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御敌千里显神威──毛泽东和抗日战争中的五次战役刘益涛(续上期)徐州会战造成华北与江南敌友兵力相对减少,毛泽东适时提出八路军、新四军向平原与河湖港汊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日军,支持国民党军正面战场。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在占领华北和江浙地区大片土地后...  相似文献   

2.
“皖南事变”前,顾祝同为剿灭“江南新四军”煞费苦心,积极部署。(一)在皖南部署嫡系52师、东北军108师、川军144师和145师,“限制”与“防范”新四军行动。1940年10月,何白“皓电”发出后又从江浙调集79师、40师、146师分兵把守皖南太平、旌德、三溪、休宁、屯溪等地,使皖南国民党兵力达7个师8万余众.几近皖南新四军兵力10倍,形成包围态势。(二)顾派遣战区上校高参、军统特务陈渍如到新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抗战爆发后,蒋介石迫于民族危机,不得不同意把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把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40年10月,蒋介石限令八路军、新四军开到黄河以北地区。中共顾全抗日的大局,主动作出让步,至12月,江南新四军十万人马多已北移,惟有新四军军部及其部队九千余人,仍孤  相似文献   

4.
皖南事变后,不少人对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等人所引导的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问题提出质疑.笔者试从当时的现实条件出发,就皖南新四军北移路线问题谈点个人看法.1940年10月国民党当局发出皓电,强令江南(包括苏南、皖南)所有新四军部队限期北移.中共中央从团结抗战大局出发,于11月初作出新四军江南部队北移至长江以北的决定.至11月中旬,经叶挺与第三战区司令官顾祝同谈判,顾祝同同意皖南新四军经苏南移苏北,  相似文献   

5.
68年前,粟裕写了一首五言诗-- 新编新四军 先遣出江南 韦岗斩土井 处女奏凯还 当年,粟裕曾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深入江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对新四军大部队深入江南敌后抗战和振奋大江南北人民群众起来抗日,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正如项英所说:"先遣队的确起了先锋作用,奠定了我们在江南发展和胜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由叶挺、项英分任军长、副军长。为抓紧抗击日军侵略,新四军未及休整补充,即边集结编组,边向江南及皖东敌后挺进开展游击战争。当时,新四军处在日、伪、国民党的多重包围之中,处境艰险,为及时获取各方情报,新四军成立了绝密的电讯密码破译机构"三山办公室",这支精干的红色"听风者"队伍,在皖南事变前为新四军纵横大江南北提供了重要情报保障。胡立教创建三山办公室新四军成立之初,虽有来自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1万多人,却连一部电台都没有。1937年9月28日,原在赣粤边坚持游击战争的项英到南昌与国民党方面谈判,为与在南京的中共代表团取得联系,竟只能通过地方电报局拍发明码电报。建立自己的无线电通讯网成为新四军组建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7.
风起青萍之末 1942年5月,整风运动开始由高级干部学习转入全党整风阶段.此时的华中、华东根据地正面临数万日本侵略军和几万伪军的"大扫荡".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被迫由苏北盐城转移到津浦路东黄花塘村.虽然战事非常激烈,但是有中央军委和华中局的正确领导,新四军边战斗边整风,各项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9月19日,饶漱石从淮南检查完工作后回到黄花塘,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内部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十) 以茅山为中心的江南抗日根据地建立起来之后,下一步棋该怎么下呢? 1940年1月19日,陈毅接到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对新四军发展方针的指示》电报,其中指出:“在全国未公开投降以前,即现在的抗日反共局面继续下去的形势下面,新四军大江南北部队,应在现地区力求发展,发展当然会引起摩擦,但只有发展力量,给摩擦者以打击,给武装进攻者以反攻,  相似文献   

9.
新四军被人们誉为"铁军",皖南事变前新四军军部所在地云岭,被称为"江南的延安",它像一块磁石吸引了大批热血青年和进步人士投笔从戎,抗日救国,不少优秀的艺术人才来到新四军工作,青年画家赖少其也千里迢迢来到云岭.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南方局于1939年1月中旬在重庆正式成立之时,中国抗战形势正发生急剧变化。自武汉沦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正是在这个时局转换关头,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受中共中央之委托,于2月下旬至5月底,有一次江南之行,其主要任务是到新四军视察,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决定新四军的发展方针和解决新四军最高领导层之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5,(2):181-183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设计者和实施者都面临共同的困惑: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怎样构建司法独立体制。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自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对这一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如何构建法官独立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无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贫困问题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贫困的消除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扶贫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政府财政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政府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等措施,来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6.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政关系是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经长期探索,至今没有彻底解决.思考我国的党政关系必须从新的视角注入新的理念.从政党比较的视角,通过与自己历史比较、与本国现实比较、与苏共比较、与西方政党比较,进一步认清我国党政关系特点、本质和基本思路,是研究我国党政关系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党内选举失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党内选举中存在种种失真现象 ,由此构成对干部权力合法性的严重挑战。要提高党内选举质量 ,应该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为前提 ,以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关键 ,以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