共建地球美好家园。这七重维度紧密联系、互为补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立足发展的新形势,把握时代的大趋势,站在历史和实践的高度,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前形势下指引我国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维度、思想维度、价值维度和制度维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又一大创新,体现了党中央管党治党的决心与魄力。从理论维度看,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从历史维度看,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是共产党历史经验的总结概括;从价值维度看,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根本保障;从实践维度看,以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是推进新时代"伟大工程"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6.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的深邃思考,面对新的时代条件和新的实践,明确提出和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理论价值维度考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了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从实践价值维度考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和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人类社会的新发展;从方法论价值维度考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行动依据和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7.
自我革命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精神基因。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出发把握列宁“为什么要进行党的自我革命”的深厚价值意蕴,有助于深刻认识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列宁在探索“怎么样进行党的自我革命”的实践中,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上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宽领域、立体化的党的自我革命体系,形成了列宁党的自我革命思想成果。列宁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是一份丰富而珍贵的精神遗产,对其进行总结,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常度、广度、尺度和效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哲学本质上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实践哲学,其历史价值可以从中国现代化的三个相对维度进行评估。第一维度是针对蒋介石的"革命哲学"理论,毛泽东提出了基于实践唯物主义的革命目标和实践方法理论,科学论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历史使命和实现路径。第二维度是相对于党内的"因循派",运用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反对"言必称希腊"的教条主义和视阈狭隘的"经验论"等错误倾向,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实际工作的群众路线,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长期优良传统。第三维度是相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时代发展要求,在解决如何把社会主义理想与现代化事业有机结合的问题上,提出了独立自主建设现代化等重要思想,但同时也存在某些重要失误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国家治理话语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时代主题之一,由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构成。三个维度既有其相对独立的内涵,亦辩证统一。国家治理话语生成与发展的历史维度,是由"革命—动员"和"改革—稳定"两大语境共同塑造;其理论基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渊源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其形成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总结与理论突破。新时代国家治理话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托法治建设、群众路线与公平正义理念的时代契合,确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并不断自我完善和全面丰富。  相似文献   

10.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着重强调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的重大历史和现实作用。深刻理解伟大建党精神,需要我们把握好三个重要维度。从内涵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层面具有严整的理论逻辑,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真理性力量;从价值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导向,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内生力量、进行社会革命的精神动力、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的精神伟力;从实践维度看,伟大建党精神构成了赓续红色血脉的精神动力源泉,永远指引和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勇担使命、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1.
建设先行示范区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提出的新命题,内涵极其丰富。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并阐释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多重意蕴,是建设的理论前提。从语义之维看,先行示范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示范区,是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范型与实践模式;从时代之维看,先行示范区是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世界大变局与中国大发展”历史性交汇这一重要时代特征而提出的具有全球和世界历史视野的重大战略决策;从问题之维看,建设先行示范区是直面中国的“时代之问”而提出的中国新方案,这一新方案要求深圳要在破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上作出示范;从价值之维看,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意义重大,其价值充分彰显于历史、现实、未来的三层逻辑中。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意味着深圳的改革开放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试验,更囊括了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整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汇聚激情与理性、凝聚全体中国人的勇气与智慧共同推进这一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理论的历史发展看,积极国家观与消极国家观共同演绎了国家理论进程并交互影响着国家实践发展。积极国家观倡导的个人与国家的和谐、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统一、反对国家中立的价值取向、重视国家能力的积极作用等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因此,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对积极国家观的发展与价值进行理性反思,对于现代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月泉 《桂海论丛》2004,20(5):16-19
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史的角度看,邓小平理论是开启社会主义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发展的理论;从中华民族复兴史的角度看,邓小平理论是推动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巨变的精神动力;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看,邓小平理论在毛泽东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看,邓小平理论是这一理论的第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的全面总结和升华概括,是有机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内在生成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行"的价值注解;从历史逻辑看,是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摆脱屈辱、谋求独立解放、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表达;从实践逻辑看,是对中国共产党不断成长壮大历程中的经验概括和总结的话语表达.  相似文献   

15.
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的创新成果,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中国共产党基于对经典革命理论的创新性发展与百年奋斗实践经验的总结,创造性地提出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彰显了革命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意蕴,契合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以党的领导作为本质要求与根本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实质上是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变革与整体性跃迁。从这个意义上看,党通过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与领导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党要以自身作为逻辑起点,增强历史自觉与实践自觉,从政治引领、价值引领、思想引领、生态引领、方法引领五个维度建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路径,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前学界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主要是从"形成基础""历史方位""基本特征""理论内涵""时代价值"等几个维度展开系统性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学懂弄通做实,自觉运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指导意义。但仍然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需要广大学者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7.
代玉启 《求索》2023,(1):40-47
话语是思想的结晶和时代的缩影,以话语的变迁脉络、建构维度、系统整合探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是解析中国现代化进程和规律的重要抓手。从政治维度、学术维度、生活维度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话语建构,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面向未来,需要以政治维度话语为引领,融合学术维度、生活维度话语阐释,增强“中国式现代化”政治维度话语的亲和力、学术维度话语的解释力、生活维度话语的吸引力,构建“政治—学术—生活”三个维度相辅相成、交流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历史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厚重的历史根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从理论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内在的思想特性,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为人民大众广泛认同;从价值维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政治凝聚、经济服务、社会整合、价值引领等重要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沉淀着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着眼于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时代精华。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上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28次提到“奋斗”,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形成了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既一脉相承又具有时代价值的奋斗幸福观。习近平奋斗幸福观的时代价值,从生成逻辑看,它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赓续发展和创新阐述、对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精神的接续弘扬和时代转换、对自身独特经历的高度总结和理论概括;从理论意蕴看,它科学回答了“为何奋斗能幸福”“为谁奋斗才幸福”“如何奋斗得幸福”等一系列时代之问、历史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从实践特质看,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实践方略,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