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十大观念之一。据深圳人说,这个观念在30年前应运而生,它是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深圳精神的观念。我深信,这个观念过去对深圳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入世”给宁波医药行业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面对“入世”的冲击,宁波医药行业要不断更新观念,即确立市场创新观念、建立战略联盟观念、提升新的服务观念、强化人力资本观念;最根本的则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与结构调整力度;还要熟悉和学会运用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  相似文献   

3.
邓晓芒 《唯实》2001,(4):7-8
一个民族的文化,最集中、最高层次的体现是在它的哲学思想上。哲学思想代表了该民族的思维模式、框架和态度。人类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品,都是人的思想方式或主观世界的外化的产物,都打上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烙印。这种结构在宗教观念、伦理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和科学观念上都有所反映,但最纯粹的反映还是在哲学观念中。由此看来,一个民族的建筑风格也正是它的哲学思想的表现;只有从哲学的角度,才能最深刻地透视到建筑风格的精神内涵。 当然,建筑与地理、物产、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但一旦形成一种…  相似文献   

4.
深入群众,是干部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锤炼干部作风、树立群众观念、增强干部综合能力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为此。干部下基层联系群众要做到“五忌、五要”,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人们谈文化,如果将文化与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联系起来,很明确,那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但是,如果从文化最基本的意义上去体会文化的内在涵义:文化就是人类的全部活动,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部创造。那么,观念形态的文化,就是体现着人类活动过程中具有社会整合力与创造力的观念。而最具有社会整合力与创造力的观念,就是能构建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影响着这些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的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6.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我们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系到能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思想,就必须努力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一、强化群众观念教育,牢记党的根本宗旨   强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教育,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前提和根本保证。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①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  相似文献   

7.
有一位外国著名学者曾说: 20世纪是一个追赶的世纪,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 21世纪发展机遇最多,同时也是一个风险最大、挑战最严峻的世纪。把握发展机遇,正确分析和沉着应对严峻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新的世纪对我国经济发展影响最深、时间最长的主要有十大挑战。   1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一是思想观念的挑战。随着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和技术,也输出了跨国公司的规则、惯例和观念,甚至包括他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特别是其中的自由观念、公平观念、法制观念、开放观念对我们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  相似文献   

8.
人才足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人才工作有没有生机活力,首先在观念,其次在方法,最关键是在具体行动。省招标咨询集团要全面推行人才兴企战略,需要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健全人才制度,创新管理模式,努力形成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新体制、新机制。省招标咨询集团要为建设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的高端服务企业集团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白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可以说,上下一心,政通人和的局面已经形成。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困扰我市多年的一个突出问题──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我市原始积累水平低、资金自给率低,仅有30%左右,真是杯水车薪。由于缺少资金,虽政通人和,但百业难兴;虽上下一心,但千帆难进。怎么办?最现实的途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自己。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招商引资工作的前提。思想不解放,机…  相似文献   

10.
时龙 《前线》2000,(11)
在中国,创新的实践活动在20多年的时间里从未停止过,而中国创新实践、创新思维和观念创新的最伟大的代表就是邓小平同志。综观邓小平指导下的改革开放事业,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创新的事业;综观邓小平同志的论述,可以发现,在他对中国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思考中,处处体现出创新思维的精神和观念创新的光芒。因此,结合当今时代的新特点和新挑战,有必要重温邓小平同志的创新思想并深刻领悟创新、创新思维和观念创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改革开放 中实现创新思维和观念创新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11.
章立 《共产党人》2008,(19):35-37,54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掀开了巨幕。从1978到2008年的30年中,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日新月异。聚焦衣食住行,从中寻觅和感受30年来中国的变化轨迹,令人感慨万千。衣食住行的变化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以观念的转变为基础,一透过这些最普通、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事,最能体会出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巨变,最能看清楚中国发展、文明、进步的步履。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在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我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们党要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必须增强群众观念,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增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是对“三个代表”思想最根本的落实群众观是我们党最根本的价值观,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工作路线…  相似文献   

13.
马翠玲 《党的建设》2011,(10):35-35
党政读物《做最好的党员》一书叙述了一个个优秀党员的典型事例,阅读此书,总会被书中最优秀党员的个人魅力所吸引,总会被他们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书中鲜活的事例,具体的场景,真实的人物,触动了我的思想、心灵、观念、态度和行为。向最优秀的党员靠近,就是要以实际行动向最优秀的党员学习。  相似文献   

14.
徐文龙 《党建文汇》2005,(12):19-19
面对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时代,组工干部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切实提高学习能力。第一,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的观念,首先表现为坚毅持久的学习意愿;其次表现为开放的学习视野;再次表观为学习工作化和工作学习化的理念。要彻底戒除学习上的自满、厌倦以及懒惰情绪。第二,要在教育培训中完善知识结构。人的工作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作,组工干部要做好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谭德宝 《先锋队》2013,(9):31-31
坚持走群众路线,关键是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这是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的源泉。涉纪信访工作是一条连接干群关系的纽带,工作能力的高与低、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影响到基层的稳定。要树立服务群众观念,强化服务群众立场,扎实地走出一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涉纪信访之路。  相似文献   

16.
华景伟 《奋斗》2001,(11):11-12
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都有重大突破,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沦断,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具代表性的丰硕成果。必将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彦 《新长征》2010,(1):52-53
群众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克服困难、完成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在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和内在要求。近年来,蛟河市黄松甸镇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和利用以往做好群众工作的成功经验,正视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观念、方法,以造福百姓为己任,通过开展“基层大走访”活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了全镇政治安定、社会安宁、生产安全、人民安康,在加快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工作中,“增强群众观念”这句话很多人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对于如何增强群众观念,并不是所有的领导干部都很好地解决了知行合一的问题。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群众观念的强弱,决定着群众路线贯彻得好与坏;而如何贯彻群众路线,取决于“把群众摆在什么位置”这个最基本的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党课教育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一种载体和手段,组织上好党课是党的基层组织一项经常性的任务通过上党课,主要是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以及其他经常性教育,帮助党员学习领会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定政治信念,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观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大多数基层党组织对党课教育是重视的,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3,(11):4-5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