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美恋1972年7月出生在福建省南安市东田镇桃园村。父亲是位老边防警察,一年里难得回家几趟,可每次在家中的短暂停留,都是小美恋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她崇拜父亲,不只因为父亲宽厚、慈爱,还因为父亲那一身威严的戎装。那时她就暗下决心,长大后当一名像父亲一样的警官。后来,她的哥哥也走上了边防警察的光荣之旅,这使刘美恋入警的愿望更迫切。1991年冬,在校学习的她听说来了招女兵的,便毫不犹豫去报了名。同年12月,刘美恋毅然穿上橄  相似文献   

2.
尹家民 《党史博览》2002,(10):20-23
陶勇看见站岗的女兵,一股怒火冲天而起,不想却引出一段姻缘抗战时期的一天傍晚,陶勇开着摩托车去骑岸镇九团检查工作。他一路疾驰,三五个急转弯,便停在了九团团部门口。听见摩托车响,便有一个哨兵上去敬礼,并喊道:“首长。”陶勇一怔,说话的怎么女里女气,再抬头一看,帽沿下露出长发,还有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果真是个女兵。陶勇顿时一股怒气冲天而起:“九团的人都死啦?怎么派个女的来站岗?”陶勇很清楚,九团驻地周围不太平,常有骑岸镇的日伪特务摸进来。正想着,听到有人说话:“陶司令来了,怎么站在这里?”陶勇一看,正…  相似文献   

3.
<正>陈路茵是四师六十四团七连一名退休职工,今年71岁了,1964年从湖北武汉支边到现在,在六十四团已经生活了整整半个世纪,50年里,她送走了身边一同来支边的许多伙伴,而自己却坚定地留了下来,她说:"兵团圆了我当兵的梦,团场给了我幸福的生活,连队是我离不开的家。"说到来新疆支边,陈路茵给笔者讲了两件她偷偷做过的事。一件是1964年10月的事,陈路茵响应党的号召,报名要去新疆生产  相似文献   

4.
正我好幸福,我有一个哈萨克族婆婆。2002年,我大学毕业后,通过人才招聘从荆楚大地来五师八十九团,在基层连队当了一名连官。2008年,通过自由恋爱,我与志同道合的八十九团七连哈萨克族农业技术员叶尔肯结了婚。从这一天起,我就有了一个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生活习惯的哈萨克族婆婆。我的哈萨克婆婆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库来。她性格  相似文献   

5.
李维康的艺术追求邹忆青李维康出生在北京,但算得上半个湖南人。她的父母60年代就扎根湖南。白沙古井、橘子洲头,芙蓉国里的青山绿水留下她的倩影和足迹。湖南可以说是她的第二故乡。她时常思念湘江边上的故旧亲朋,北国的女儿怀着南国的情思。(一)我结识李维康,算...  相似文献   

6.
《兵团工运》2020,(2):51-51
20世纪50年代初,大量山东女性响应国家的号召西进新疆,从她们踏上西征之路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命运与新疆屯垦戍边大业紧紧地连在了一起。我的妈妈郭爱菊就是其中一名女兵。1952年5月,新疆军区到山东安邱县岐山孝连庄大队招收女兵,初小毕业的妈妈报名参军了。  相似文献   

7.
前几天,咱们连一位老兵千里迢迢从湖南老家回到连队。当他看到珍藏在荣誉室里的老石磨时,摸了又摸,看了又看,他给我讲述了一段老石磨的故事: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为落实党中央的战略指示,咱们团在小长山岛执行国防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8.
我离开家乡湖南整整20年了,很多生活习惯都已悄悄改变,唯有家乡的豆子茶一直伴随着我,让我魂牵梦绕。 家乡有个习惯,来了客人必须泡豆子茶招待。否则说女主人不贤惠。我把老家的习惯带到新疆,每逢家里来了客人,我就不厌其烦地泡制豆子茶招特朋友。有的是第一  相似文献   

9.
<正>"我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妈妈生的,第二次是姐姐给的。"新疆博州体委教练亚库甫江经常对身边的朋友们说。亚库甫江的姐姐阿曼·西合,是五师八十八团五连的一名退休职工。她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双目失明的妈妈。1994年,丈夫因病去世,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阿曼·西合一人的身上。只有35岁的她,每天起早贪黑,  相似文献   

10.
赵平 《新长征》2011,(4):34-35
她的生命像一团火,尽情地释放着光明、希望还有炽热;她的生命像一首歌,跳跃的音符中有幸福、有欢乐、也有坎坷;她的事业像一首诗,诗中抒发着信念、智慧、更有拼搏。她用最凝重的情感,以最优美的旋律,在心底里唱着奉献之歌、忠诚之歌!  相似文献   

11.
<正>夕阳下,她牵着一位古稀老人在公路上散步的画面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我决定走近她,和这位憨厚的女人结识。她叫王银霞,一师十团九连"AAA级职工",10年前与丈夫一起背井离乡进疆打拼,日子在夫妻二人勤劳双手的创造下,越来越红火,就在小两口筹划着把双方老人接来新疆安享晚年之际,婆婆患重度老年痴呆症的消息如晴天  相似文献   

