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词     
《今日海南》2016,(7):5-5
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到:"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方案"来源于对发展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自信。有学者认为,这既是一个大国的自信——我们有能力为全人类贡献我们的经验;同时,也是一个大国的谦卑——我们只提出可供借鉴、经过中国人民成功实践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叙事学不单是一门有关写作技巧的学问,而是与我们的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重新审视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我们认为重绘中国文学的叙事学图谱显得非常重要。在新的叙事学图谱里,我们不仅仅重视文学的社会性,还要重视文学的内核——对感时伤生、时间的相对性、生死意义等的思考和追问;建立故事对同质文化的穿透力;特别要重新召唤中国文学对时间问题的追问;同时写作者还应该对当下文学界大行其道的相对主义和犬儒主义,保持足够的警惕和抗拒,重建作家的价值立场,恢复中国传统文学的史传传统。  相似文献   

3.
重新认知:“新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于中国文学好得很还是糟得很的讨论,正反映了新的文学格局所呈现的新面貌。关于新世纪中国文学价值的讨论当然有其意义,但首先需要的是对文学形态和格局的再认知。没有这种认知,我们的评价往往缺少必要的条件。中国文学所经历的一切和新世纪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对于这些变化的深入思考应该成为我们探究的新焦点。  相似文献   

4.
李怡 《探索与争鸣》2022,(1):63-69+178+2
现代中国文学“地方路径”研究的提出可以置放在从地方文学、区域文学以及文学地理学的发展线索中来加以认识。这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地方路径”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将有意识地超越“地域文学”或者“地方文学”的方式,实现我们联结民族、沟通人类的文学理想。“地方路径”的提出是对文学与文化研究之“空间意识”的深化,也是对域外中国学研究动向的一种有益回应。中国学者对“地方路径”问题的发现在根本上还是一种自我发现或者说自我认知深化的结果,是创立中国学术主体性的积极体现。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诗的大国 ,历来有“诗国”之称 ,曾涌现过许多极其著名的诗人。在世纪之交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时 ,很自然地会想到 :诗歌在新世纪是否会有新的表现和变化 ?与以往的诗歌相比将会有什么不同 ?是否会重新崛起 ?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著名文学评论家孙琴安先生。记者 :您是著名文学评论家 ,对旧诗、新诗都有研究 ,并出版过一些这方面的书 ,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 ,很想听听您对新世纪诗歌的看法。先请您谈谈诗歌的演变和未来的变化。孙琴安 :可以。对于新世纪诗歌的走向 ,也是我目前思考最多的问题之一。中国的诗先从《诗经》的四言变…  相似文献   

6.
段时期“,大国崛起”话题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屈辱与落后之后,中国人再次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中国作为大国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我们追寻的不只是国家的强盛,更是中国人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与尊严。因此,历史上大国的兴衰取决于什么因素、会形成什么样的周边关系、如何取得原有大国的认同?在大国发展过程中,我们应持怎样的心态、怎样继承与创新中华文明、怎样吸取大国发展的成败得失、选择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等问题需要厘清。本刊年…  相似文献   

7.
1990年11月初,湖北省文学学会在湖北大学召开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讨论会。与会者结合自身n的研究心得,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学研究”作了广泛而卓有成效的探讨。陆耀东教授首先指出,研宄中国文学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他认为这不仅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而且是提高文学研究工作水平,取得具有科学性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前提条件之一。他说,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我们确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吸收了自有人类以来的历史文明成果中的精华,是经得住历史的风雨检验的。他认为研究  相似文献   

