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卫红  王广兴 《中外法学》1994,(2):39-42,46
<正> 一、经济合同纠纷 “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是我国经济合同法的规定。我们在理论上给经济合同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定义:经济合同是具有生产经营能力的民事主体之间,在生产流通领域内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而明确相互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经济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如同无形的锁链,把合同双方当事人联系在一起。除非经过当事人之间协议解除合同,或经合同管理机关或人民法院宣告合同无效,经济合同对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  相似文献   

2.
3.
4.
当前,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利用经济合同进行重大投机诈骗案件明显增多。这类案件情节严重,手段恶劣,涉及面广,金额巨大,令人触目惊心。它不仅干扰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给国家、集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腐蚀了一些党员和干部,严重危害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于这种在搞活、开放、改革的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很有必要进行探讨研究,揭示其特点,找出其症结,提出对策,以减少直至根治投机诈骗违法犯罪活动,保障改革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犯罪,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签订合同,在合法形式掩盖下的犯罪。这种犯罪表面上通常以经济纠纷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实质上是犯罪分子在非法占有目的指导下的诈骗。认定这类犯罪,在主观上必须首先考查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实践中,有种观点认为,只要行为人客观上是以欺骗手段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就应认定为诈骗罪,而不论其主观上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我国刑法规定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  相似文献   

6.
<正> 一、经济合同管理的概念我国的经济合同法,对于经济合同的管理作了明确规定,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经济合同管理是指国家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及其享有管理权限的机关,依照法律和政策的规定,运用行政力量和行政手段,监督、检查经济合同当事人依法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经济合同,调解、仲裁经济合同纠纷,制止和处理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违法活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经济合同法贯彻实施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犯罪,就是通过签订虚假、无效的经济合同,骗取他人巨额财物的行为。这类犯罪的犯罪分子主观上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客观上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也没有努力履行的行为。他们一旦把对方的财物占为己有,便任意处分和挥霍,不打算偿还,也无力偿还。从手段上讲,利用合同诈骗的人一般是抓住对方急切需求物资或销售产品的心理。以及不了解自己底细的弱点,跨地区作案,以各种虚假的有利条件诱使对方签约,即所谓“自愿地”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权利义务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在欺诈的前提下设立的;从后果上看,犯罪分子经常连续多起诈骗,诈骗数额也比其他形式的诈骗犯罪多  相似文献   

8.
<正> 几年的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经济合同纠纷与利用经济合同进行的诈骗犯罪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很难区分。正确区分经济合同纠纷与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犯罪,已经成为准确打击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动,切实保卫改革、开放,保卫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大政策法律问题,本文想就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犯罪的特征及审理要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一、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随着社会主义币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经济合同已经成为企业法人之间实现经济利益的重要媒介。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经济合同,大肆进行诈骗犯罪活动,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利用动拆迁合同进行诈骗犯罪的问题也日趋上升。本文主要结合发生在动拆迁领域的两起合同诈骗犯罪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12.
诈骗作为一种侵犯财产的犯罪,其动向和形式是随着经济形势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自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后,一些不法分子便开始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活动,且这种情况在经济领域中愈演愈烈,给国家、集体和个人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985年7月18日《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以下简称《解答》)中,首次规定对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的行为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本文试就这一犯罪中的几个问题,作以下探讨.一、利用经济合同诈骗与经济合同纠纷的界限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是诈骗罪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诈骗手段表现为以欺骗的方式与他人签订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乘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交往活跃之机,钻开放、改革的空子,利用签订经济合同进行诈骗犯罪活动相当突出。这类犯罪不仅具有极大的欺骗性,而且诈骗时间长,犯罪数额大,少则几千元、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诈骗活动一旦得逞后,多数款项被犯罪分子挥霍或流散转移,很难追回,使国家、集体、个人遭受严重经济损失。但是,由于此类犯罪活动,有“合同”的外衣作掩护,具有一定的迷惑性,致使有些同志,特  相似文献   

15.
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这是诈骗犯罪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其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这种犯罪,虽然也是以非法占有公私财产为目的、以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产的犯罪,但是,在新形势下,无论在犯罪人员、作案手段方面,还是在侵害对象、行骗金额、危害程度方面,它都有着不同于其他诈骗犯罪的自身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司法机关在查处此类犯罪案件的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问题。而首先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区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犯罪与经济合同纠纷。二者,一为犯罪,要用刑法手段来解决;一为一般纠纷,只能依照经济合同法来调整。但是,由于二者都与经济合同这一形式联系在一起,客观上后果上有着某些相似之处,若不认真分析并且掌握它们之间的界限,就有可能把经济合同纠纷作为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的犯罪来处理;或者把诈骗犯罪案件视为经济纠纷来解决。因此,能不能划清二者的界限,将关系到能不能有效地打击经济犯罪以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那么,如何区分二者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当前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试行)》中作出了一些规定,我认为,根据这一解答和司法实践的经验二者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刘文华  谢莹 《法学杂志》2001,22(6):8-11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 ,举世瞩目。通过国际、国内招标方式 ,三峡工程业主签订了大量合同。三峡工程重大设备国际招标及所签合同体现了国家协调与市场调节的相互结合。三峡工程重大设备国际招标合同的经济法性质 ,决定了我国经济合同法制制度的重建要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