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一步提高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民主程度田仪吉本文试就提高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民主程度的基本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要继续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进入用人环境。这就必须强化领导干部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的培养,要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选人用人的...  相似文献   

2.
又到了岁末年初,一批警监级的领导干部因到了年龄该退下来了。空出来的位置将由后面的人补上。近两年来,为了体现在选拔领导干部问题上的公正,党委采取公开竞争上岗的方式,即符合条件的人统一考试、统一答辩,最后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择优选拔。这种办法,较之以前的直接任命似乎已经显示公正了,至少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用人腐败。但也有人提出了疑问:既然是公开竞争,就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该有那么多条件限制;既然公开,就一公开到底,不应该考试成绩、答辩分数保密,有任何的暗箱操作,就像体育竞技,由公平、公开的竞赛规则直…  相似文献   

3.
王进芬 《人民论坛》2012,(26):14-15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有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一个是对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要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扩大党员参与干部选任和监督的权利,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通过党内监督,防止党的领导干部蜕化变质。  相似文献   

4.
自治区政府办公厅从1999年起,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开始探索竞争上岗选拔处级领导干部工作,厅机关竞争上岗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2005年以来,厅机关共拿出24个职位(7个处长职位、17个副处长职位)进行竞争上岗,2009年还拿出1个副处长职位面向全区乡镇书记公开选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江苏省高邮市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公开招考和公推公选等形式选拔任用9名党外人士担任市级机关部门、乡镇、园区的领导干部,占全市副科(局)级以上党外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这种从“赛场”挑选“千里马”的做法,突破了委任制选拔任用党外干部的单一方式,使党外干部的实职安排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有许多经验、成效值得总结,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统战部门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宿迁市委积极创新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2008年8月,探索采取公推公派方式,通过个人报名、公开推荐等程序,择优选派7名市直机关处级领导干部到基层担任一把手,其中4人担任乡镇党委书记,3人担任县区部门正职。这  相似文献   

7.
唐卫平 《当代广西》2004,(10):25-25
1998年,当各地先后试行公开招聘领导干部时,永福县委以非凡的魄力和胆略,尝试打破单调的委任制选拔领导干部的做法,大胆向社会公开招聘了23名科级领导干部,开桂林市各县区公开招聘领导干部之先河,并逐步成为永福的一项选贤任能战略。  相似文献   

8.
去年,藤县结合实际,在开展“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市)委书记用人行为”调研实践中,积极探索试行县委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票决1个乡镇党委书记、2个乡镇长和县卫生局局长、县粮食局局长等5个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人选的办法,打破了以往人事调整的“潜规则”,进一步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实现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按照中央精神,各地都在尝试进行公安人事制度改革,且已取得初步成效,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文章从剖析浙江省丽水地区公安局试行中层领导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公开、公平、平等、竞争、择优”选拔任用中层领导干部机制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中共安徽省宿县地委组织部就全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十项措施:一、在企业全面推行干部聘任制。打破干部和工人的界限,层层实行干部聘任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拔企业优秀的管理者和经营者。二、积极试行领导干部选任制。在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的前提下,采取推荐、考试和组织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公开招聘县(处)、科级领导干部。三、积极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制。干部上岗前,采取组织考核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择优选用,在竞争中找准最合适的岗位。四、逐步完善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1.
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干部竞争上岗制度,这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扩大民主的有机结合,也是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做法。重庆市地税局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拓宽了用人视野,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公推工作透明度高。为了保证公选工作的公开性,专门下发了《关于公开选拔区县(自治县、市)地方税务局副局级领导干部的通知》,将公开选拔的20名副局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职位、资格条件、选拔程序、报名要求等向全系统公开,并要求各区县局认真传达,广泛宣传,务必做到人尽皆知;市局“公选办”也悉心接受和解答有关公选工作的各种咨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的民主素养,体现在用人方面,就是要把握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虚怀若谷、知人善任的用人艺术;体现在决策领域,就是要把握规则合理、程序正义、兼听则明、民主协商的决策艺术;体现在用权方面,就是要把握规范用权、实效用权、依法用权、以公用权的用权艺术。  相似文献   

13.
公开选拔是干部选任制度的革命性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是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是干部选任制度的革命性变革。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贯彻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大家在同一个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能否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关键靠自身的德、能、勤、绩。那种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思维定势再也行不通了。同时,公开选拔打开了面向社会选人用人的大门,改变了人才部门所有、单位所有…  相似文献   

14.
张军 《今日浙江》2010,(12):22-24
“为政之要,在于得人。” 在全国率先开展“双推双考”形式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最早将党委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引入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较早将生活圈、社交圈“两圈”纳入干部考察范围……近年来,浙江高度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管理监督机制和退出机制,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5.
刘光洪 《人大论坛》2010,(12):33-34
近年来,贵阳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项要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把竞争作为选拔培养优秀人才行之有效的途径,把择优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规模和力度,  相似文献   

16.
张兵 《今日浙江》2010,(20):39-40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扩大民主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公开是扩大民主的前提,竞争是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行之有效的途径,择优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的,四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共同构成选人崩人的价值取向,也是干部选任工作科学化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李慧英 《中国妇运》2001,(12):23-24
目前,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正处于转型期,开始经历着由委任制向选聘制及民主选举制的转变,三种干部制度同时存在并运行。委任制在我国干部选拔方式中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在正局级以上领导干部的选拔中基本采取这一方式。选聘制是90年代前后产生的一种新方式,一开始是小范围的试点,继而逐渐在局级、处级的副职岗位展开公开的竞聘,将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机制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入干部人事制度之中。现在已经由局部走向全国,由基层走向中层。民主选举制是在我国农村率先起步的,即在村委会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  相似文献   

18.
《上海支部生活》2013,(12):25-25
干部怎么用 规范职责权限 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和职能,明确职责定位和工作任务。加强和改进对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推行权力清单 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11,(12):10-10
事件: 12月5日,北京市西城区公开了164张区委各级领导权力运行图,这是北京首次公布区级领导干部“权力清单”。西城区纪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为推动中纪委在西城区率先试点的区委权力公开工作,区委书记等领导干部的权力被一一列出清单予以公开。  相似文献   

20.
王勇 《现代人事》2001,(3):15-16
公务员竞争上岗,是在机关干部人事制度中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