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办公楼盗窃案件具有预谋周密、侵害目标相对稳定以及顺线作案等特点 ,侦查工作中要细致勘查现场 ,科学地串并案件  相似文献   

2.
由于醉酒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受酒精刺激,其精神状态、行为举止、犯罪目的、侵害对象、作案手段等都与一般的犯罪嫌疑人有所不同,因而形成的犯罪现场也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侦查人员在对此类案件现场勘查时,如果能够准确判断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精神状态,正确认识犯罪现场特点,把握其作案规律,对判断案件性质,提取有关痕迹物证,选择侦查途径,确定侦查的突破口,破获案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邢书力 《人民论坛》2013,(2):144-145
犯罪心理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受犯罪现场影响,致使其自身行为、神态等特征体现在周围环境中的心理活动特征总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将心理学引入侦查工作,丰富了侦查手段,提高了破案率,对现代侦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犯罪心理痕迹概念进行简单介绍,重点对其在现场勘查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锡纸开锁”的工具和原理的了解,分析总结出此类案件的发案规律和特点。通过对开锁痕迹和作案手段的深入研究,提出对此类案件现场进出口、中心现场、作案路线勘查方法和提取痕迹物证应注重的方向。在宣传指导、社会面巡防、基础阵地管控、高危人员管控、侦查破案手段等方面提出该类案件防范的要点。  相似文献   

5.
攀爬入室盗窃案是多发性侵财案件,这不仅给广大市民造成财产损失,也会在群众的心里引起一定的恐慌,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攀爬入室盗窃案件的特点和规律,介绍攀爬入室盗窃案件的作案特点及现场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现场勘查的要点及现场痕迹物证的提取,为侦查破案提供线索,为审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作案过程,是确定案件性质、作案特点、侦查范围、明确侦查方向的重要依据,对案件的侦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紧密结合侦查工作实际,全面深入地研究了作案过程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技术开锁盗窃案件的手法和连续犯罪的疯狂性也有所变化。这不但为入室盗窃案件的侦破增加了难度,而且由于其作案手段的特殊性、作案方式的隐蔽性,对社会安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侦查人员在案件侦破过程中,要充分认识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的特点,认真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及时、高效地对该类案件进行串并,为侦查破案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8.
扒窃案件是盗窃案件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多发案件。由于扒窃案件发案数多,破案率低,严重侵犯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破坏了社会治安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扒窃案件的侦查对策根据侦查模式的主动或被动程度不同,分为现行扒窃案件侦查和既遂扒窃案件侦查。对现行扒窃案件的侦查主要是通过识别、跟踪、控制和抓获等侦查过程来破获扒窃案件;对既遂扒窃案件的侦查对策主要有:询问受害人;对发案现场进行调查和搜索;查找犯罪情报资料;查看监控录像;使用特情;抓获现行作案扒窃分子;查找控制赃物;联合专案。  相似文献   

9.
街面侵财性犯罪特点、原因及侦查要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牧 《公安学刊》2003,(2):38-42
近年来,浙江省在发案形势总体趋缓的情况下,街面侵财性犯罪却呈现快速增长之势,案件总量攀升、案值增大,作案手段不断翻新,作案时空具有相对集中性,作案成员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等是其突出特点。究其原因,主要有整体防控工作用力不均、街面治安管理职责不清,犯罪侵害目标众、作案方法多、犯罪成本低,一些人防范意识淡薄、贪图小利心理,管理剖度不落实、群众法制意识淡薄、销赃渠道畅通,对打击街面犯罪投入不够、打击不力、破案率低等几个方面。刑侦部门作为破案主力军,在打击街面侵财性犯罪中要着重抓好巡逻守候、情报信息、阵地控制、专案侦查等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功能,通过编造中奖信息等多种方法诈骗财物,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生活。手机短信诈骗案件具有涉案范围广,社会危害重,犯罪主体日益呈现明确的团伙性,犯罪成本低,回报高,作案手段隐蔽,侵害对象不确定,所留联系方式存在虚拟性和多变性等特点。侦查部门侦破此类案件要准确划定侦查方向和侦查范围,做好取证工作,加强情报信息网的建设,积极串并案件,加强侦查协作。  相似文献   