8.
薛涌 《同舟共进》2009,(9):21-23
中国的经济崛起靠的是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但检视现代史上的大国崛起,靠廉价劳动力是无法维持大国地位的。中国要真正崛起,必须依靠建立在优越的劳动生产率基础上的昂贵劳动力。这就需要我们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对高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9.
生命之旅的写真──从我创作长篇纪实文学《大国之魂》谈起邓贤5年前,我的第一部描写中国抗日战争的长篇纪实文学《大国之魂》出版,在文坛引起了反响。这是一部以二战中国战区中、缅、印战场为背景的全景式立体战争文学,作品描写盟军中、美、英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语境中,我们传播中国文化必须通过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融汇,思想与思想的互动,让对话双方能够在交流中撷英咀华。文艺工作者应该在内外联动的大好格局和形势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弘扬好中华文化,让世界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感知当代中国的发展活力,从而塑造出文明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和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1.
空间与民主的关系是一个富有价值且有待挖掘的政治课题和分析中国式民主的新角度。空间规模与民主政治的关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有理论和实践突破的西式课题。巨型空间与大国民主的关系,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极为复杂的中式难题。我们既要看到走大国民主的中国道路所存在的困难,更要发掘大国民主的优势资源,探寻中国式民主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2.
站在20世纪的尽头回望中国百年文学的历程,重温一部部浸透了作家心血的优秀作品,我们真的是百感交集。怀着这样的心情,我们长久留连于20世纪中国文学战场。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国家形象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化的重大创新成果。这一思想内蕴着习近平对当代中国这样一个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理性思考,是指引当代中国对外宣传工作、全面塑造中国良好国家形象的基本遵循,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学批评怪象批判——兼驳“当下中国文学高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从当下文学的创作现状还是文学批评的现状来看,陈晓明教授所提出的当下中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的观点,都是无法立足的。陈晓明教授的这种无视中国文坛创作衰微现状的当下中国文学高度论,与其倡导的文化主体性一道,恰恰透露了当代文学批评家的长城心态——对外来文化的禁锢和拒绝。我们应警惕这种批评方式,建立起有尊严的批评。只有通过重建批评的抵抗机制而重建其社会有效性,当下中国批评才能走出我们这代人的宿命的阴影。  相似文献   

15.
罗援 《同舟共进》2012,(12):24-24
【海洋强国是塑造和谐海洋的先决条件】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思想观念上很大的变化。过去认为中国是陆地大国,其实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我们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  相似文献   

16.
【声音]从“谜”到“迷”,是一些外媒负责人对中国的看法和感受。同时,一些外国媒体老总也纷纷谈起他们对中国的感受。路透社总编辑史进德,1991-1994年曾担任路透社中国分社社长。他说,他第一次来到北京,觉得这一东方大国是一个谜。现在完全不同了,“我们可以像报道七个西方工业大国那样,充分专业地报道中国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大国,这没有什么可争议的,上下五千年,纵横八千里,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我们的自然禀赋、人口规模、社会结构,乃至意识形态、人文风情,等等,都注定了我国是一个大国。但是,大国不等于强国,更不等于优良的法治之国。  相似文献   

18.
文学:面对21世纪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虹 《理论月刊》2002,(1):93-95
一、当今文学缺失什么? 王庆生: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当代中国文学,在迈入21世纪之时,如何面对新的世纪提出的挑战。我们刚刚走过20世纪。在20世纪里,中国发生了伟大的变革,中国文学也发生了伟大的变革,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变。1919年的“五四”运动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给中国文学带来了一种新的文学精神,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承续“五四”传统的中国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天,文学在摆脱了“四人帮”的桎梏之后,呈现出多元的、繁荣的、蓬勃发展的态势。 谢维强…  相似文献   

19.
关于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十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正在蔓延的世界经济危机不仅波及资本主义大国和小国,而且波及社会主义大国,如中国.因此,我们应给这次经济危机定性、定量、定级;同时给这次经济危机寻根、下药;并且认清这次经济危机与中国、与经济学、与经济学家的关联,从而作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20.
文学的天平该倾向哪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从文化层面上看,农村文化是解读中国这块土地的钥匙。可以这么说,农民意识是中华民族的根性,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流淌在工农兵学商等各个阶层人们的血液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