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警与科技》2008,(19):172-174
鸟巢和水立方外面游人如织,在奥体中心区的围栏外,游客们争相拍照留念。在距离鸟巢、水立方最近的几个“路灯柱”旁,当游客靠上去时,“路灯柱”发出了“嘀嘀嘀”的蜂鸣声。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不少地方把犯罪主体称为“犯罪分子”,在语言表述上欠准确,因为它不能涵盖单位犯罪主体,带有某种人格歧视,而且用词不经济;在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使用汉字,违背了国家语言字工作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及GB/T15835-1995国家标准;在定罪标准方面,有的规定必须“情节严重”,有的必须“情节恶劣”,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掌握;在涉及财产数额的定罪量刑方面有的规定“数额较大”,有的则规定了非常具体的数额,说明定罪量刑的标准不够统一。  相似文献   

3.
2000年 6月,香港《壹周刊》因写批评“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文章失实,被香港高等法院裁定诽谤罪名成立,赔偿 350万港元。紧接着,《香港商报》又在上海让戴兰生给告了 !当时,上海各报上到处是戴兰生所聘律师发表的“严正声明”,花了不少广告费,挺牛的。律师要《香港商报》及转载文章的《广州日报》赔礼道歉并赔款,并说一旦查实文章作者的姓名就要以刑事罪告这位记者:因为他犯了诽谤罪。 2001年 3月 16日,法院判决:《香港商报》败诉。 若《香港商报》的报道属实, 有十个戴兰生也早该枪毙了 !  《香港商报》在 2000年 2月 28…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家精神明显衰退,应该与经济“华尔街化”潮流不无关系。银行业强居最赚钱上市公司的榜首,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华尔街幽灵”已开始在中国徘徊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国人魏宇走在纽约唐人街上,常常会被陌生人认出来:“你是不是拍过一部偷渡客的片子?”很久不联系的朋友也给他打来电话,开口就是:“我在网上看到你的片子了。”
  这一切让1991年出生的魏宇感觉自己好像突然“火”了,心情喜悦又忐忑。
  点燃这把“火”的是一部叫《漂》的纪录片。《漂》以魏宇为拍摄对象,事无巨细地还原及记录了他偷渡到美国后落脚、找工作、购物、去教堂、见律师、办合法身份的生活点滴。不少网友说,该片颠覆了他们对偷渡客的看法。有人惊讶“偷渡客也买得起LV(包)”,也有人懂得“偷渡客在美国的生活如此孤独”。  相似文献   

6.
8月16日的《新京报》报道,日前由AC尼尔森与世界免税协会联合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中国游客境外游的人均每次购物花费高达987美元,已超过日本跃居全球首位。为此,欧洲国家愈来愈重视中国市场,其中不少欧洲国家的旅游局表示,希望更多的中国游客以“自由行”的方式赴欧洲旅游。刚刚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客,竟成了拉动欧美国家旅游经济的“主力军”,似乎也可喜可贺!可在下生性好疑,国人中那些并非“祖上就阔”的富阿Q们,不仅在海外大肆摆谱比阔,而且干脆以“阔佬”自居了。8月16日的《国际先驱导报》也报道说,中国一神秘买家在英国欲购开价1.3亿美元的世界第一豪宅!置办房产是中国富人的传统强项,如今竟已强到了“为国争光”的分上了,但买家却“神龙见尾不见首”,甘当“无名英雄”,这绝对不是国产富人的性格,除非其“财富品质”  相似文献   

7.
四年前,也就是在《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颁布以前,我们对“两法”实施有很高的期望值,希望“两法”能给律师带来更大的活动空间,在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中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几年下来,跌跌撞撞,坎坎坷坷,在刑事案件的代理中使我们心灰意冷,无路可走,有的归纳律师在刑事辩护中为“十三难”(见《中国律师》97.12期夏露文),有的认为《刑法》第306条是把达摩克斯利剑(古希腊神话)悬在律师头上,有的则认为是陷阱。有些专家为律师鸣不平,但是“涛声依旧”、“江山不改旧模样”。现在全国的“刑辩”比两法颁布前不是…  相似文献   

8.
据2月25日《信息时报》报道,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在广州最繁华的几个商业区一些不文明行为比比皆是。马路变“厕所”;“轮滑仔”横冲直撞;游客攀花折木拍照;火车站广场里,雨后一地塑料袋旅客人走垃圾留;人们随意横穿马路……  相似文献   

9.
王义 《中国律师》2006,(2):41-42
2005年10月11日,本人在中国律师网论坛发表《评律师事务所的提成分配制》一文,10月20日《法制日报》以《律所提成分配模式亟需变革》为题转载本文。作为“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激情论辩的反方,我继续与我方阵营的两位同行与正方三位同行,就“提成制”的利弊进行了辩论。“论坛”闭幕后,《中国青年报》以《律师不应“数钱论英雄”》报道了本人在论坛上发表的主要观点,之后,新浪、雅虎及许多省市的律师协会网站、《杭州日报》均作了相关报道。本人的文章及有关报道见诸媒体后,不少热心的律师朋友发表了许多看法,有支持有反对。出于对中国律师…  相似文献   

