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文章首先从证据相关的法律条款角度,探讨了电子证据产生法律效力的难点:电子证据是何种证据形式、电子证据是否有原件、对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应如何审查等,并对国外有关电子证据的法律法规作了分析,对电子证据管理带来的影响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结合电子证据定案的典型案件,讨论电子证据证明过程中技术鉴证与法律证明的关系,探讨电子证据可行的证明模式,论证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电子证据之间的关系,展望单纯依靠电子证据定案的可行方案。在刑事诉讼法修订前,我国审判人员运用电子证据是将其转化为证人证言、书证、鉴定结论等传统证据形式来定案;修订之后对电子证据提取、鉴证等方面,技术专家提出了诸多质疑,需要对这些疑问提出合理的解决思路。同时,电子证据的定案体系需要结合我国现行刑事诉讼证据体系的实际情况,电子证据之间、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之间需要形成"印证"的证据锁链。在具体问题中,电子证据的构成特点也是定案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在带来全新数字化、资讯化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关的法律纠纷。网络法 律纠纷的解决依赖于对电子证据的认定,而电子证据证明力的有无、强弱则是认定的重要环节。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电子证据也具有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等特征。讨论电子证据的证据 资格及电子证据的证明能力有利于进一步确认电子证据的属性,为今后电子证据法的出台提供科 学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实践角度,集中概括了什么是电子证据,电子证据包涵哪些内容和特征,全面阐述电子证据的来源和收集,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系统分析,最后,就有关电子证据的立法问题提出见解。抛砖引玉,以期电子证据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得到一个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刑事电子证据的特点决定了对其合法性的认证应有别于传统的刑事证据。刑事电子证据的合法性主要体现为证据形式合法,取证主体、程序和方法合法,证据来源合法。对非法刑事电子证据应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采用,以实现对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最佳取舍。对违反法定程序的且其严重程度足以影响其真实性的或足以影响某一重大权益的刑事电子证据一般应予排除。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电子证据在诉讼中的频繁出现已经不可避免。文章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当前有关电子证据的几个热点问题:电子证据的概念、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电子证据的采信标准、电子证据的司法鉴定等问题。同时结合文中的观点,简要地分析了两个典型的涉及有关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电子证据的案例,来说明电子证据的可采性和证明力问题。  相似文献   

7.
电子数据证据及其司法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证据相对于传统证据具有数字性、安全性、脆弱性、共享性等特点。电子数据证据可分为模拟电子证据与数字电子证据、原始电子证据与传来电子证据、电子生成存储证据与计算机混合证据、直接电子证据与间接电子证据等几大类。电子数据要作为证据使用 ,应具备证明能力和证据能力。运用电子数据证据要实行开示制度 ,并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电子证据独立的证据地位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确认电子证据的证据能力的基础上,还对电子证据的收集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形式的证据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在刑诉法修订时,对电子证据范围必须有明确的界定,同时还要注意电子证据与视听资料,电子证据与书证之间的关系,并将电子证据增加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在立法上予以单列。  相似文献   

10.
电子证据的法定证据形式障碍和弱证明力均是制约电子证据有效运用的关键瓶颈.完善电子证据立法,前提是确立电子证据的独立法律地位,这符合民事诉讼法基本原理,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充分发挥电子证据的证明功能,也是与刑事诉讼法修改保持协调的需要.电子证据的弱证明力、高度科技依赖性以及电子证据地位的提升决定了民事诉讼法修改规定电子数据证据种类的同时,必须确立电子证据补强规则,并从设计原则和具体路径两个方面构建我国的电子证据补强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立法仅将电子数据视为视听资料予以适用,但由于其易于复制和改变,证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受到威胁,因此,电子证据的可采性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人试图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得出电子数据在我国民事诉讼作为证据使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证据成为我国证据法学研究中一个较新的课题。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得出电子证据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对于新型民事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信息时代变革的节奏是前所未有的,信息的存在与取得方式的飞跃使证据学研究乃至证据立法面,临诸多考验。在证据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以计算机及网络为依托的电子证据在证明案件事实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刑事诉讼中电子证据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何悦  刘云龙 《中国发展》2012,12(2):25-31
电子证据保全公证属于中国公证机构保全证据公证业务范围,具有启动方式被动、无需提供担保、保全措施中立等特点。该文分析了电子证据保全公证在保全对象、申请审查、保全措施、公证书效力等方面与传统证据保全公证的不同,认为需要通过相关立法对其程序规则加以明确。目前中国公证机构仅对电子数据取得行为进行保全公证,随着电子数据鉴定技术的发展,在证据保全公证中引入电子数据原始性公证已不存在技术障碍,为此,该文提出应从法理、效力等层面对电子数据原始性公证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刑事诉讼领域,微信电子证据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有些微信电子证据甚至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关键证据。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于微信电子证据适用存在诸多疑难问题。在法治层面上进一步完善微信电子证据收集程序,健全微信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标准,需要结合立法和司法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实现微信电子证据审查判断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电子证据独立的必要性刍议--以网络著作权诉讼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出现以及信息一体化使得网络纠纷日增,正确认定电子证据是处理此类纠纷的关键.本文从电子证据的内涵、特点出发,分析网络著作权诉讼中确立电子证据的必要性,反思我国电子证据立法的不足,提出应在我国诉讼证据体系中赋予电子证据以独立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7.
XIE Dengke  LIU Zhao 《人权》2021,(1):60-79
Electronic data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evidence in the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era.Electronic data has been applied extensively and can be classified into many categories,which determine that electronic data contains all kinds off undamental rights.To clearly understand the fundamental rights contained in electronic data is an important precondition for 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human rights in electronic data evidence obtainment.Property-type electronic data contain property rights.Traditional investigation measures such as seizure and freezing the property cannot be taken to obtain valid evidence.To directly turn the digital currency into cash and then seize the cash,will result in insufficient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and may violate other fundamental rights of criminal suspects.The expansion of the object of the right to privacy and the change of the carrier on which the expansion depends in privacytype electronic data,determine that the obtainment of the privacytype electronic data evidence may result in intangible intervention and secondary intervention in the right to privacy.Communicationtype electronic data contains freedom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right to communication secrecy.Investigative organs can collect this kind of electronic data through search,acquisition,remote investigation and examination,and other means.However,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institution design,the above-mentioned means may result in insufficient protection of freedom of communication.Expressiontype electronic data contains freedom of expression.If investigative organs collect this kind of data,they may intervene in freedom of the press though they do not intervene in narrowly defined freedom of expression.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electronic data evidence obtainment which intervenes in fundamental rights include the doctrine of legal reservation,the writ system,the principle ofp roportionality,and illegal evidence exclusion.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导致计算机信息犯罪的频发。打击计算机信息犯罪,离不开电子证据的应用。电子证据在应用过程中,必须由专业人员运用专门的技术进行收集和保存。同时,由于其易被更改或损坏,为了准确认定电子证据,应当成立专门的组织,运用专业技术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