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原发性脑干挫伤的形态学特点。方法从465例致死性颅脑损伤中,检出171例有脑干挫伤病变、均于伤后10min~7d死亡者。脑干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后,以脑干各颅神经根水平面等处切取检材,每例共8块,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 171例中有24例颅底骨折致脑干挫伤者,脑干横切面见小灶出血,其余只有在镜下方可见有组织出血、挫碎或撕裂等脑挫伤改变,以及对损伤的应激反应现象。结论原发性脑干挫伤的形态学具有一定特点,故对鉴定脑干损伤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1案例资料某男,49岁。某日上午在居住地被人发现煤气中毒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于当日下午行尸表检验。持续-18℃冷冻保存43日后行尸体解剖。尸斑呈樱红色,位于颈项部、腰背部、臀部和四肢背侧未受压处,指压不褪色。双眼睑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混浊,  相似文献   

3.
梁曼  张海东  刘艳  郑娜  刘良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26(2):167-168,174
死后冷冻保存的尸体可导致颅底骨折,易被误认为外伤或其它死因而引起争议。本文通过3例尸体冷冻所致颅底骨折的报道,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死后不同时间冷冻大鼠尸体主要内脏组织细胞形态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20只,分为尸僵前冷冻组、尸僵期冷冻组、尸僵缓解冷冻组及对照组(各5只),颈椎脱臼处死大鼠,实验组大鼠在室温25℃±5℃、相对湿度80%±5%分别放置0h、6h、24h后-20℃±2℃冰箱冷冻72h,解剖提取脑、心、肺、肝、肾,常规切片HE染色,显微图像体视学测量细胞外间隙的面密度。结果各实验组内脏组织间质疏松增宽,冰晶裂隙沿组织间隙或肝血窦分布、周边细胞固缩,红细胞冻溶、血管周围浆液淤积,以肝组织变化最明显。细胞外间隙的面密度:对照组明显小于实验组(P〈0.01);脑尸僵前组较尸僵组大(P〈0.05);心、肾尸僵前组和尸僵组无显著差异(P〉0.05),均较尸僵缓解组大(P〈0.01);肝各实验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冷冻不同尸僵状态下内脏组织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可作为区别和判断生前和死后组织细胞形态改变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张某,男,39岁。2011年4月18日早晨,被发现死于自己家床上,现场无任何搏斗迹象,体表未见损伤,遂运往殡仪馆冷冻保存(-10℃)。5月2日解冻尸体,3日进行尸体解剖。1.2尸体检验  相似文献   

6.
Liu Y  Zhao ZM  Li L  Deng KF 《法医学杂志》2010,26(5):349-352
目的建立并优化HE染色切片组织STR分型方法,评估HE染色切片组织的STR分型有效性。方法用QIAgen法提取2例尸检人体的心、肝、肺、肠等8种组织的HE染色切片DNA,用TaqMan荧光探针法通过荧光域值循环数(Ct值)测定获得各提取液中的DNA质量浓度,以阳性内对照(internal posi-tive control,IPC)监测PCR过程中的抑制水平。再用Identifiler试剂盒扩增,在3100-Avant上进行STR片段分析。结果在本研究建立优化的STR分型技术条件下,8种人体组织的HE染色切片DNA提取液质量浓度均可达到1ng/μL以上,其IPC的Ct值提示无PCR抑制剂。HE染色切片组织的STR分型有效性与石蜡包埋组织相当,其DNA随时间延续而缓慢降解。结论在一定保存时限内,HE染色切片的DNA质和量可以满足STR分型检测需要,但受残余甲醛固定剂的影响,HE染色切片的分型成功率随保存时间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染色组织切片及不同组织固定方法对DNA检验的影响。方法采用Chelex100法及浓缩纯化方法提取DNA,PCR扩增后310型遗传分析仪检测。结果福尔马林固定4天以内或70%乙醇、无水乙醇分别固定1年及15年的HE染色切片可以检见Amel及9个STR基因座。PTAH等5种特殊染色未能检出相应基因座DNA谱带。结论70%乙醇或无水乙醇固定组织,石腊包埋组织及HE染色切片可以作为DNA?STR检验鉴定的样本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对不同pH混合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的切创皮肤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方法小鼠皮肤切创后3d取材,分别用pH为5.0、6.0、7.0、8.0、9.0的混合4%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经高压锅、微波、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微波+胰蛋白酶法对抗原修复,观测caspase-3,caspase-6,caspase-7,IL-8,IL-10的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效果。结果热修复法阳性细胞率高于蛋白酶修复法,高压修复法阳性细胞率略高于微波修复;高压修复法的脱片现象高于微波修复,胃蛋白酶修复脱片高于胰蛋白酶修复;微波+胰蛋白酶双修复法阳性细胞率最高,不发生脱片现象;固定液pH值为7.0和8.0时,阳性细胞率最高,染色效果最好。结论pH7.0和8.0混合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的切创皮肤,经微波+胰蛋白酶法修复抗原,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正>婴幼儿脑组织由于含水量较高而十分脆嫩,经甲醛常规固定后仍然易于破碎,难以检验。本文作者在实际检案中摸索出一种较理想的婴幼儿脑组织固定液,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1.1材料日常检案中婴儿尸体6具(出生后3d死亡3例,7d死亡1例,18d死亡1例,30d死亡1例)。常规剖取脑组织置盛有固定液的容器中。将脑组织沿大脑纵裂切开,大脑左右半球分别放入自制固定液与常规甲醛固定液中固定,作为试验与对照组。避免直接用手拿取未固定的脑组织。  相似文献   

10.
