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始终是认识论领域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藏传佛教亦是如此。在其丰富的认识论领域内,分别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有着具体的介绍和阐述,就两者的关系而论,他们认为认识的客体不仅仅只是外器世界,还包括认识主体人的意识性东西。就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言,两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的李少军先生在新著《国际政治学概论》中认为,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存在着运用各种不同方法的情况。从方法论的角度进行总结,这些方法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哲学层次,第二个是学科层次,第三个是具体方法的层次。他指出,在本体论之外,认识论(epistemology)作为哲学方法的另一个重要层面,它所涉及的是人的思维能否认识世界以及怎样认识世界的问题。从国际关系研究来说,认识论的体现大体上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认识的主体与研究的客体处于怎样的关系;二是主体认识和解释客体应经由怎样的途径。就第一…  相似文献   

3.
皮亚杰有关客体的思想,一直是我国理论界争论的问题.为了说明问题,避免混乱,我们有必要全面地了解皮亚杰有关客体的思想,揭示其意义,从而促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深入发展.任何一种认识论都必须回答和说明认识对象问题,发生认识论也不例外.皮亚杰认为,尽管各种认识论的看法不尽相同,如经验论认为主体是受教于在他之外的客体,唯理论认为主体把内部生成的结构强加于客体,但大家都承认“存在着对主体而言是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  相似文献   

4.
尚春燕 《工会论坛》2009,15(5):101-102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传统哲学认识论对教学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与不足的基础上,指出了知识管理视角下课堂教学的本质,由此提出了课堂教学组织管理中存在着多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关系,师生的主客体关系会随着教学程序的变化而变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新兴学科纷纷涌现,科学内部的专门化和分工,数学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对主体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客体研究的突破.使人的主体能动性异乎寻常地突出出来。特别是在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物理学中发现观察者的作用,以及海森伯从量子理论方面抨击了亚原子水平上的观察者之后,如何从哲学认识上概括和解释主体作用和机制,就成了现代哲学的重大课题。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看来,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所谓客体,首要的基础性的部分就是离开主体而存在的客观事物。所谓认识,就是要搞清楚这些客…  相似文献   

6.
制度的伦理评价实质上就是制度的价值评价。而价值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物,它是一个关系范畴,是一个有主客体并在一个特定关系方面的质、方向和作用。单从评价主体来分析,个体评价主体是一个个体自由与平等为基本理念的公平合作体系。社会评价主体是指由社会主体对某种价值客体进行的评价,评价内容是社会群体所面对的一定客体的社会价值,反映一定价值客体对于社会本身的意义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实事求是之所以出现理论与实践的二律背反 ,源于实事求是实现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甚至是难以克服的制约因素。从认识论上看 ,造成实事求是艰难性有主体、客体和中介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认识实现了信息化。本文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对认识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做了初步探讨,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这是信息化认识的重要标志之一;信息传播的网络化,这是认识信息化的最主要表现;认识主体的高智能化,这是信息时代认识主体的一个重要特征;认识客体的数字化和虚拟化,这是信息时代认识客体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过程性的存在,德育的研究应该由传统的决定性研究范式向过程性研究范式转变。过程哲学视野中的德育是以内部系统之间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推动个体德性生长的动态过程。德育的动态性、系统性和主体性等过程性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者逐步实现传统德育理念的过程性转向:德育着力点—外塑性转向内生性;德育模式选择—由简单机械性转向有机系统性;德育角色定位—由二元对立性转向主体间性;德育实施方式—由理性控制性转向自由体验性;德育效果评价—由终结性转向过程性。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作为"感情、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在本质上内涵的信仰的价值属性与信仰功能也决定了意识形态成为信仰的可能。而每个社会个体生成意识形态信仰需要经历逻辑上的转向,即从"他律"阶段到"自律"阶段,最后实现"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统一"。在这一逻辑转向过程中,需要从意识形态客体即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变革,意识形态信仰主体也要具备感情上的自觉,并在实践活动当中最终生成信仰。  相似文献   

11.
要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在逻辑和历史上已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客体出发的"理性"方式,通过研究和利用自然规律,以获取维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二是从主体出发的"诗性"方式,在启蒙个体欲望的同时又较好地控制个体与群体的冲突程度,在征服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尽力避免使天人关系走向彻底的分裂与对立。从当今世界资源与环境的角度看,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诗性生产生活方式是真正可持续的和面向未来的,"求正容变"应该成为重建中国诗性文化的正确态度和选择。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就客体而言,其价值只有在实现中才能得以体现;对于主体来说,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在客体的价值实现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其内涵是价值的由"潜"到"显",其实质是价值客体的主体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不是简单的客体作用于主体,而是内含一定规律的主客体相互作用。本文着重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途径来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价值认识是人类认识的基本内容之一。反映与建构,既是一般认识论的本质,也是价值认识的本质。价值认识的这一本质规定,决定了价值认识过程必然是包含着客体尺度与主体尺度相统一的过程;也决定了“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原则,而且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认识论的基本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中心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内涵,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从研究现状出发,找出学术界最集中的争鸣点,在当前已有的成果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相似文献   

15.
张玉芬 《理论前沿》2001,(10):14-15
近几年来 ,按照党中央决定 ,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用整风的精神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 ,这是坚持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上的成功运用和伟大实践 ,同时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的一次深刻的科学实践观教育。首先 ,从“三讲”教育的对象和依靠力量来看 ,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认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 ,人是社会唯一能动的构成要素 ,是社会有机体唯一充满活力的能动源 ,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都确证了其作为主体的地位 ;同…  相似文献   

16.
认识论研究的主体间性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我国的认识论研究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思维方式上仍然受困于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西方国家的学术界很早就看到近代认识论的弊端,较早地提出了认识论的主体间性理论,以克服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实现近代认识论的转向,这为我们走出认识论研究的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体论生存论角度探讨主体间性思想,以期建立一种主体间性的哲学思维方式,可以为克服唯我论和独断论弊端。  相似文献   

17.
从唯物辩证的认识论高度考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内涵,认为它是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构成的践行性公安基础业务建设工程系统。构成这一系统的各基本要素又是复合的、有层次的和多样的,它们之是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是一个紧密关联、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8.
一、从统一战线内外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看知识分子问题。 统一战线中的各群体和个体都是主体,同时一主体又将他主体作为客体,因此主客体关系并存,客观的社会历史进程要求人们不断地实现自身的主体性,统一战线作为总主体,强化了人们的主体性。但人们的主体性总有强弱之别,主体性强的群体,往往表现为在统一战  相似文献   

19.
论杜夫海纳美学中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夫海纳美学思想反映了他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杜夫海纳认为审美对象是一种“准主体”,强调审美主客体之间是二元合流的姻亲关系,从而消解二元对立,使主客体关系走向和谐;借助意向性思维,杜夫海纳将审美对象与审美知觉统一起来,并指出审美主客体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从而进一步明晰了人们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他还把知觉与想象视为使主体与客体、感性与理性得以贯通与融合的重要途径。这种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实现了美学理论建构从认识论向存在论的转向,并给美学研究以方法论上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同一认定是主体对客体之间有无同一性所进行的辩证逻辑思维的过程。在侦查中,同一认定主要是确定诸客体特征是否相互一致、能否归于同类、是否属于自身;同一认定基础在于主体的认识能力和客体的特征属性;同一认定,价值本身在于其结论的证据性,价值有无取决于其结论与案件事实关联性的有无,价值高低则取决于其结论与案件事实联系紧密度的强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