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4,(6):45-45
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于2004年10月9日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以他为首的执政党——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在此次联邦大选中击败以马克·莱瑟姆为首的工党,获得联邦大选的胜利。这是霍华德总理第四次竞选连任成功。  相似文献   

2.
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大胜,大大加强了小泉政权现有执政地位.将进一步增强其在党内的发言权。小泉会借这次大选的东风,继续实施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2008年3月22日台湾"总统"大选前,国民党马英九、萧万长的"马萧配"与民进党谢长廷、苏贞昌的"谢苏配"正展开最后的拼搏,  相似文献   

4.
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退出欧盟,进入脱欧过渡期。在脱欧过渡期内,英国与欧盟将维持原有的关系不变,双方将为未来的关系进行紧张的谈判,以重塑双边关系。由于谈判具有复杂性,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英国脱欧仍然面临不确定性。英国和欧盟都有塑造良好关系的愿望,但不论是在经贸领域,还是在外交与安全领域,关系的重塑都面临巨大挑战。英国认为脱欧为其摆脱欧盟成员国身份限制、重塑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机会,但其能否实现全球英国理念则令人怀疑。  相似文献   

5.
自1998年底台湾地区三项选举结束后,2000年所谓的“总统”选举已经成为台湾政局中的焦点。台湾各主要政治势力正围绕这场选战紧锣密鼓地进行布局。台湾下届“总统”最有可能的人选,主要集中在国民党的连战、宋楚瑜和民进党的陈水扁及甫从民进党内脱党出来的许信良等四组人马身上。下届“总统”选举的基本态势依旧是国、民两党对决为主,新党无力竞争。国、民两党已分别决定于今年8月下旬和7月上句召开党代会或临时代表大会,决定各自“总统”候选人。  相似文献   

6.
台湾大选已经落幕。陈水扁以497万张选票胜出,宋楚瑜得票466万张,以31万张票之差败选,连战只得290余万张票,从而遭致惨败。人们现关注的是,应如何看待这次大选结果,以及这次大选后的岛内政局及两岸关系将如何。笔者试作如下评估:  相似文献   

7.
英国是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其政治变化值得高度重视。在2010年议会选举中,轮流执政近百年的英国两大主要政党——工党和保守党,均未得到单独执政所需的过半数议会席位。经过谈判,大选中得票最多的保守党和英国的第三党自由民主党携手上台,以两党钟摆政治著称的英国出现了战后首个联合政府。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复杂,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  相似文献   

8.
《黄埔》2016,(4)
正2016年1月16日,台湾举行第14任"总统""副总统"暨第九届"立法院"的"二合一"选举,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胜国民党朱立伦308万票,当选新一届台湾领导人。朱立伦选后请辞国民党主席。由于主张"台独"路线的民进党重获执政,岛内蓝绿政治版图全面异位,选后的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走势错综复杂。此次选情,折射出了当前台湾政治生态的某些特征,台湾政局演变的一些态势,以及两岸  相似文献   

9.
纪欣 《统一论坛》2012,(1):18-19
马英九连任、国民党立法机构过半的大选结果,让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不必再整日为两岸和平发展可能突然终止、台湾经济因政权轮替可能陷入困境、“台独”势力可能进一步扩张担心受怕。但从马英九及国民党的得票率较四年前大幅滑落,以及在选举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也让我们体认,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持续与深化,并向和平统一方向迈进,前途依然多艰,同志仍须努力。  相似文献   

10.
花俊雄 《台声》2008,(5):17-18
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之间最敏感的问题,台海形势是东亚潜在的热点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对中美两国关系影响极大,因此,台湾大选结果倍受关注。 3月26日,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在华盛顿国会山庄举办研讨会,邀请了四位在台湾问题上有多年经验并曾在美国政府中担任有关要职的专家学者如彼得·布鲁克斯(Peter Brooks,曾任国防部东亚事务副助理部长)、包道格(Douglas Paal,美国在台协会前台北办事处处长)、容安澜(Alan Romberg,亨利·史丁生中心资深研究员、东亚项目主任)以及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曾任负责亚太地区事务副助理国务卿)在研讨会上进行独立发言和集体讨论。研讨会由卡内基高级研究员史文(Michael Swaine)主持,听众有三分之一来自美国国会,显见研讨会极受重视。  相似文献   