12.
1949年8月,新疆和平解放。为了边疆的长治久安,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命令驻守在新疆的20万解放军就地转业,屯垦戍边。当时,许多干部战士还都未成家,时任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的王震将军说了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儿子扎不下根。”为解决男女比例的悬殊,王震向当时的湖南省委第一书记黄克诚写信,希望能在湖南招收志愿戍边的女兵。于是,从1950年到1952年的3年时间里,约有8000名湘女参军进疆,其“使命”就是要嫁给屯垦戍边的解放军官兵。  相似文献   

13.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20世纪90年代初,一曲深情哀婉的《丹顶鹤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这首歌初名《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根据一位养鹤姑娘的真实事迹谱写而成。故事的主人公叫徐秀娟,她为寻找一只走失的丹顶鹤不幸溺水牺牲,地点是扎龙丹顶鹤的南迁之地江苏盐城,时间是1987年9月15日。  相似文献   

14.
“余江,你的彩椒长得咋样?”这些天,农二师二十三团六连职工余江经常接到该团对彩椒种植感兴趣的职工的询问电话。说起种订单彩椒,余江讲了一段有趣的故事:“2003年春节前夕我和妻子到湖南去探亲,在火车上与邻座的一位辣椒经销商谭老板聊起了种辣椒的事。谭老板听说新疆焉耆垦区种辣椒产量高、品质好,当即送给我一小包彩椒种子,让我回去试种。2004年我在团农试站实验地里种了一分地,没想到收了60多公斤干椒。我将生产出的辣椒寄给了他,并取得了联系。谭老板惊喜之余,和我商定了按干椒每公斤6元全部收购产品的订单种植协议。没多久,我就收到了6亩地免费的彩椒种和6000元产品收购定金。”  相似文献   

15.
在华沙维斯瓦河畔的一座公寓里,住着一户周围邻居很熟知的人家。这户人家的女主人是位中国人,待人十分友善。开食品店的邻居带来了好东西,总忘不了给她留上一份。这位女主人姓胡名佩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我第一次见到佩方是在1985年秋。那时我刚被派到驻波兰使馆文化处工作,她就邀请我和文化处全体人员到她家作客。进得门来,只见50多岁的主人红光满面,目光热情有神。言谈之中,她笑声爽朗,思想敏锐,全身充满了活力——真是典型的湖南女子的性格!在佩方小小的三居室内,摆设着一些中国工艺品和各种纪念品,还挂有几幅画儿,其中有…  相似文献   

16.
农四师七十一团八连副连长、工会主席谭荣欣的干练、睿智、敬业,是她留给人的鲜明印象。今年33岁的小谭,1996年从湖北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时候,刚满21岁,虽然是定向委培生,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到西部,到新疆最需要的地方。1999年7月,小谭从湖南湘潭地区初到七十一团时,面对大片黑黝黝的土地激动不已,发誓要在黑土地  相似文献   

17.
“八一”南昌起义队伍里有一支30人的女兵队伍,她们是人民军队里的第一批女兵.这支女兵队伍大部分是武汉军校的学生,少数是何香凝办的妇女  相似文献   

18.
爱心-提示     
思柳耐不住同事们都买了车的诱惑,缠着老公给她买一辆车。老公说再等两年,咱们就可以买辆捷达了,可她非要老公现在就买,老公只好给她买了一辆奥拓。刚拿到驾照,她就美滋滋地开车上班来了。同事们看着她的新车说,你一路上得招多少人按喇叭呀?思柳说,我虽然开得不好,可是还真没有人催我,我估计人家一看开车的是个靓妹,就只好忍了。话音未落,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笔者采访了第五师八十六团援疆医生董军立,他谈了自己的援疆感受。来新疆快一年了,不管是在新疆,还是回湖北老家,经常会有人问我,感觉新疆怎么样?我都会非常快乐的回答他们——新疆民歌很美很动听,来到新疆,感觉新疆比歌里唱的还美!在没有来新疆之前,我只是通过音乐、电视、网络、书籍等了解新疆。但是,这些局部与片断似的对新疆的初识,已经深深抓住了我的心,莫名的我就像一个小小少年渴望远方一样:我一定要去一趟新疆!  相似文献   

20.
正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北部,有一座横亘中哈边境线的阿拉套山。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汉、蒙、哈、回牧民,17年来一直传颂着一个白衣天使的名字。她是牧民的朋友,妇女们的知心姐妹,民族儿童的母亲。她叫李烨,五师八十八团兽医,是兵团第一代军垦战士的后代。她在国家级边境贫困团场,尽心尽责为各族牧民服务,深得职工群众的信任和爱戴,被称为阿拉套山下的"白衣天使"。上个世纪60年代初,四个农业连队穿越戈壁,从千里之外的哈密西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