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郑观应顺应时代潮流,对中国的传统教育进行深刻反思,借鉴古今中外教育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近代实际,创立了颇具中国近代特色的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倡导西学;兴办新式学校;进行全民教育等,不愧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知者。  相似文献   

2.
白绍达 《学理论》2010,(26):167-168,184
面对国势衰落、民族危亡的形势,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梁启超,充分认识到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倡导教育救国、教育兴国,主张废科举、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主张建立近代学校教育制度,高度重视师范教育与女子教育。同时,梁启超突破了洋务教育人才观的思想局限,提出了培养具有近代政治意识和道德品质"新国民"的教育目标。梁启超在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容闳作为留学生先驱者的形象是世所公认的,与此同时,容闳本人还是留学教育的奠基者,这一形象涵盖了容闳一生的主要追求和核心价值,对中国留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近代学人舒新城有这样的论断:说到近代留学的渊源,大家都推重曾国藩与李鸿章,以为他们是首先派遣留学生的人,中国政府派遣学生出国求学固然是由于他们,但原始发动者却不是他们,……  相似文献   

4.
邱淅闻 《学理论》2013,(14):244-245
胡适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终身以救国为己任,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基础上提出教育救国论,主张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主张教育独立,对近代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其主张由于忽视中国所处的历史背景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王燕 《学理论》2012,(24):115-116
时务学堂是近代维新派创办的鼓吹变法、造就维新良才的代表性学堂之一。在近代社会转折的历史时期,学堂的历史教育,尤其是外国历史教育起到了独特的、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在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历史时期,历史教育,尤其是外国历史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时务学堂历史课程的设置无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警政建设经验的积累和对警学理解的加深,近代中国当局很快发现统一与规范警察教育的必要,从而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受警务人才需求的层次性、中国社会顽固的等级制观念和长期的中央集权的单一制政治传统的影响,近代中国警察教育还表现了鲜明的层次与系统性,且愈到后期,愈为典型。近代中国警察教育在办学的统一性、层次性和系统性方面的一些经验颇值得我们汲取。  相似文献   

7.
黄文燕 《学理论》2009,(29):163-164
教会大学是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在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华南女子文理学院为例,作为女子高等教育以其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特点,为国立大学提供参考经验,促进福建教育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8.
徐特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长达70余年,为近代中国以及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位职业革命家和教育家,徐特立也非常注意对子女的教育。徐特立与妻子熊立诚一共生育过八个孩子,但长大成人的只有四个,在徐特立的教导下,这几个儿女都受到革命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所体现出的农民教育思想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有各自的特点,分别取得了不同的成效。在近代现代化和民主化的历史背景中,通过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一种可贵探索。  相似文献   

10.
史春燕 《学理论》2012,(28):140-141
近代资本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入及影响,在中国掀起了"教育救国"的呼声,许多新式教育在中国建立了起来。在这种大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回族在近代与国内其他民族一起走上了逐步觉醒的道路。在民国时期,回族军阀马步芳家族成为青海真正的统治者。为了立足于回族社会,也为了本民族社会地位的提高,在马步芳家族的推动下,青海回族教育得到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特立教媳     
梁堂华 《党政论坛》2011,(10):52-53
徐特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长达70余年,创办了梨江高小、长沙女子师范、鲁迅师范等多所学校,曾在周南女校、湖南第一师范、延安自然科学院等担任校长(院长)或任教,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李维汉、田汉、许光达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和建设人才,为近代中国以及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朱芳慧 《学理论》2013,(14):246-247
作为享誉世界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学术研究涉及美学、史学、哲学等诸多领域,并均有卓越建树,尤其值得世人瞩目的是他在教育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极大影响了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程。王国维的教育实践,包括主编《教育世界》、参与并任教于中国建立最早的师范学堂、谋划建立师范学堂等等。王国维早期教育思想为其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这些教育实践又为王国维进一步形成自己独特、先进的、系统的教育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近代的行政管理学教育启动较早、省府支持、师资优秀、课程新颖、特色显明、成效突出,不单是中国近 代行政管理学教育先行省份之一,教育水准也居全国前列。研究近代湖南的行政管理学教育史,对于再造湖南行政管理学教 育的辉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析蒋梦麟的教育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云国  薛中华 《学理论》2011,(2):256-257
蒋梦麟(1886—1964)是我国近代颇有影响的教育家,先后主持北大校政十七年,更因其在主持当时颇具影响的《新教育》期间的理论建树,被誉为中国现代新教育运动的"理论家",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在长期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中,蒋梦麟批判中学和西学之短,又吸收中学和西学之长,对教育中生命个体的关怀和对于"教育做什么"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显示着其独特的教育哲学思想,这对当今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代的兴义出了不少在贵州乃至全国政界、军界、教育界等地位显赫的人物,这首先应归功于教育。刘统之作为兴义地区近代教育的奠基者,他顺应历史潮流,重修笔山书院,创办小学堂和女子学堂,派遣留学生,对推动近代兴义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文忠 《学理论》2010,(6):150-151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教育独立”的教育思想,虽然是在特点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但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5)
晚清军事教育变革是我国军事近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它开始于以"自强"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在清末"新政"时期得以迅速发展,其目的在于挽救清政府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其特点体现在"师夷长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方面。晚清军事教育变革并没有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甚至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但它为中国近代国防建设和民主革命培养了人才,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4,(27)
胡适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主要代表,他提倡教育独立,呼吁通过教育来救国,虽然他曾谦虚地说他不是学教育的,也没有专论教育的著作,但无可否认他对中国教育的自由独立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对后世起了很大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苏州一个名叫张武龄的富商,除了拥有万顷良田,热心投资教育事业,还因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儿而尽人皆知。张家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被称为中国近代著名的“合肥四姊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民教育观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小蔓  冯秀军 《民主》2007,(2):17-19
公民及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与民主政治相对的封建专制体制下,中国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遑论公民教育。公民是一个于近代自国外传入的概念,公民教育则是在近代中国由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所引发和启动的宪政进程中,借鉴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式,寄望通过教育造就“新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