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是一座依托新型钢铁工业发展起来的城市。以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形成的钢铁工业产业集群,是马鞍山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2.
王素平 《人民论坛》2010,(10):108-109
走绿色钢铁、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中国钢铁工业的必然选择。河北省作为我国钢铁生产第一大省,它发展绿色钢铁对全国钢铁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但是,绿色钢铁产业的发展也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因此,探索绿色钢铁发展的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武钢“新三轧”佩花挂彩、万众振臂高呼时;当宝钢2030冷轧机组流光溢彩、人们欢跳雀跃时; …… 恐怕很多人不曾会想到,在这一座座钢铁工业生产力的里程碑里,在那一卷卷银灰色的喜悦中,饱蕴着多少武院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多少武院人的辛劳和汗水。是他们,开掘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前沿,让一座座钢铁厂由理想变成现实;是他们用一支笔、一杆尺,在方寸的画板上、荧屏前,描绘着我国钢铁工业的雄伟蓝图,营造着我国钢铁工业生产力的奠基之业,镌刻着我国科技生产力的辉煌。 拓荒者的足迹 李先念主席在生前考察武钢时,曾精辟地描述过我国钢铁工业的成长之路,那就是“一学二用三改四创”,武院人40年的风雨路,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映照。武院的成长壮大,正是向世人展示了一群拓荒者的足迹。 武院是伴随着武钢的建设应运而生的。50年代初,刚刚独立不久的新中国,其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尤其是滞后的重工业,严重制约着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于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夯实获取实现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便成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中之重。鉴于当时的国情,学习外国、学习苏联、谙练“钢”经,就成为迅速发展我国钢铁事业、培养锻炼钢铁设计工程队伍的最佳选择和最有效途径。伴随着武钢的建设,一个新型的现代化的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  相似文献   

4.
陈云同志主持我国财经工作的实践中,在钢铁工业布局、钢铁人才培养、钢铁企业发展这三个重大问题上,依据国情进行科学指导,对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同时,陈云还提出了不少颇有价值的科学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钢铁工业的历史发展,对当今经济建设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柳州作为传统工业城市,没有沿海、沿边的区位优势,同时又面临着没有资源依靠和必须依赖资源的问题,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面临着产业创新能力弱、自主创新有待提高的现实问题。要破解这些发展中的难  相似文献   

6.
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支撑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看,进入21世纪,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而从广西来看,钢铁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广西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7)
<正>面临着传统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偏重、发展方式粗放、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的河北省,将在2017年走新路、补短板、守底线,打造经济强省、美丽燕赵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全省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增长6.8%左右;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超过钢铁工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政报》2005,(11):F0004-F0004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包钢)是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9.
3月5日,布什总统宣布,将对美14种进口钢铁产品征收8%至30%不等的关税;在未来3年内,政府可根据钢铁工业财务状况恶化或是改善,对钢铁产品关税和配额计划进行修改。20日,此项紧急进口限制的“201条款”开始启动。对布什政府而言,其目的在于保护本国钢铁工业,维护钢铁工业集团的利益。自1998年以来,美国共有31家钢铁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或倒闭,数万钢铁工人失业。美国钢铁工业把这一切归咎于进口钢材的大量涌入,因此一再要求政府采取保护措施。但事实上,这一举动所保护的是“一个力量虚弱的一体化钢铁工业”,它不但严重损害了自身信…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连续六年居世界第一产钢大国的位置,同时也是世界第一钢铁消费大国。我国在成为钢铁工业大国之时,也开始走向钢铁工业强国,逐步开发和取代过去依靠进口的高级品种,取代进口量,每年新增产品300万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百强县"陷阱"之二: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专家点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博士杨荫凯:我国百强县普遍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目前,大多数百强县的产业结构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经济类型单一、产业层次偏低、企业规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城市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突出贡献,是我国基础性能源的重要产地。但是现阶段,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导致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困境。当前,需要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城市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措施,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城市大、人口多、发展快、水资源先天不足,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水资源问题,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并将影响到城市安全和长远发展。多年以来,政府为推动首都可持续发展,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完善用水供应机制和用水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城市大、人口多、发展快、水资源先天不足,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也还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水资源问题,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短缺问  相似文献   

14.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由于可开采资源的日渐枯竭,我国相当一部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陷入了困境,并带来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与矛盾。如何尽快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是这些城市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5.
郇伟韬  张士菊 《前沿》2014,(7):141-144
我国资源依赖型城市众多,尤其以煤炭型城市居首。伴随着城市发展对资源开发程度的进一步加深,由资源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传统意义上“资源立市”的城市发展模式正处在崩溃的边缘。鄂尔多斯市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属典型的资源依赖型城市。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依托雄厚的资源优势,高效带动地区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产生了诸如主体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城市发展问题。为加快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鄂尔多斯市政府应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力度,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人才发展,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期打造综合实力较高的现代化资源新城,保障和促进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与繁荣。  相似文献   

16.
王坤 《前沿》2013,(21):128-130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较大,社会面临着大学生失业率高和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双重压力。本文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阐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如何与产业发展协调一致,从而解决大学生失业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10多年前,西方国家一些经济学形容世界钢铁工业的态势为“夕阳工业”。然而,中国的钢铁工业特别是长江流域的钢铁工业却如朝阳东升,蓬勃发展。如果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把长江比作一条巨龙,那么,长江流域钢铁工业这条钢铁之龙——以上海宝钢为龙头,以湖北武钢为龙身,以四川攀钢为龙尾的全流域钢铁之龙——已经呈显奔腾之势,前景十分广阔。 一、长江流域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 长江流域的钢铁工业无论当前或2000年的发展规划蓝图,在全国的钢铁工业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领先的、举足轻重的地位。1993年,长江流域7省1市的钢材产量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的35%。预计2000年将占全国钢材总产量的45%左右。钢材中钢板、带钢产量1993年占全国产量的48%,预计2000年将占60%左右。特别是硅钢片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周东红 《湖湘论坛》2002,15(4):53-54
一、我国当前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我国经济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生产结构不合理。近3年来,我国国内需求不旺,主要是因为生产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等结构性矛盾引起的,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重以及各产业内部结构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协调,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表明:2000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分别为15.9%、50.9%…  相似文献   

19.
正国内钢铁产能过剩的现状,必将催生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触动钢铁企业去提升竞争能力和水平,触发行业新一轮的理性整合。钢铁行业的真正出路正是在于去芜存菁。从婴儿呱呱坠地,用钢制剪刀剪断脐带的一刹那开始,现代人的一生,离不开各式各样的钢铁制品。小到一根钢针,大到海洋里漂浮着的万吨巨轮,钢铁制品服务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钢铁工业作为工业化国家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其发展程度通常被经济学家当做衡量各国经济实力的  相似文献   

20.
年过50的中国人很难忘记中国缺钢少铁的日子。由于所需钢铁大多系进口,以致小小一颗铁钉,也称“洋钉”。那时的中国人多么渴望自己的国家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钢铁大国呢!这一天终于到来了。去年,中国钢产量首次超过一亿吨,位居世界各国的首位。中国人圆了钢铁大国梦!然而这一天来得非常木易。尽管中国很早(大约2000年前)就掌握了冶铁技术,并首先使用铸铁和生铁炼钢,但近代意义的钢铁工业不过百年历史。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这仅有的一点钢铁工业发展也十分缓慢,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排在世界第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