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为集约型,改变目前加工深度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状况。建材工业在这一转变中首当其冲,发展高科技、低消耗、高效益的新型建筑材料,是今后的一个方向。我国自古以来的建筑物为砖木结构。秦砖汉瓦消耗大量能源,长期伐木则破坏生态。到90年代初,每  相似文献   

2.
外国在美国高科技行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生物技术方面。在美国高科技行业的外国投资者中,日本独占鳌头。自1988年10月以来,日本在美国独资和合资的公司达437家;其次是英国,有82家;再次是法  相似文献   

3.
李非 《台声》2005,(2):52-54
21世纪初期,台湾高科技的发展在经历了20 世纪90年代的繁荣期后,开始进入全面调整时期。 一方面,受全球网络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国际市 场需求大幅萎缩,岛内高科技产业面临严重衰退;另 一方面,在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的磁吸效应下,台湾 厂商纷纷到大陆投资设厂,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从 而促进第三波台商投资热潮的持续升温,形成以高 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两岸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4.
台湾高科技产业大陆投资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非 《两岸关系》2004,(1):35-36
21世纪初期,台湾高科技的发展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繁荣期后,开始进入全面调整时期。一方面,受全球网络泡沫经济破灭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岛内高科技产业面临严重衰退;另一方面,在大陆经济快速增长的磁吸效应下,台湾厂商纷纷到大陆投资设厂,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从而促进第三波台商投资热潮的持续升温,形成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两岸分工格局。  相似文献   

5.
文山州是以开发生物资源为主的典型的农业州,科教兴州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在实施科教兴州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文山州社会经济发展低层次、低水平的实际,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文山实际的低重心、高效益的科教兴州之路。同时,我们又要面向二十一世纪,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站在新的高度来研究和考虑科教兴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符合文山实际的、具有战略眼光的长远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跟上知识经济的潮流。切入点:围绕扶贫攻坚和财源建设,从四个层次上推进科教兴州战略的实施。切入点问题,就是在科…  相似文献   

6.
北京冬奥会各项赛事正在进行,场馆内外的高科技也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北斗微基站室内混合定位系统、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崇礼智慧交通平台、系列空气消毒机……一系列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研发生产的高科技产品正服务于北京冬奥会的政府决策、城市交通治理、疫情防控等诸多领域,尖端科技在体育世界大显神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建行江西分行转变观念促发展,深化改革增动力,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展示着竞争张力,淬炼了完整高效的服务体系.演绎了低风险、快增长、高效益的发展之路。2006年以来,该行全口径存款余额连续跨过600亿、700亿、800亿三个台阶,现已超过900亿元,存款增速连续两年超过18%,特别是去年,最能体现银行人气和社会观感的个人存款、企业存款、同业存款等业务指标,当年新增在四大银行的占比分别高达35.7%、32.9%和43%。信用卡当年发卡量和累计发卡量、电子银行业务交易占比则连续两年翻番。拨备前利润连续多年在全省银行业中名列前茅。省建设银行在以实际行动参与江西省和谐社会建设、共创富民兴赣大业中留下了闪亮的轨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8.
台湾高科技产业投资祖国大陆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莉 《台声》2001,(4):22-22
尽管台湾当局一再试图以“戒急用忍”政策来阻碍两岸的经贸交流,但自 1987年海峡两岸开始民间往来至今,已有近 5万家台湾公司来大陆投资,投资总额达 3万亿新台币。近年来,台商投资祖国大陆呈现大型化、高科技化及上下游集体化的趋势。许多台湾高科技企业受祖国大陆经济发展前景吸引并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突破台湾当局的诸多限制,筹措巨额资金,加快投资祖国大陆的步伐,设立大型生产基地,为企业发展创立新的根基。 台商投资大陆 高科技产业的原因   80年代末期到 90年代初期,投资大陆的台湾企业,多采用 “区域分工型”的经…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主席向全军郑重提出:要 迅速掀起并形成一个广泛、深 入、持久地学习现代科技特别 是高科技知识的热潮。在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的讲话中,江主席又一次要求军队认真学习高科技知识,为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供根本保障。江主席的重要指示,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建设的一个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为加强我军质量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江宁县周岗乡,一个鸡鸣三县的地方,原本就是江宁和句容、溧水三县各占一部分的一个圩区,为便于领导才于70年代合三为一。合并当年,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一寸电线,也没有一点可供开采利用的自然资源。要在这“三没有”的地方发展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可谓难矣哉!  相似文献   