10.
破产概念新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一、破产概念的缘起 “破产”(Bankrupty)是纯粹的外来语汇,它发源于古代欧洲。但古代究竟何时?有的说它缘起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有的则认为它发萌于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笔者考证了一下《汉漠拉比法典》,觉得其中有一个条文可以诠释为“破产”概念的滥觞。该条(第117条)规定:“若自由民负有债务,则将其妻子、儿女出卖,或者交出充作债奴。他们在其买者或者债权者家中服役期限为3年,到第4年便应恢复自由。”尽管如此,作为一项较完整的破产制度,则应当认为是以罗马法为摇篮的,因为罗马法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生活》2009,(8):M0001-M0001,3
最近,一本名为《中国不高兴》的书正在中国内地热卖。该书的副标题是“大时代、大目标及我们的内忧外患”,封面上还印着“为国直言,替天行道”以及“抽丝剥茧驱妖蛾,敢为今世开太平”等引人注目的字句。此书据说是10多年前的《中国可以说不》的翻版,因而引起了大家对民族主义情绪的争议和担忧,海外媒体纷纷报道,国内的网民中不乏热烈的追捧者,但也有不少批评的声音,一些评论者甚至认为该书在煽动一种不健康的民族主义,争议的双方甚至还打起了口水战。  相似文献   

12.
《华尔街:金钱永不眠》 北京各大影院正在上映好莱坞大片《华尔街:金钱永不眠》。片中的男主角迈克尔·道格拉斯是中国观众熟悉的美国明星,1987年就曾凭借电影《华尔街》荣获第60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被封为影帝。  相似文献   

13.
武洁 《江淮法治》2012,(16):23-23
近日,“昆明拟对滇池游客征收每人每天10元生态保护费”的消息引发网民关注,不少网民认为让游客为滇池治理污染埋单“太离谱”。记者采访获悉,上述收费计划目前正在报请有关方面审核通过。(8月5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4.
重庆“最牛钉子户”一度成了境内外传媒的焦点。说是重庆有一个被称为中国房屋拆迁史上“最牛”的钉子户,所在片区的280户均已搬迁,仅剩下他一家一直未搬。这幢两层小楼伫立在一个已经被挖成大坑的工地中间,四周被挖成了峭壁.犹如一个海中孤岛,煞是壮观。在《物权法》出台后.该户主不但在“岛上”升起了五星红旗,还将一面写有“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横幅挂在屋顶.向外界展示“保卫自己财产”的决心。当地房管局要求强制拆迁,理由是依据《物权法》的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刚刚结束的由中国监狱学会与司法部监狱局联合举办的《监狱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不仅规格高,影响大,而且会议通过研讨,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不少有新意、有深度、有见地的见解、观.b‘和建议、设想,对我们深入贯彻《监狱法》,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此,中国监狱学会会长金鉴在其对这次会议的总结讲话中作了全面、系统的归纳和概括。本刊现以“观点综述”为题摘发于此,供各地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参考。(一)关干《监狱法》的性质与地位。有的指出:《监狱法》是我国刑事法律体系中相对独立的、起…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与生活》2009,(19):M0001-M0001,3
“十一”前的北京,大庆气氛渐浓,四中全会举行,《建国大业》热映,几次国庆盛典演练更是让不少北京市民先睹为快。而国庆前夕出版的最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以代表中国的红五角星作为封面,还有大大的“中国”两个汉字及英文标题“China's Moment(中国时刻)”,  相似文献   

17.
王玉林在2004年12月15日的《中华读书报》上撰文《我们该怎样理解孔子》指出,常常听人一提到“中庸”,就随口说出“无原则”、“抹稀泥”之类的解释,其中既有大学生,也有不少的教授、甚至自命不凡的各类“专家”。  相似文献   

18.
刘勋 《公民与法治》2014,(16):33-33
允许记者对其他人员进行拍摄取证,却不允许对自己拍照,称自己有“肖像权”。近日,黑龙江省鹤岗市一位副市长的霸道作风令记者十分不解(7月20日《广州日报》)。当记者表示,核查矿难过程是正常采访,需要拍照留证时,这位副市长依然态度蛮横地说:“我有自己的肖像权,我怎么没有资格要求你删照片,你有什么资格随便拍我?”这位副市长拒绝拍照的辩词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试论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兼评中国《公司法》第九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公司法》第九章关于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经营活动的规定在表述上有不严谨之处,它有时使用“生产经营活动”,有时使用“经营活动”,有时使用“业务活动”,而对不同概念法律上又没有作出严格界定。这种立法中概念使用的随意性使人们对公司法关于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的规定在理解和适用法律时很容易产生歧义。此文针对上述问题及与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相关的其它问题作了探讨,认为,《公司法》第九章关于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的规定在立法上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中图法》法律文献分类体系刍议刘刚王燕荣《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法律文献分类体系虽几经修订,并被广泛应用,但就其科学性而言,仍存有不少问题与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法律”与“政治”并列为“D”基本大类似有不妥基本大类类目是整个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