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调查玉溪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分析与国内部分地区汉族群体的遗传关系。方法采用AmpFLSTR Identifiler试剂盒,复合扩增15个STR基因座,计算基因频率及法医学参数;收集国内其他10个群体的遗传学资料进行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结果玉溪汉族群体15个STR基因座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D值在0.790 6~0.968 1之间,PE值在0.315 9~0.733 5之间,PIC值在0.554 6~0.856 4之间,15个基因座累积个体识别力为0.999 999 999 999 999 99,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8。不同地区汉族群体间遗传距离分析提示,玉溪汉族与成都汉族遗传距离最近(0.004 0),其次是河南(0.004 5)和潮汕(0.004 7);内蒙古最远(0.036 1)。结论云南玉溪汉族15个STR基因座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适于该群体的法医学应用,遗传关系分析结果可为该群体的起源、迁徙及与其他群体的遗传关系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结合大连汉族人群与32个国内外群体的Y-STR单倍型遗传信息,研究其群体遗传结构和系统关联性。方法 采集大连市958位汉族男性志愿者血液样本,应用Y-STR荧光检测试剂盒和毛细管电泳分型技术完成42个基因座的基因分型,计算相关的法医学参数。并基于17个Y-STR基因座计算33个人群间的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绘制主坐标分析图,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针对42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析,发现了10个基因座30种非常规的等位基因。对17个Y-STR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分析证实大连与鞍山汉族人群遗传距离最近,其次为河南、黑龙江、吉林、山东和重庆汉族人群。此外,大连汉族与北川羌族和贵州苗族人群遗传距离相对较近,反而与同居住于辽宁的满族人群遗传距离相对较远。结论 大连汉族与其他人群的遗传距离不完全与民族和地域远近成正比,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与隔离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37个Y-STR基因座探究闽南地区汉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并评估这些基因座的法医学效能,为闽南地区汉族人在法庭科学、父系关系评估和族源推断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收集闽南地区汉族421例健康无关男性个体的血液样本,采用MicroreaderTM Y Prime Plus ID System试剂盒测定37个Y-STR基因座分型,计算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多态性、单倍型多态性等法医学参数,同时基于遗传距离结果制作MDS图和系统进化树,分析闽南地区汉族群体与其他参考群体的遗传关系。结果 在421名闽南地区汉族个体中,共检出417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范围为0.002 4~0.786 2。37个Y-STR基因座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在0.345 2~0.951 6,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闽南地区汉族群体与东南沿海地区的汉族群体有较近的遗传距离。结论 37个Y-STR基因座在闽南地区汉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可以为闽南地区汉族父系亲缘关系的鉴定和家系排查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X染色体上16个STR基因座的连锁不平衡情况,并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调查。方法从华东汉族群体选取女性无关个体500名、家系885个,提取血样DNA,利用自主研发的IDtyper X-16试剂盒对16个X-STR基因座进行多重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分型,使用Power Marker v3.25软件对基因座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并分析各个基因座的突变率。结果 16个X-STR基因座彼此之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有10个基因座检见突变,其中DXS6809和DXS7132的突变率均高达0.004 8。结论对于IDtyper X-16试剂盒中的16个X-STR基因座,在亲权鉴定中应用时可运用乘积原理计算似然率,但若遇到不符合遗传规律的情形(尤其是DXS6809、DXS7132基因座),应考虑存在突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Goldeneye 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6Y试剂盒在畲族人群中的法医学应用进行研究。方法应用毛细管电泳分型技术,对53名福建地区畲族男性无关个体的26个Y-STR基因座进行检测,获得基因型分布状况,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及单倍型多样性等群体遗传学参数,并对福建畲族与其他民族群体遗传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53名无关个体中的26个Y-STR基因座共观察到126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0.010 1~0.886 8。26个Y-STR基因座的GD值为0.211 2~0.846 2,有19个基因座的GD值大于0.5。共观察到47种单倍型。根据R ST构建的遗传距离矩阵显示福建畲族与闽南汉族之间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南方汉族,与北方民族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结论 Goldeneye TM DNA身份鉴定系统26Y试剂盒所包含的26个Y-STR基因座在福建畲族中多态性较好,在特殊案件中可作为良好的补充体系,具有法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获得南方汉族群体的基因多态性信息,分析16个东亚各人群的族源关系。