11.
《政策》2004,(6):41-42
武汉马应龙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应龙)改制始于1995年,现已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马应龙实现销售回笼38604万元,利润总额4774万元,有效净资产20485万元。较之1994年分别增长了10倍、11倍、17倍。净资产收益率常年保持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许多使用计算机的人以及许多不使用计算机的人都知道WPS和求伯君。十几年来,求伯君致力于民族计算机软件业的振兴。为了防止进口字处理软件在中国形成垄断,求伯君决心开发出国产的字处理软件WPS97,但他却为400多万元的开发经费犯愁,最后索性破釜沉舟卖掉了自己的别墅。我们为求伯君的壮举拍案叫好,也为他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反思:如果在我国有风险投资机制,求伯君的义举也许会是壮而不悲的。  相似文献   

13.
保本基金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源于美国。其核心是投资组合保险技术。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证明,银行存款的利率越低,股市前景越不明朗,银行保本基金这样能够规避市场风险、兼顾保值增值的投资产品就越受到大众投资者的追捧。  相似文献   

14.
依靠科技进步创得高效益孙如溶有人问:“老杨,你爱人住院,孩子高考,岳母去世,这次为了筹建靖江真空技术设备联合公司,路上翻了车,又差点把命搭上,现在伤口还未愈合又赶来上班,你究竟图个啥?”杨长友笑着说:“我不图名、不图利,我是共产党培养的知识分子,是农...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12年,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一再强调,要把科技与经济结合起来;只有将科技发明引入生产体系的活动才是创新;创新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动力。今天,人们已经广泛地认识到,产学研结合过程其实就是创新过程,或者说,就是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产)、高等院校(学)、科研机构(研)以创新为目标进行各种形式的结合,致力于科研成果产业化,即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试制和市场营销一体化,从而获得产、学、研各方独自无法获得的高效益。产学研结合的核心在科技,关键是体制创新、资源优化组合,目…  相似文献   

16.
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三年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走的是一条改革开放之路,一条科技振兴之路。三年来,我们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已吸引了200多个项目进区,总投资22亿美元,其中有国家和省级火炬项目16个,高新技术企业和项目76个,引进具有国际领先科技水平的跨国公司40多家。在去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研讨会上举行的测评中,我们开发区在基本建设规模和总量、引进外资的总额和力  相似文献   

17.
胡柯 《小康》2013,(8):26-27,29,30
2013年中国黄金消费将可能超过1000公吨。这个数字意味着,中国将不仅是第一黄金生产大国,也将会成为第一黄金消费大国。如今,没有哪个地方的黄金市场能盖过中国黄金市场的风头,甚至包括印度。尽管印度有着世界第一黄金消费大国的头衔,但是很可惜,中国已经让印度的这个头衔摇摇欲坠。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各地方政府纷纷公布了上半年投资数据,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固定资产投资数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月份以来公布的地方投资计划涉及金额达到7万亿元,一些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惊呼中国经济将陷入投资盲目扩张怪圈。投资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便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地方政府而言,投资特别是大项目投资不仅可以直接体现为GDP,还能带动大批相关产业发展,是拉动经济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手段。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正是因为中央果断决策、科学应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即将进入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关键时期。在二十一世纪,把中国建设成为更加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  相似文献   

20.
投资文化产业,凸显金矿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如城市建设与产业集聚的关系问题,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问题,建立多元的文化投资机制问题,开发新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问题,以文兴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问题,推动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参与全球文化市场竞争的问题等,都是历史上从未遇到的,也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的。中国文化产业的建设者、投资者和研究者,应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吸取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以创新的思维来探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有鉴于此,我们邀请了深圳、北京、香港、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发表高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