11.
袁征 《同舟共进》2008,(10):26-27
2008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四年一度的大戏再度上演。随着大选进程的不断推移,奥巴马和麦凯恩的对外政策主张也逐渐浮出水面,使得我们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走向,包括未来的对华关系,可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单声 《统一论坛》2012,(1):21-21
台湾大选结束,马英九获得连任,从得票数我们不难看出台湾的民意,台湾老百姓祈望的是和平发展、是乐业的环境与和平安定的生活。民进党的失败正是败在他们的两岸政策上,既不认同“九二共识”,又对“台湾意识”和“台湾共识”讲不出所以然来。  相似文献   

13.
苏东剧变后,古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为突破美国的封锁和孤立政策,古巴积极调整对外政策,逐步从依靠外援转变为自力更生、从输出革命转变为谋求发展、从向苏东国家开放转变为向全世界开放、从与苏东国家合作转到全方位外交等等,赢得了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理解、同情和支持,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改变了恶劣的国际生存环境,捍卫了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际形势与对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9·11”事件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及特点 “9·11”事件是美国本土第一次遭受大规模恐怖袭击的事件,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它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打破了美国是金融安全避风港的神话。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导致“9·11”事件发生的重要根源;伊斯兰世界对美国强权政治、经济制裁和文化侵略的长期厌恶是引发“9·11”事件的基本原因;本·拉丹及其恐怖集团主张摧翻现有伊斯兰国家的世俗政权,具有极大的狂热性和扩张性,是导致“9·11”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经济…  相似文献   

15.
台湾的对外援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1年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之后,它在国际社会的外交地位面临着种种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正式承认北京,接受台湾为成员国的国际组织越来越少.截至1988年,与台湾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仅剩22个.而且这些国家中的大多数在国际舞台上仅是些无足轻重的角色.此外,并非所有这些国家在台湾都设有具有充分资格的外交使团.虽然,1971年至1980年间台湾的世界贸易总额从39亿美元增加到395亿美元,但在这同一时期,有50个国家与台湾断绝了外交关系.1989年,台湾同与它建交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额仅为其贸易总额的5%.1988年它享有正式成员资格的国际组织已减少至8个.这些变化使人们对台湾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的续存能力产生了怀疑.为了摆脱这种外交上的孤立,台湾利用它的经济力量来争取友谊,这不仅加深了它与友好国家的相互关系,而且也扩大了它的联系网.外援便是它加强这种努力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16.
南京国民政府对国人出国整体上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除在个别时期外,允许国民在具备一定资格、办理一定手续的前提下出国。这一政策有其历史渊源,也有其创新所在。倘若考虑到国内外环境因素。还有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陈琪  刘豫群 《人民论坛》2020,(1):127-129
美国对外政策实践中的双重标准在安全、经济、政治等领域屡见不鲜,其动因在于追求绝对的单边霸权利益、信奉“美国例外论”及以意识形态划分阵营。美国日益加剧的双重标准正在破坏全球稳定,冲击国际秩序,造成世界动荡,成为世界分化和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台湾政治生态的变化选后,台湾政局出现了“变”与“不变”的情况。所谓“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朝小野大从“中央”扩大到地方。本来在“立法院”,泛蓝过半,现在虽然有4位泛蓝“立委”当选县市长,但仍勉强保持过半的态  相似文献   

19.
<正>不管陈水扁是主动放权还是被动放权,其下放的权力都是非正式权力。而放权本身所具有的刚性必然在民进党内部造成新的利益整合。陈水扁的女婿赵建铭内线炒股案取得关键性进展之际,台湾政坛突爆新撼。陈水扁召开“当政高层会议”,宣布“下放权力”。在这之后,陈水扁亲信马永成、林锦昌辞职,预计新一轮的台湾政局调整只是开端。陈水扁为何突然宣布“下放权力”,这一举措之后的台湾政局走势如何,对两岸局势有何影响,这无疑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