方法 2018年3~7月收集贵州省和江西省汉族群体中健康且无亲缘关系的720份个体血液样本,其中贵州省407份,江西省313份。使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试剂盒扩增检测样本,获得法医学参数;通过文献获取湖北汉族,湖南汉族,四川汉族,重庆汉族,贵州布依族、侗族和苗族,云南白族、彝族、哈尼族和纳西族,广西壮族以及日本和韩国共14个人群的法医学参数,采用Arlequin v3.5遗传软件计算16个东亚人群(本研究的贵州汉族、江西汉族以及文献获得的14个人群)之间的相对遗传距离(Fst),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多维尺度分析(MDS)和主成分分析(PCA),MEGA6软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在贵州汉族人群中,累积个人识别率为1-3.3080×10-23,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3.1792×10-8。在江西汉族人群中,累积个人识别率为1-5.4721×10-23,累积非父排除率为1-1.6544×10-8。少数民族(贵州布依族、贵州侗族、贵州苗族、广西壮族、云南哈尼族和云南纳西族)与汉族群体间存在明显的遗传距离。日本人群与汉族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韩国人群与汉族群体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进化树结果表明贵州汉族、江西汉族群体与其他汉族群体聚集在一起,未见明显区别。结论 14个基因座在贵州、广西人群中遗传多态性较好,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日本与汉族之间的遗传差异明显,而汉族人群内部遗传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X染色体上16个STR基因座的连锁不平衡情况,并对其遗传稳定性进行调查。方法从华东汉族群体选取女性无关个体500名、家系885个,提取血样DNA,利用自主研发的IDtyperX-16试剂盒对16个X-STR基因座进行多重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分型,使用PowerMarker v3.25软件对基因座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并分析各个基因座的突变率。结果16个X-STR基因座彼此之间不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有10个基因座检见突变,其中DXS6809和DXS7132的突变率均高达0.0048。结论对于IDtyperX-16试剂盒中的16个X-STR基因座,在亲权鉴定中应用时可运用乘积原理计算似然率,但若遇到不符合遗传规律的情形(尤其是DXS6809、DXS7132基因座),应考虑存在突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河南汉族群体6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 6个STR基因座FGA ,TPOX ,D3S135 8,vWA ,D8S1179,D2 1S11的遗传多态性 ,了解它们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多态分布 ,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 ,得出遗传距离 ,并了解它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这 6个基因座 ,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分析。 结果 得出这 6个基因座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基因频率 ,并计算得出杂合度、个体识别率、非父排除率 ,与其他群体比较得出进化距离。 结论 这 6个基因座有较高的杂合度 ,并且具有相对遗传稳定性 ,在人群中的分布符合Hardy -Weinberge平衡 ,有较高的法医学价值 ,可以应用于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6个STR基因座FGA,TPOX,D3S1358,vWA,D8S1179,D21S 11的遗传多态性,了解它们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多态分布,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得出遗传距离,并了解它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这6个基因座,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银染显色分析. 结果得出这6个基因座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基因频率,并计算得出杂合度、个体识别率、非父排除率 ,与其他群体比较得出进化距离. 结论这6个基因座有较高的杂合度,并且具有相对遗传稳定性,在人群中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e平衡,有较高的法医学价值 ,可以应用于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中国广东潮安地区汉族500名健康无关个体进行15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采用Chelex-100法提取样本DNA,用Power Plex16 System试剂盒进行扩增及检测。结果在15个基因座共检测出165个等位基因和620种基因型,其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对所调查的汉族人群,本文15个STR基因座具有较好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应用PowerPlex 16 Syste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常州地区1 133名汉族无关个体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为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提供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1 133名祖孙三代以上居住在常州地区的汉族无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对四川地区汉族群体D16S539等19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为亲权鉴定和个体识别提供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四川地区300份汉族无关个体FTA血样,来源于四川省打拐数据库样本。采用BSD600自动打孔机  相似文献   

13.
