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参与了宝光寺五百罗汉的修复工作,每一个罗汉的眉眼都是我画的."1月13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氏泥彩塑"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兴国对记者说. 如果不是走进大英县"徐氏泥彩塑工作室",你很难把一系列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和眼前这位64岁的老人联系在一起.很多四川人不止一次地数过新都宝光寺500罗汉像,并且津津乐道,却不知曾经残破不堪的罗汉像就是在徐氏父子手中重新焕发风采的.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4,(10):98-99
一个农夫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起来。财神便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头,农夫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财神又拿出一把银斧头来,农夫还是摇头。最后,财神拿出了一把铁斧头,农夫说:“这才是我失去的斧头。”财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起送给了他。  相似文献   

3.
报载,深圳一天之中,大小餐馆共计要吃掉10吨以上的蛇。笔者身居内地都市,看到蛇的机会并不多。10吨蛇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过过数有多少条,码起来有几米高,又能供多少人品尝,恐怕只有那些猎食、贩卖野生动物者才心知肚明。说实话,笔者对蛇的印象并不佳,一则因幼时对蛇家庭中部分成员专以剧毒伤人的故事心有余悸;一则因在寓言《农夫与蛇》中凶险毒蛇对可怜的农夫恩将仇报;一则因成语“心如蛇蝎”在头脑中长期萦绕盘旋,挥之不去。但当笔者听说鹏城酒家饭店捕蛇成瘾、吃蛇成风时,还是不禁要为那一日十吨的罹难长虫的悲惨命运扼腕叹息,为本已脆弱…  相似文献   

4.
汉代"隐逸"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继训 《理论学刊》2005,(5):99-102
"隐逸"一词在汉代史籍中虽未直接出现,但"隐逸"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两汉时期仅见于史书记载的"隐逸"就有120人之多."隐逸"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一个字"隐".汉代"隐逸"专指那些远离或逃避社会现实的士人,即所谓的"不事王侯,高尚其事"的古代知识分子.对"隐逸"加以考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本科职业教育仍处试点阶段,打造职业本科"金课"存在一些现实困境:教师对"金课"认识不到位;缺乏"金课"认定标准;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更好地推进职业本科"金课"建设,在深度分析"金课"建设内涵及其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从提高老师们对"金课"的认识;职业本科"金课"标准打造;制定"金课"建设激励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6.
在小兴安岭脚下、松花江北岸,有一座以盛产煤、木、粮为主的"三金"之城--鹤岗.就在这座祖国北疆的城市里,笃斯湖的神女在见证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鹤岗的建设和发展;鳞次栉比的大厦在昭示着鹤岗近年来城市建设上翻天覆地的变化;滚滚的乌金、无垠的麦浪和悠悠的林涛在吟唱着市委市政府忠实实践"三个代表"、一心带领全市百万人民"建设北疆名城,实现富民强市"宏伟目标的赞歌.  相似文献   

7.
好"儿子" 省肿瘤医院住院处三楼病房.那些日子,夜深人静的走廊里,静得让人胆怯.赵霁强坐在靠墙的凳子上,瞌睡使他的身子一次次失去平衡.值班护士身穿白大褂,轻轻走到他跟前:"你是那个老郑头的儿子吧?就你一个人一天到晚连轴转,也不找个人替替.这么熬着可不行."赵霁强努力睁开眼睛:"不,他是我们单位的老同志."护士瞪大了眼睛:"啥?同志?前半夜我们还说,三床那老郑头儿多有福,儿子一天到晚照顾不离身."赵霁强揉揉眼睛:"他儿女在林区,跟前儿没人,老伴身体也不好,就权当他是我父亲了.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干部要格外关注,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而农村干部就是这样一批干部.实事求是地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们完全是凭党性、凭觉悟、凭责任感、凭良心奋战在"三农"第一线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相似文献   

9.
地处巴山南麓的阆中市石子乡五丰村,有两座相依相连的山,名叫铜鼓山和金鼓山.铜鼓山下,住着一个"西瓜大王";金鼓山上,出了一个"养蚕状元".他们依靠科技承包山地荒坡,成为川北地区土地集约化经营的"两面大鼓",在刚刚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敲响了一曲致富曲.  相似文献   

10.
对董阳、李昌平、夏一松、吕日周们的评价分歧,看似不同观点之争,实为是非曲直之别.为那些被世俗偏见视为"另类"的干部正名,树立他们在社会舆论中应有的"正面形象",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我认为,其积极意义在于--  相似文献   