常规组织切片染色制作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蜡切片及HE染色一直是组织学、病理组织学和法医病理学等生物医学的最基本和最普遍形态学检验技术,人们早已习惯地称之为常规组织切片染色。其制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组织学观察、检验和诊断结果。特别是对于临床病理学诊断和法医病理学鉴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3种甲苯胺蓝异染肥大细胞方法的应用性。方法采用甲苯胺蓝水溶液与高锰酸钾配比染色(方法一)、甲苯胺蓝酒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配比(方法二)、甲苯胺蓝水溶液染色、冰醋酸分色(方法三)3种方法对人和小鼠肺组织冰冻切片进行染色,比较染色结果、并评价方法稳定性及实用性。结果方法一染色肺组织切片,结果切片蓝色背景清晰,肥大细胞胞质内紫红色颗粒鲜明,与背景蓝色对比度高,易辨识,且多次重复染色效果稳定;方法二及方法三肺组织的蓝染背景、和肥大细胞胞浆颗粒的紫红色染之间的对比度均不及方法一清晰,稳定性亦次之。结论甲苯胺蓝水溶液与高锰酸钾配比染色法异染肺组织冰冻切片,结果清晰、操作简便且稳定性好,适合在相关检验中选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致死性心脏压塞的法医病理学特点和鉴定要点。方法对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2005~2015年完成的38例心脏压塞致死案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致死性心脏压塞好发于男性(71.1%),平均年龄44岁;直接死因血性积液34例,非血性4例;根本死因以疾病多见(73.7%),主要为夹层动脉瘤、冠心病、恶性肿瘤;发病12小时内死亡占75%;涉及医疗行为30例(78.9%),26例无医疗过错(86.7%);疾病致死案件涉及伤病关系15例(39.5%)。结论掌握致死性心脏压塞的法医病理学特点和鉴定路径是准确完成该类案件法医学鉴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死亡原因大鼠尸体血液中红细胞溶血速度的变化规律,为死亡原因的法医学推断提供新思路。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断髓、置于99%CO的空间、高坠、勒颈方式处死后,取各组大鼠右心室血液,于死后即刻(0h)、8h、16h、24h、32h、40h、48h、56h、64h、72h,采用显微镜数码图像法进行全血红细胞计数(CBC),并对组内和组间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4组血液红细胞数量在死后即刻至72h期间,均随时间的延长因溶血而减少。其中0~16h,各组溶血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16~48h,速度加快,溶血速度以CO中毒组(88.50±25.99)%最快,其次为高坠(69.33±29.52)%和断髓组(48.78±3.17)%,机械性窒息组(41.90±9.61)%最慢,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56h后,溶血速度再次减慢,至72h机械性窒息组仍有少量红细胞存在。结论 4组不同死因大鼠死后不同时间红细胞计数均减少,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变化特征可为死亡原因的推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不同死亡时间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电导率,研究不同组织器官EC与PMI的关系。方法 SD大鼠处死后,保存于25℃恒温条件下,于死后即刻(0d)、1d、2d、3d、4d、5d、6d和7d提取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四种组织器官与去离子水按照一定比例制成浸渍液,测定各组织器官浸渍液EC值;分析其EC值与PMI的关系,建立与PMI关系的回归方程;比较大鼠死后四种组织器官EC变化规律,探讨不同组织器官腐败进程。结果死后1d内骨骼肌与脑组织EC无显著变化,2~7d快速增加;而肝、肺EC值在1d内已开始增加,且2~7d内均快速上涨。四种组织器官EC与PMI的关系用三次方程拟合较好,其中肝的相关系数最高,R~2=0.96,且四种组织器官的EC值在不同的PMI区段之间呈现出不同的增长规律。结论大鼠脑、肺、肝和骨骼肌EC与PMI相关性均较好,测定尸体组织器官EC有望成为法医实践中PMI推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水中、油污中无电流斑电击死法医学鉴定的病理形态学依据。方法 SD大鼠28只,分为水中、油污中无电流斑电击死各1组,典型电流斑组、正常对照组、死后电击组、死后水中、油污中电击各1组共7组。采用肉眼、光镜及投射电镜观察水中、油污中无电流斑电击死大鼠皮肤和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并与其它各组进行比较。结果采用肉眼观察,生前水中、油污中无电流斑电击死大鼠皮肤未见明显电流斑。普通光镜观察,可见电击中心部位表皮变性坏死、脱落,表皮细胞变薄、致密,表皮细胞或/和毛囊、汗腺、皮脂腺发生极性化改变。电镜观察,透明层和角质层分离脱落,基底细胞肿胀、细胞器减少、核固缩,汗腺导管上皮肿胀,棘细胞中粗面内质网扩张融合成泡状,线粒体肿胀空泡化;但光镜与电镜的变化与生前电击死比较不明显、典型。而死后电击组皮肤则无明显病理学改变。实验各组大鼠心肌的改变与皮肤改变类同。结论采用光镜和投透射电镜观察在潮湿环境中电击死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可为无电流斑电击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e evolving opioid epidemic in the United States, fueled by illicit fentanyl, has greatly increased deaths from illicit drug use. These nonnatural deaths require formal death investigation.