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耕地是人类从事粮食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必须确保必备的耕地面积,实现人口与耕地资源的协调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人口政策的失误,我国人口迅速膨胀,人口与耕地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一,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各项建设事业占用大量耕地,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23亩,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其二,耕地质量较低。我国共有中低产田约8750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形成,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增收途径拓宽,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明显降低。近年来,犍为县农村出现承包地粗放经营,个别地方出现弃耕撂荒现象,通过调查研究,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一、现状与预测 我们调查发现,犍为县在30个乡镇中有26个乡镇不同程度地存在土地粗放经营和弃耕撂荒现象,其中粗放经营面积约10万亩,弃耕撂荒面积3500多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20%和0.8%。全县弃耕撂荒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高沟深、交通不便、生产条件差的乡镇,如马庙乡279亩,芭沟镇221亩,以及抗旱力差的旱片死角地区,如金石井镇654亩,新民镇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生产力的第一源泉。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改革农用土地转非农用土地使用制度,正确处理好农业用地转非农业用地的关系,合理利用土地。我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耕地只占世界的6.7%,近几年,我国耕地每年以80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目前人均只有1.4亩。而人口每年却以1500多万的速度  相似文献   

4.
土地是我们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目前,由于自然灾害或者人为的原因,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已不容乐观:森林砍伐严重,耕地面积急剧下降,水土保持加速流失,生态环境污染在联合国“挂了号”。现在,我国每年出生1千万人口,而耕地却减少几百万亩,这样下去,到21世纪我们将由人均耕地1.3亩下降到1亩多,而全国有600多个县区下降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事实是严峻的。怎样保护耕地,如何遏止耕地锐减和保持耕地的总量平衡?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余庆县有近28万人口,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5.2%,总耕地面积36.3万亩,人均耕地1.63亩。农业农村经济长期来支撑着全县经济大厦,财政收入的80%来自农业。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及国际贸易化趋势的来临,农村原有的经济格局受到了强烈冲击。当前,余庆农业的发展在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同时,遇到了农产品普遍卖难,价格持续低迷,农民增收困难等新情况、新问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农业正处在一个过坎爬坡的关键时期。 面对上述新形势,我县农业将如何直面冲击和挑战,该如何  相似文献   

6.
《青海人大》2009,(6):26-28
截至2008年底,我省共有耕地面积813万亩,纳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土地面积为728.36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9.5%:全省可利用草原面积4.74亿亩。承包4.25亿亩。占全省可利用草原面积的89.66%。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的生存之本。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彻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云南省是一个山区农业省,山地面积占94%,与全国相比,农业发展水平比较低,劳动生产率和耕地产出率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也较弱。在云南建设现代农业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探讨云南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目标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都兰县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南部,属典型的高寒内陆性干旱气候,冬长夏短,境内干旱少雨,整个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东部多高山中部多戈壁、沙漠、西部多沼泽地的景观,全县总面积4.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42万人,共有耕地面积37.54万亩,约占全县土地面积的0.5%,共有草原面积3189.82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2331.33万亩,占草原面积的73.09%。都兰县独特的气候环境,日照时数多,  相似文献   

9.
<正>坝黄镇位于铜仁市碧江区西部,距主城区20公里,全镇幅员197.6平方公里,辖14个村237个村民组,有9971户40616人,其中有劳动力19281人;耕地总面积20944亩,林地180709亩。截至目前,土地流转面积16700余亩,全镇农村土地5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达247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8%,规模经营户达21户。一、坝黄镇农村土地流转实践(一)规范流转方式,加速土地流转。坝黄镇着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论坛》2013,(9):F0004-F0004
多年来,云南省南华县依托丰富的野生菌资源优势,始终把野生菌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科学管护和开发,全力打造“野生菌王国”品牌。依托优势,打造品牌.有“中国野生菌之乡”、“中国野生菌美食县”、“野生菌王国”美誉的南华,近250万亩林地面积中,有野生菌生长的林地达170万亩,野生食用菌种类达290多种,约占全国野生菌930余种的31.2%、占云南省670多种的433%,资源年蕴藏储量1万多吨,块菌、松茸、牛肝菌、鸡油菌等世界名菌在南华都有生长。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幅员众多,农村人口约占九亿。但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2亩,大量农村生命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去,大多数农民生活处于温饱线。这就是我国农村现在的具体国情。所以农村建设开发和经济发展,不仅直接关系九亿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全国人民的吃饭穿衣和国民经济健康持久发展。开拓国内潜在消费市场,拉动二三产业新一轮增长,关键在农村。要消灭贫穷,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决定性胜利,希望也在农村。因此,研究我国农村建设开发和经济组织模式,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前景新中…  相似文献   