11.
干部考核由"官考官"演变到加大"民考官"的权重,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进步.对于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民考官",许多领导特别是那些习惯了"官考官"的领导或许一时还不大习惯,还顺不过架来,这就需要重新学习,逐步适应.  相似文献   

12.
在同艺界,有一种灌木名为"金弹子",因其花香果美、造型奇特动人而深受人们喜爱.在丹棱县,"金弹子"俗称"丁当子",上至园艺专家,下至普通百姓都喜欢培育种植.张场镇金峡村的杨美学,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兴办了"丁当子"农业观光园,产销结合,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看了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一箱白条和一笔糊涂账>,我的直观感觉是:"糊涂账"其实并不糊涂,至少那些与白条有关的人不糊涂.这"一箱白条"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村党支书兼砖瓦厂厂长侵吞了款子,又以他那些五花八门的亲属的名义写下白条用来抵账;二是送给乡政府有关部门与有关头头的好处时留下的白条,比如,庆典、考察(旅游)、买车的赞助,连私人盖房拉走的八万块砖都没付款,而由白条抵着.那些与白条有关的人,心里比谁都清楚着呢!  相似文献   

14.
世上本无鬼,可在封建社会里信鬼者却大有人在,并认为鬼管着人间之事.谁若是做了亏心事,鬼就要索谁的命,以至有"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的流行说法.封建社会是不讲法治的社会,善良而软弱的老百姓无力抗衡恶势力,只得把希望寄托在鬼神对恶势力的惩罚上.因此,"没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就成了一方面安慰自己、一方面吓唬那些专做"亏心事"的歹人和贪官的"箴言".  相似文献   

15.
明红 《党史纵览》2002,(10):19-2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大地主刘文彩及刘氏地主庄园的.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的这座地主庄园,曾经是全国"阶级教育的大课堂".悠悠岁月给这座庄园刻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光阴荏苒,当21世纪的人们回眸这座庄园时,发现它除了凝结着劳动人民被地主阶级压榨的血汗外,本身还是一座中国罕见的保存完整的地主庄园建筑群,这一不可多得的历史遗物又引来众多新的参观者.  相似文献   

16.
从菜园子里拔出一个萝卜,根部总会带出一些湿泥.我们对这些粘粘糊糊的泥土很是讨厌.而在另外的一些场合,当我们拔出了一个"毒萝卜",很想看看"营养"这个"毒萝卜"的都是些什么土壤的时候,却偏偏看不见,这"毒萝卜"的屁股干干净净,一点儿泥也不沾.  相似文献   

17.
我老姑活着的时候,是我们家那边著名的神医. 神医的"神"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老姑的医术很高明.老姑行医那些年,农村医疗条件还比较差,那一代乡村医生多是赤脚医生出身,不分专业的,不像城里的医院分不同的科室.在农村,有很多医院无论你挂了什么科,都是同一个大夫给你看病,甚至有的乡村医院的急诊和门诊,都是用饭碗来区分的.老姑...  相似文献   

18.
1964年4月11日下午,革命圣地井冈山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参观团,叫做"政协文史专员参观团".团长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当大客车一进入茨坪时,溥仪兴奋地观望着这大山深处矗立的一幢幢高楼大厦.他激动地大声说:"真是百闻不如一见,过去我不太理解毛主席为什么别的地方不去,而偏偏选择井冈山做革命根据地,现在,我理解了."随行的一位专员便好奇地问道:"那你给我们说说看,你究竟悟出了什么道理?"溥仪便仿佛如有所悟地指着窗外的宾馆、招待所说:"你们看,原来这里有这么多的房子可以供红军使用."听他这样一说,陪同参观的一位吉安地区领导马上解释道:"这些高楼大厦是解放后才修建起来,供中外宾客来参观时用的.过去这里是穷山沟,只有几座用土砖垒起来的平房,大部分是茅草屋,条件非常艰苦."  相似文献   

19.
村党支部书记能否履行好"兴一村经济、富一村百姓"的职责,其综合素质高低十分重要.一个有着良好修养的村支书,其精神气质、思想境界、实际能力,同那些庸庸碌碌的事务主义者,同那些吃喝享乐的精神颓废者,自有天壤之别.换句话说,村官理当是"文(有文化)官",支书理应多"知书".  相似文献   

20.
今年36岁的李甫蓉,是通江县广纳镇新桥村的一位农家妇女.8年前,在她承包荒滩荒坡的时候,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她会在土里刨出个"金娃娃"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