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四十九岁的马南坡,是继黄胃之后当代又一位擅长画驴的画家。他自幼与驴儿结下了不解之缘。四、五岁跟奶奶学画。因他那时天天与驴打交道,有时牵着小毛驴到田间耕作,有时拉着小毛驴去磨边推磨,有时骑着小毛驴走亲串友,驴儿的身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九岁那年,他的家乡发大水,又是小毛驴驮着他来到在北京工作的父母身边。对驴儿怀有特殊感情的马南坡,自从萌发了画驴的念头,便一发而不可收。 马南坡笔下的驴儿,细高、俊俏,略有夸张,却颇具神韵。他涉足各地农村,详细观察研究了华北驴,关东驴,河套驴和新疆驴的不同特点。他的夫人说他:‘爱驴如命’。他自己也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驴”消得人憔悴。’ ‘我的驴是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见过马南坡作画的人都知道,他画驴如同写字,横竖撇捺,侧锋为体,中锋勾骼,点、线、面结合,一笔是一笔,笔笔不含糊。只几分钟功夫,一只只乖巧活泼的毛驴便跃然纸上。‘作画要写不要画’,这本是画家  相似文献   

2.
森林和人     
来到大兴安岭,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地人喝酒那豪迈劲儿。且不说大伙聚在一块举杯痛饮的场面,就说那天深夜我在列车上见到的那个小伙子吧。但见他屁股刚刚落座,便从裤兜里抽出一瓶烧酒,咬下瓶盖儿,旋即掏出一块烤红薯,啃一口,喝一口。一瓶酒下肚,火车也到站了,他却面不改色,步履坚定,径自走出站台,一头钻进了大兴安岭冬日早晨那腾腾的烟雪之中……  相似文献   

3.
(一)临汾市金属结构厂是一个集体所有制企业,现有职工142人。1981年建厂时,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三缺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因生活条件艰苦,劳动条件差,200个招工指标只招到65名。其中,有22人是失足青年和残疾人员。当时,有人对我说,招揽这些人可不是闹着玩的,你让他干工作,他象大象的屁股推不动;你叫他开会学习,他象猴子的屁股坐不住;你要批评,他象老虎的屁股摸不得,弄不好还  相似文献   

4.
人在天涯     
去年的《瞭望》周刊第28期刊登了穆青同志的一篇散文,题为《思乡者》。文中写道: 我到巴西访问的第二天,就在一个名叫黑金城的地方,结识了一位特殊的乡亲。……一见面(他)就高兴地用准确的汉语不住地喊着:“您好,中国朋友们!”……然后掏出笔来在自己的葡文名片背后,工工整整地写上“魏世飞”三个汉字交给我,他说,这就是他的中国名字。 ……他说,他就生在中国,从小在天津长大。……他是1953年离开中国的,当时他只有26岁。……他说:“中国是我的老家,今年我已61岁了,离开老家整整35年,心里真想啊!”  相似文献   

5.
马老三立走了,走得简朴、平静,没有兴师动众,一派平民本色。然而他留给人间的却是一串串响彻云霄的笑声……2001年12月18日。在他88岁告别舞台也是庆祝他从艺80周年的晚会上,那一段快板真绝!说得大家前仰后合,掌声不断。他不开口则已,一开口非把你逗乐不可。他成了中国幽默的化身!大半辈子历经贫穷、困苦、坎坷,但他终生都在追求“逗你玩”。他说自己“身高五尺四寸,体重从小到老。始终没能超过一百斤,看来今后希望也很渺茫”。他还在“垫话”小段中拿自己开涮:“我这人呀生来就没好命,这名儿就不吉利,马  相似文献   

6.
马挺 《党政论坛》2011,(2):33-33
日本大学生中,关心政治的很少。十几年前,我曾在课堂上说过:50年后,中日必有一战。但是学生们哗然:马老师,您可别吓唬我们。可是最近,一个快要毕业的学生发电邮给我:“老师,我决定参加自卫队了……”在我的学生里,他应该是第一个。  相似文献   

7.
一位名家说过:读书治学"脑袋要动,屁股要定".历史学家范文澜亦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两位名家的两句名言,与顾颉刚的治学之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顾颉刚,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学识渊博,在学术上颇有建树.他曾将自己的读书治学经验归纳为四个字:"天圆地方".  相似文献   

8.
今年盛夏,街头处处可见个体户推着带轱轳的冰柜售卖冰棍。初看看,觉得有些异样;细想想,原来这种异样的感觉是值小利微的冰棍生产与上千元投资的小冰柜之间形成的一种反差引起的。 一个个体户对我说:您甭看我买冰柜一下花了千把块钱,花得值得不值得,还要看能不能天天上街卖冰棍。只要一卖开,钱就来了。他还算了一笔帐给我听:“过  相似文献   

9.
黄蕙兰 《各界》2014,(6):92-94
我和顾维钧的婚姻不完全是中国传统式的,不是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在神案前首次见面。有一天,顾维钧造访大学同窗,一眼瞥见钢琴上摆着的我的照片,他一见钟情,于是妈妈安排我到巴黎和他会面。我嫁他是顺从妈妈的愿望,而他娶我是因为他看到一张漂亮的面庞。  相似文献   

