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星 《北京党史》2013,(5):45-47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开展“三反”运动的重要决定和指示.号召在全国进行一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新三反”运动论析刘义生周永学1952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批转安子文所作的《关于结束“三反”运动和处理遗留问题的报告》,宣布“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胜利结束。时间仅隔两个月之后,中央又决定开展一场以“反官僚主义、反命令主义、反...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崇文区“三反”“五反”运动概述商进明贝光生1951年12月,中共北京市崇文区(当时称第七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以及市委关于在全市党、政、军、民内部大张旗鼓地开展反贪污、反浪费、...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内有少数干部经不起执政的考验,开始腐化堕落.1951年11月初,毛泽东在看到东北局有关这一情况的报告后,十分重视.11月20日,他在转发东北局报告的批语中,第一次向全党提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问题.12月1日,中央又正式作出关于开展“三反”斗争的决定.毛泽东指出,要通过这场斗争,在全党范围内实现七届二中全会关于“防止腐蚀的方针”;“三反”斗争要大张旗鼓,雷厉风行,要特别注意抓住典型重大案件的处理.这样,“三反”斗争从一开始就体现了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党政机关内部发动了一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主要是反贪污)的"三反"运动.这是我们党执政以后自觉地清除自身腐败现象的首次成功实践.重温毛泽东指导"三反"运动的反腐败思想,对推进我们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的兴廉治腐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1953年,在“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之后开展的新“三反”(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反对违法乱纪)斗争,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反腐败斗争。虽然对这一斗争作专题研究的文章还不多,但是实事求是地评述这场斗争,对于当前的廉政建设工作,无疑会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新“三反”斗争的缘由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人阶级政党。新中国建立后,绝大多数党政领导机关的干部,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勤恳工作、廉洁奉公。但是,执政  相似文献   

7.
1951年到1952年10月,党和政府在国家干部中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贪污、反浪费和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教育挽救了大批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8.
苏峰 《前线》2014,(3):125-126
彭真同志自1949年入城后一直担任北京市委书记,1951年兼任市长。1951年年底至1952年10月,党政机关的“三反”运动(即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在全国开展,北京市是率先动员群众广泛参加“三反”运动的地区之一。1952年年初,代表彭真市长与广大市民群众见面的“市长代表工作组”应运而生,总体看来,这种创新的工作方式和取得的切实工作成果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们的党和国家为了保证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正在打击经济领域中的严重犯罪活动。它同三十年前的“三反”斗争(即在党内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相比,虽然在历史条件、具体做法等方面有不同之处,但两者在本质上、意义上则是一致的,都是为着纯洁党的队伍、坚  相似文献   

10.
<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机关、部队和国营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在"三反"运动中,北京市积极响应,大力推进,打出了许许多多的大、中、小"老虎",成绩显著,也为今天的打"老虎"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日读到王顺生、李军所著的《“三反”运动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一书,作者对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做了系统全面的历史考察,得出了符合历史实际的结论。该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三反”运动的细化之作,很有研究品味,极富个性色彩。通读全书,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2.
全国解放后,在取得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胜利的基础上,党中央、毛泽东在1951年底又发动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这是我党执政后,自觉地抵制和克服资产阶级对党的腐蚀,反对腐败现象,保持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廉政为民本色的一次成功实践,是解放后反腐倡廉的第一战。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对党内会出现腐败现象就有清醒的认识。1949年3月23日,在党中央即将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的时候,毛泽东同志曾经兴致勃勃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退回来就失败了,我…  相似文献   

13.
1951年12月到1952年10月,全国党政机关开展了一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这是建国初期一场席卷全国的廉政风暴,是我党在执政后首次大规模的反贪惩腐斗争。在“三反”运动中,共查出贪污分子和犯有贪污错误的人员120余万,其中有党员干部20多万人。党员干部中,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受到行政上撤职、撤职查办、逮捕法办的达4029人,其中省部级干部25人、地厅级干部576人、县处级干部3428人。这场斗争有效地遏制了党政机关中腐败现象,警醒和教育了大批干部,奠定了50年代优良的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基础。建国初期的这场斗  相似文献   

14.
王永恒 《理论学刊》2001,6(6):35-38
1951年12月至1952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为防止党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腐化变质而进行的反腐败斗争.本文总结了党在这次运动中积累的经验,对搞好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得到四点启示要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必须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惩治腐败要敢于查处大案要案;要走出几个观念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5.
1951年10月,全国工农业战线开展的爱国增产运动,揭发出大量贪污、浪费现象和官僚主义问题。12月1日,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8日又发出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地进行的指示,开始了全国规模的"三反"运动。解放军一些高级将领的军事文选,收录了他们本人当时的一些讲话和报告,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军队开展"三反"运动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反官僚主义斗争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4月——1957年4月,起初以“整风”、“整党”、“三反”等一系列运动,与官僚主义坚决斗争。后认识到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决定在“新三反”(即1953年的反官僚主义,反命令主义和反违法乱纪)运动中,把它与日常工作相  相似文献   

17.
从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月,中共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一场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核心内容,以大规模群众运动为主要形式的反腐败斗争。这场反腐运动有效地遏制了在中共成为执政党初期部分行政人员因政治身份变化而产生的腐败现象,巩固了新生的中共政权,对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根据增产节约运动中揭发出的大量贪污浪费问题,于1951年12月1曰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贪污斗争必须大张旗鼓地进行的指示》,部署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随后,针对一些资本家行贿偷税等严重违法行为,1952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开展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向违法的资本家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坚决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  相似文献   

19.
《党史纵览》2013,(12):50-51
1951年12月1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作为贯彻精兵简政、  相似文献   

20.
1951年12月-1952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在我们党的建设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场运动给予当时资产阶级的进攻以一次沉重的反击,推进了增产节约运动,纯洁了国家机关,密切了人民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改善了机关内部的民主生活。今天,我们重新总结它的历史经验,对于加强我们党的建设,搞好正在开展的廉政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