12.
不要让农民失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素峰 《理论前沿》2004,(12):42-42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的生产资料。这一点许多人看得并不十分清楚,或是为了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期政绩故意对此视而不见,导致我国的可耕地数量大幅减少。资料显示,在短短七年的时间里,我国耕地就从1996年的19.51亿亩下降到2003年底18.51亿亩,净减少了上亿亩,特别是在减少的耕地中有些还是有灌溉设备的优质良田。大量征占耕地,已影响到农民生计和社会的稳定,产生了不少“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从一项对全国2942个失地农户的调查中发现,其中46%的生活水平下降;这些失地农户共有7187个劳动力,安置就业的只占2.7%,被迫闲赋在…  相似文献   

13.
采用1999年到2009年的全国283个城市的统计数据,分别采用多元回归以及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回归,实证分析了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相关关系,说明耕地面积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因此在城市化初期要注重耕地保护,合理规划城市土地,使城市化更好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而在高度城市化阶段,要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保持耕地总量平衡。  相似文献   

14.
徐祥临 《理论前沿》2004,1(5):37-3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两次圈地热。第一次始于1992年前后,第二次始于2000年前后。经过这两次圈地热,我国的耕地面积已经不足19亿亩,严重地危及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坚决的措施予以制止,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之后采取了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措施。但是,圈地热  相似文献   

15.
人口问题在中国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这一严重的矛盾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没有的。从这个特殊的国情出发,必须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并在此前提下搞好优生优育,不断提高人口素质。这  相似文献   

16.
小河区是贵阳市城区之一,国土面积63.1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农业人口2.04万人,经果林1.5万亩,耕地总面积4800亩,人均耕地面积0.23亩,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进一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的成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农业、生态农业  相似文献   

17.
建国以来 ,中国农业取得较大的发展 ,中国以人均不到1.5亩耕地解决占世界近l/4人口的吃饭问题 ,丰富的食物供给和农产品供给短缺问题的业已解决 ,并不意味着中国农业问题已经解决。反之 ,中国农业存在的现实问题 :投入不足、农用耕地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农民负担过重、农产品价格不合理等,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面对中国入世后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的承诺 :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 ;放开部分农产品的市场 ;逐步消除粮食贸易的国营垄断 ;取消政府对农产品出口的补贴等 ,将对中国农业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一、入世对中国农业的积极影响第…  相似文献   

18.
一、西部地区市场体系建设的现状 西部地区的市场体系是一个较大的区域性的市场体系,西部地区占了我国的国土面积的57%,居住着全国总人口的23%。由于山高坡陡、峰高谷深、土地贫脊,人口居住十分分散;我国的大多数贫困县,90%以上的贫困人口都聚集在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市场体系近年来具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还存在不健全和脆弱的市场体系,其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三)留学人员回国后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70.02万人,留学回国人员为17.28万人。这个回归比例并不高,可以说我国人才大量回归的时期仍未到来。上海的人才资源总量、素质和结构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另外,七十年前上海的外籍侨民有58000多人,约占当时上海人口的2%;2000年常住上海的外籍人士约为7万,仅占上海人口的0.5%,不仅在人口比例上远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地域辽阔,土地面积近660万km,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8%,人口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7%,全国5个民族自治区均分布在西部,自然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占全国38%,草场面积占全国56%,森林面积占全国36%,天然气蕴藏量占全国80%以上,且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达一百种.然而,西部地区既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又是我国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区,因此,西部大开发的核心之一,就是要通过有序的开发治理,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态质量.在此过程中,处理和把握好建设与环境、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系,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