10.
香港《文汇报》声称,某报刊出的禹作敏的照片是"'两会'期间唯一的一张禹作敏照片".可是,我认为至少有两张.根据是:我就给他拍过一张.在投票后,开票前,委员休息时,我和刘吉委员闲谈,忽见禹作敏出现在不远外.我急忙跑过去"咔嚓"了一下.因为是在休息室,我怕两会的背景出不来,有意把坐在他旁边似乎并不认识禹的委员也摄入镜头.拍完以后,刘吉说:"你应当付他肖像费."我说"这张照片的题目是:禹作敏在政协的最后一张照片."  相似文献   

11.
刘婉媛 《各界》2011,(12):10-13
“蒋经国在信里说,让我待在香港,他将来会给我布置任务。但这一次,我没有听他的。”  相似文献   

12.
庄子曾假托孔子说了这样一件事: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对孔子说:我曾经渡过一个名字叫觞深的深渊,看见摆渡的人,划船技术太高明了,简直是"操舟若神",如有神助一般。我就很羡慕地问他:操舟可以学吗?他回答说:可以。但是他又透露了一个秘密,如果你要是会  相似文献   

13.
我印象中,合肥张家这一系只剩煦和这根独苗了。修长的身材、温文尔雅。今年他来给他二姐、三姐送家乡雨前茶,听他“三姐”这么称呼,我一怔,笑道:“在北京也只有你是名正言顺有资格用这称呼了!”煦和明白我的意思,说:“黄苗子说北京人都称她(沈从文先生夫人张兆和)三姐!”“都,敢么?”——我说:“有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7,(6)
正去年夏天,我飞到德国看望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儿一家住在法兰克福郊区的一个小镇上。我的外孙贝贝已经9岁了,从小在德国长大,他生活学习的环境怎样,这是我十分关心的。在法兰克福机场,一下飞机,我就见到了女儿一家。贝贝一见到我高兴地说:"外婆,您好!您一路辛苦了!"完全是一副大人说话的腔调。我想起两年前他和他妈妈一起回国来看我,一进屋,他就问:"外婆,您有什么事需要我做的吗?"这让我很欣慰。虽然外孙是个独生  相似文献   

15.
张松 《各界》2008,(12):1
马寅初(1882~1982),又名元善,原籍浙江嵊县,生于绍兴.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家.   马寅初青年时期学习非常刻苦,生活也很清贫.白天上课,晚上还要挑灯读书.他用不起电灯,油灯用的是相对便宜的菜油做燃料.有一次,一位朋友来他宿舍探望,发现灯光非常昏暗,便为他点上了两根灯芯.马发现后,立刻把其中一根熄灭,歉意地对朋友说:"我点不起两根灯芯,请别见笑!"……  相似文献   

16.
黄辉 《瞭望》2000,(14)
某市召开国有企业脱困经验交流会,一位厂长的发言最简短,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最深刻。他说,他当厂长三年来,三次驳了上级领导的“面子”。第一次,领导对他说,某某企业生产原料枯竭了,你们把它兼并过来吧。第二次,领导对他说,某某企业资产负债率太高了,你们给担保向银行贷点款吧。第三次,领导对他说,某某企业破产了,你们给安置几名工人吧。这三次他对领导的回答是同一句话:“你们可以免我职,但不可以让我做这件事。” 乍一听,这位厂长的发言似乎不是什么经验,可细一想,这是非常独到的经验。据笔者所知,有些国有企业本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程青 《瞭望》1999,(26)
从通第一次电话,我就感觉出马啸老师是一个充满热情的人。他说他给下岗的朋友开心理调适课,只是为了能给他们一点帮助,自己并不愿意被宣传。最终他没有拒绝我的采访,恐怕只能说是他被另一种热情打动。但他跟我说好,发表时不登照片,也不用他的本名。我理解一个质朴的人希望过一份质朴的生活的心情。而通过对他的访谈,我也理解了一个质朴的人希望别人也能过上跟他一样质朴美好的生活的心情。马啸是成人教育的老师,1996年以来他利用许多时间和精力研究下岗职工的心理状态,在崇文区成人中等职业学校中为下岗职工开设的免费培训班上讲。…  相似文献   

18.
国学赏析     
《侨园》2019,(8)
正【选自】《论语·乡党篇》【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译文】马棚失火烧掉了。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怎么样。【评析】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说是"人学",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相似文献   

19.
一位海外赤子在为祖国文教事业捐献巨款的仪式上,激动地说: “十分感谢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使我能够为我的祖国母亲,尽一点绵薄之力。”他是出钱的人。他在说感谢,而不是在听别人向他表示感谢。这里是不是有什么差错? 没有。他感谢的是他有了这次出钱的机会。出钱,就是使一部分原来属于他的财产离开他,不属于  相似文献   

20.
于丹 《党政论坛》2011,(14):52-52
庄子曾假托孔子说了这样一件事: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对孔子说:我曾经渡过一个名字叫觞深的深渊,看见摆渡的人,划船技术太高明了,简直是“操舟若神”,如有神助一般。我就很羡慕地问他:操舟可以学吗?他回答说:可以。但是他又透露了一个秘密,如果你要是会游泳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