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dical Examiners states in its Forensic Autopsy Performance Standards that autopsy remains a necessary component for proper investigation of suspected acute overdose deaths. If a death investigation office lacks adequate resources to investigate all deaths under its jurisdiction while meeting expected standards, then that office may be forced to consider altering its protocols for investigation by changing the types of deaths investigated or the extent of its investigations. Drug death investigations take longer to complete because novel illicit drugs and mixtures of drugs complicate toxicological analyses, prolonging a family's wait for completion of a death certificate and autopsy report. Public health agencies must also wait for results, but some agencies have developed mechanisms for rapid notification of preliminary results to allow timely deployment of public health resources. The increased deaths have strained the resources of medicolegal death investigation system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Given the significant workforce shortage of forensic pathologists, newly trained forensic pathologists are too few to meet the demand. Nevertheless, forensic pathologists (and all pathologists) must make time to present their work and themselves to medical students and pathology trainees to encourag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medicolegal death investigation and autopsy pathology and to provide a model that can encourage interest in a career in forensic pathology.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技术检测急性心肌缺血猝死大鼠的血清分子特征,探讨二维红外光谱鉴别急性心肌缺血猝死的法医学价值。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急性心肌缺血猝死组(实验组)和空气栓塞死组(对照组),血清样本行ATR-FTIR检测,应用OMNIC软件进行光谱预处理并求二阶导数光谱,分别计算两组原始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的相似度,并应用Matlab R2010a软件建立二维光谱模型。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大鼠血清的原始红外光谱在峰形、峰位、峰强度均极其相似,相似度达99.78%,二阶导数光谱显示出两者相似度降至98.62%,二维光谱模型显示两组光谱在1 625cm~(-1)、1 550cm~(-1)、1 080cm~(-1)及860cm~(-1)附近的成分差异,且它们的自动峰个数不相同,提示两组在蛋白质、糖原、核酸等分子含量存在较明显差异。结论仅从一维光谱上难以区分出两组的分子差异,二维红外光谱可以直观、有效地反映出急性心肌缺血猝死与空气栓塞死的大鼠血清分子差异,有望应用于法医学死因鉴别。  相似文献   

18.
人离体肝组织胺类产生与死亡时间和环境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人离体肝组织中有机胺类产生量随死亡时间变化的规律,为某些碎尸案的死亡时间推断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外标法,动态检测人离体肝组织中组胺、腐胺、尸胺和未腐败氨基酸含量。结果在8℃、15℃、23℃和32℃环境下,有机胺类产生量分别于人死后肝脏即刻离体69h、54h、40h和33h趋于最大值,并且在到达峰值之前,各温度组离体肝组织中有机胺类生成量均与死亡时间成正比关系。结论人离体肝组织中有机胺类产生量与死亡时间和环境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Yang Y  Liu DH 《法医学杂志》2006,22(4):268-270
目的探讨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发生时间与CT值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198例自伤性椎间盘突出疝出部髓核CT值(表示为A)和未疝出部髓核CT值(表示为B)进行测量,计算出二者的差值(即判定参数),分析判定参数与椎间盘突出时间的关系。结果判定参数与椎间盘突出时间具有相关性,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判定参数在-12~-40HU之间,平均为-25.8HU(AB)时,椎间盘突出时间在6至12个月;判定参数在37~289HU之间,平均为96.1HU(A>B)时,椎间盘突出时间在12个月以上。结论根据判定参数可判定外伤性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大体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