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理论建设》2013,(6):F0002-F0002
<正>祁门县地处安徽省南端,全县辖18个乡镇,总人口18.8万,国土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其中林地299.4万亩,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活立木总蓄积927.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8%,均居全省首位。近年来,坚持以兴林富民为宗旨,着力深化林业改革,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2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40.7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39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4%。  相似文献   

2.
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位于辽东山区,该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历经三年多的时间,主体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配套改革正在有序开展。目前,全县已完成林改总面积318万亩,占应改面积的99.3%。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林业生产力,拓宽了农民的致富空间,增加了广大农民的造林、营林、护林和发展林地经济的积极性,为促进林业发展、农民致富和生态保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我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山区农民造林护林、发展林地经济的积极性,林业产值大幅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国家林业局长贾治邦2010年6月11日在本溪市调研时指出:“辽宁省是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最鲜亮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4.
《理论导报》2008,(11):10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新农村建设需要充足的金融血液.<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这是基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提出的针对性目标.目前,我国为农民提供的金融服务严重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农民"贷款难"普遍存在.为实现<决定>提出的目标,我国要加快建立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各类金融机构都要积极支持农村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淮》2008,(6)
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在皖视察时指出,安徽是农村大包干的发源地,更应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坚持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积极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前,正在全省推进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林业体制机制的一次重大实践,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必将对我省林业发展、农村发展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在保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经营权交给农民,使农民不仅具有经营的主体地位,而且享有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此项改革是我省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与广大农民利益密切相关。我们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考虑、精心谋划、稳步推进,确保林权改革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最近,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召开的首次林业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确保实现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两大基本目标,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和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两项根本制度,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和依法办事两大重要原则,抓住勘界发证和落实责任两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   这次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8.
于光军 《实践》2009,(2):18-2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对于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再次强调"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在具体要求上明确"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金融危机全球蔓延世界经济总体衰退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缺定>).这个<决定>不仅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重要指导性文件.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于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吹响了农村改革发展的"集结号",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措施,将全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向更高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1.
《党的建设》2010,(4):14-14
2008年6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不断创新集体林业经营的体制机制,依法明晰产权、放活经营、规范流转、减轻税费,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集体权制度改革,2008年9月26日,省委、省政府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集体林权  相似文献   

12.
滁州市南谯区位于江淮之间,是典型的半丘陵半平原地区。林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06年被列入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后,南谯区下发了《南谯区集体林权制度改  相似文献   

13.
淮水 《支部生活》2006,(10):30-31
一7月19日,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座谈会在昆明召开。会议提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明晰集体林地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相似文献   

14.
7月27日下午,全省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总结表彰暨林业产业发展大会在昆明召开。会议提出,要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全力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走出一条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现代林业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议题,是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正>我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山区农民造林护林、发展林地经济的积极性,林业产值大幅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国家林业局长贾治邦2010年6月11日在本溪市调研时指出:  相似文献   

17.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来,我国林业的改革和建设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时期,"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赋予林业以重要的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赋予林业以基础的地位",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加快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实施方案>即将出台,林业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偏远地区国有林场改革、改制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在林业的改革和建设中,如何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更好地为林业经济的发展,林业产业的建设服务,发挥其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适应中国改革和农村发展新阶段新形势的产物.今后我国农村土地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流转,但须始终坚持依法、有偿、自愿原则.农村发展的方向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在农村土地改革中要注意消除三种误解.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中集体土地流转和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做出了新的规定.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成渝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配套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之一就是如何解决城乡分立的土地制度特别是该制度下农地流转中各方利益协调问题.而农地制度改革的深层问题之一就是如何使农民利用自己的土地财产权实现更大的价值,如何让农民以土地的权益参与工业化和城镇化并从中获得更大的实惠,这是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的重要时刻,党中央适时召开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全会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