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法治国运作的构成要素一、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运作的先决要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首先要有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潮流、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完备的法律体系。我们这里所说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以各个部门法为主体的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系统。二是社会的各个方面、各行各业都有法可依。这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同志们:今天,人大常委会举办第五次法制讲座,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家福同志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问题》。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法律为规范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经济法治化的过程。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完备的法治。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把市场经济纳入法治的轨道,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庄严宣告,标志着我国已经实现"有法可依",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全面纳入了法治化轨道,这是中国法治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此时此刻,我国立法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4.
法治建设,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需求的反映,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为法治水平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文明的一项重要指标。法治不仅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还要求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得  相似文献   

5.
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的基本思想,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主要应具有以下一些原则和要求:(一)要建立一个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和谐、体例科学和协调发展的完备的法律体系。这种法律应当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法律还必须制定得好。好的标准,一是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学校体育法治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一系列学校体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使学校体育工作开展有法可依,有力地推动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学校体育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如法律体系不完善、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需要及时对学校体育的法治建设工作进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探讨解决的方法,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4,(11):34-3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会议要求,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五大体系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如何建设五大体系?国内法学界5位权威学者为您详细解读。——编者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完善法律体系指明了方向。只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实现有法可依,只有不断提高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立法工作已在正常有序地推进,初步形成了基本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体系。法治成熟国家的经验表明,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法治的极为重要的一环。然而,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及司法运作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期望,这就决定了司法公正成为社会法治化的焦点和关键。一司法公正重于泰山。作为国家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对各类案件作出具有国家强制力的裁判。法律的权威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界定的保证,是实现社会法治化的强制性保障。司法机关通过兵司法程…  相似文献   

9.
论法律信仰的培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有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作为理念的基础.在我国,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对法律的信仰还没有建立起来.在法治化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法律信仰的培植.要通过完善立法,改革司法,建立起法律的权威;要通过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为法律信仰的形成提供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形成了由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及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等原则。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基础。但是,现实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变,是涉及观念的、社会运行方式的整体变革。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虽是重大进步,但不能认为已经实现了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转变。从有法可依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间的距离就是制度变革与观念转变之间的滞差。虽然现在封建传统观念有的已趋于淡化,但有的仍有相当影响,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政党关系要实现长期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实现法治化发展,必须依照法治的精神和原则以及法律的具体规则进行运作,这不仅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经济与法律日趋融合的过程。经济越是发达,对法律调节的依赖性就越强。法律已成为现代各国调控社会经济基本的、主要的手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必然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这条一般规律。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大力加快经济立法进程,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市场经济体制功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3.
方明 《群众》2014,(11):18-19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是对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的深化与发展,全会不仅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还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具体内容。"法治体系"和"法律体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有着本质区别:法律体系是静态的制度体系;而法治体系是立体的、动态的、有机完整地把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都纳入其中,体现了法治的整体要求。前者重点在于建立法律规则,后者则强调实现规则之治。实践表明,法治是降低国家治理成本、实现治理价值目标的最佳途径。没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法治化,就没有国  相似文献   

14.
李林 《公民导刊》2011,(3):29-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国家意志和法律规范的形式,集中反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人民意志与社会发展规徨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徨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人民代表大会民主主导、各国家机关全画配合、亿万人民积极参与的结果,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体制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模式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从整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14,(10):15-15
正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个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3个依法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3个法治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16.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从一个革命党真正转变为执政党。法治化是衡量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本身就是法治化的过程。当前,在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法治建设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从法治理念、法律体系、法治平台以及治理能力和化解矛盾等等方面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创新,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于承良 《理论月刊》2004,(11):52-53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总目标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治法治化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路径。实现政治法治化,需要处理好党与法、权与法、民与官等方面的关系,加强制度规范的建设,在全民中树立起法律至上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共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宪法修正案又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内容;至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尽管如此,目前我国法治建设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建立中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广博深邃,散发着智慧和人性的光辉,即便在当代社会也同样璀璨夺目,对于中国的法治化建设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应该深入挖掘传统法律文化资源中的财富,并以现代法治精神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重塑与现代法治相契合的现代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实现了有法可依的新形势下,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将转移到有法必依或者说法律实施上来。人民法院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部门,应主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形势新任务,顺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