11.
系列杀人案件的作案时间、作案地点有规律性 ,作案手段习惯化、定型化 ,侵害对象有明显的特定性 ,犯罪人心理具有异常性。认真勘查案件现场 ,积极并案 ,多种侦查措施并举 ,充分调动群众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积极性 ,是侦破系列杀人案件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刑事案件取证难,造成破案率下降。其原因主要有:部分办案人员不适应法律新要求,犯罪嫌疑人反侦查能力提高,群众主动作证意识不强,侦查技术、装备滞后,现场勘查不细致等。解决取证难在于:提高公安队伍的素质,加强公安科技建设,进一步推行刑侦体制改革,强化证据意识,提高现场勘查、讯问能力,建立全方位的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3.
系列杀人案件及其侦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列杀人案件的作案时间、作案地点有规律性,作案手段习惯化、定型化,侵害对象有明显的特定性,犯罪人心理具有异常性.认真勘查案件现场,积极并案,多种侦查措施并举,充分调动群众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积极性,是侦破系列杀人案件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三、犯罪侦查的程序制度 按照法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可以分为初步侦查和预审两个阶段。前者又称为狭义的侦查;后者又称为正式侦查。然而,这两个阶段的划分不是以案件侦查的进展情况(如是否抓获作案嫌疑人)为根据,而是以案件侦查主持人的身份(是否为预审法官)为根据。换言之,无论是在现场勘查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刑事案件中,入室盗窃案件的比重越来越大,盗窃案件的作案手法特点趋向于技能型和智能型,案件高发的原因也呈现出复杂的趋势,为了尽快遏制和减少此类犯罪对城乡居民的侵害,研究和打击入室盗窃犯罪活动成了刑侦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针对侦查破案工作的实际,阐述了此类案件的特点及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反侦查行为的表现、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侦查行为,是指在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进行自我保护而针对侦查机关和侦查人员的侦查措施所采取的对抗性行为。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和科技进步的条件下,犯罪分子的反侦查行为呈现出新的特点:一、制造假象的手段不断翻新。二、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化。三、暴力性、恐怖性反侦查手段增多。四、权力性反侦查行为突出。五、杀人灭口,丢卒保车。六、利用虚假身份作案,逃避打击。七、作案后潜逃境外。对此公安机关必须采取以下有效措施:一、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反侦查现象,努力提高侦查水平和攻坚能力。二、加强侦查专业队伍建设。三、用现代科技武装侦查队伍。四、加强同境外司法机关的警务合作。五、重视和加强对反侦查理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因铁路旅客列车麻醉抢劫案件作案手段较之传统的暴力胁迫抢劫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谋划的周密性,作案方法的技巧性,作案工具的多变性以及突出的流窜性等特点,常常使无辜善良的旅客·防不胜防,既侵害了旅客的健康权又侵害了旅客的财产权,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极大,影响极为恶劣,此类案件应是铁路警方打击和防范的重点.侦破此类案件应妥善保护现场,认真勘查现场,开展全面深入的现场访问以及全方位的侦查协作,多种侦查措施、手段并用.  相似文献   

18.
命案现场勘查是刑事技术人员勘验检验工作中最最挑战性的工作。犯罪分子为逃避法律打击,通常会伪造、破坏现场,加大案件的侦破难度,但无论在作案过程中还是在伪造现场过程中,却都会用不同方式在犯罪现场留下犯罪信息,只要进行认真细致的现场勘验,选用适当的命案现场勘查保障设备,就可以尽可能多的收集犯罪物证信息,为侦查破案提供完整的物证信息链。  相似文献   

19.
黑恶案件具有不同于其他一般性团伙案件的特点,在侦查工作中发现难、追捕难、打击难。公安机关必须不断探索黑恶案件的侦查方法,用情报主导侦查,以谋略统领全案,侦查阵地前移,创造破案打击的外部条件,以实现“打早打小、除恶务尽”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20.
因联网售票 ,目前倒卖铁路客票案件呈现倒票针对性突出、贩售人员勾结紧密、作案过程更加隐蔽、有形证据价值难以确认和行为违法性难以认定等新特点。加强阵地控制和情报信息工作 ,严格履行公安监督职能督促有关部门完善系统安全 ,利用现有资源开展隐蔽侦查 ,是此类案件的侦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