浙江汉族人群16个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进一步完善浙江省汉族人群Y-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为其法医学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应用Y-file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浙江汉族203名无关男性个体进行16个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统计各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其中15个Y-STR基因座分别检出4~13个等位基因,DYS385基因座检出47种单倍型,GD值为0.3918~0.9609;观察到16个Y-STR基因座共同构成的单倍型199种,其中196种单倍型出现1次,2种出现2次,1种出现3次,累计GD值为0.9998。结论16个Y-STR基因座具有较强的个体识别能力,适合浙江法庭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中国辽宁地区汉族547个健康无关个体进行23个基因座(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2个Y染色体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调查。采用Global FilerTMPCR扩增试剂盒进行直接扩增及检测。结果在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共检出255个等位基因,其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所调查的辽宁汉族人群23个基因座具有较好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5.
西安汉族HLA-Cw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HB  Lai JH  Zhao JH  Li S 《法医学杂志》2004,20(4):197-199
目的研究西安汉族HLA-Cw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建立西安汉族HLA-Cw基因座基因频率数据库。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OP)对130位西安汉族无关个体HLA-Cw基因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共检出16种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布在0.0077~0.1588,其中HLA-Cw*01、03、07基因频率较高,PCR-SSOP分型技术使西安汉族HLA-Cw空白频率降至0.0182。结论西安汉族HLA-Cw基因座基因型分布符合Handy-Weinberg平衡定律,所得到的基因频率数据可为临床器官移植配型、人类学、法医学提供重要的群体遗传学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27个Y-STR基因座在甘肃东乡族人群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关系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TRtyper-27Y试剂盒检测526名甘肃东乡族无关男性个体在27个Y-STR基因座的基因分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及单倍型多样性。同时,结合目前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其他14个群体相同基因座的遗传学资料,分析甘肃东乡族群体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关系。结果双等位基因座DYS385a/b检出55种单倍型,DYF387S1基因座检出39种单倍型,其余23个单拷贝STR基因座分别检出4~16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gene diversity,GD)值在0.453 9(DYS391)~0.957 5(DYS385a/b)。27个Y-STR基因座在526名个体中共观察到471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0.999 5。从遗传距离分析发现,甘肃东乡族与甘肃藏族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0.068 2),与河南汉族(0.084 7)之间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基于遗传距离所构建的多维尺度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相符。结论该27个Y-STR基因座在甘肃东乡族人群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对Y染色体数据库建立、群体遗传学研究和法医学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国汉族608个无关个体的常染色体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结果 21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检出的频率分布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Globalfiler~(TM)试剂盒所包含的STR基因座具有良好的遗传多态性,对法医学应用和群体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新疆维吾尔族人群16个X-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和群体遗传学参数。方法 应用Goldeneye?DNA身份鉴定系统17X对502例(女性251例,男性251例)新疆维吾尔族无关个体进行16个X-STR基因座的复合扩增,应用3130xl基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并统计等位基因频率及群体遗传学参数,计算维吾尔族与其他8个人群间的遗传距离,并根据遗传距离进行多维尺度分析以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结果 在502例新疆维吾尔族无关个体中,所检测的16个X-STR基因座共观察到67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为0.001 3~0.572 4,PIC为0.568 8~0.855 3,女性CDP为0.999 999 999 999 999,男性CDP为0.999 999 999 743 071,三联体累积平均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9 997 791 859,二联体累积平均非父排除率为0.999 998 989 000 730。维吾尔族人群与哈萨克族人群遗传距离较近,与汉族人群遗传距离较远。结论该16个X-STR基因座在维吾尔族人群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和较好的鉴别能力,可为该人群的法医学个体...  相似文献   

19.
<正>本文应用ID-direct-16体系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美国Lifetechnologies公司)对武威地区600名汉族无关个体15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进行调查,为西北地区人群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提供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600名无关汉族个体(男535人,女65人)的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苏州市公安系统DNA数据库资源,进行大规模汉族人群的15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析。采用Amp FISTR Identifiler试剂盒、Amp FISTR Identifiler Plus试剂盒、AGCU 17+1试剂盒进行扩增,经测序后获得510 000名汉族个体15个STR基因座的DNA分型,应用Excel软件计算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等群体遗传学数据。在15个STR基因座共检出等位基因344个、基因型1890个。所调查的汉族人群15个基因座具有较好的识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