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朝阳 《台声》2008,(8):41-42
7月11日至16日,全国台联2008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陕西分营的28名营员,在陕度过了为期6天的文化寻根之旅。此次夏令营是全国台联连续第5年举办的以“龙脉相传,青春中华”为主题的两岸青年大型交流活动的一部分。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陕西一直深受岛内青年学生的关注和青睐。  相似文献   

2.
高林华 《人大建设》2011,(10):14-14
文化资源,创发展良机 “天地玄黄,东方曙光,文明始租,中华炎黄。”中华人文始袒黄帝降轩辕之丘,定都有熊(即今新郑),统一天下,奠定中华,肇造文明。叶落兮归根,故里兮牵魂。如今,黄帝故里已成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之圣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新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3.
4.
夏雷 《传承》2011,(11):66-67
在每一年的寻根祭祖时,华夏族子孙都尊称黄帝是其共同的、最古老的人文始祖,华夏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甚至是政治制度文明都源自黄帝,黄帝人文初祖形象的形成与确立在华夏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凝聚作用。今天继续宣扬黄帝精神,对于凝聚人心、勇于创新、爱国兴国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牛春平 《前进》2014,(4):51-52
<正>黄帝文化是曲沃的一种独特文化。黄帝,乃华夏始祖,对整个华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据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教授研究证实,曲沃桥山最有可能是司马迁《史记》"黄帝崩,葬于桥山"中的桥山,最有可能是黄帝的埋骨之处。曲沃先民为了纪念这位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境内曾修建了很多座黄帝庙。开展黄帝文化研究工作,就是为了进一步挖掘和丰富曲沃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优秀  相似文献   

6.
张京华 《求索》2022,(4):66-73
虞夏商周,别称“姚姒子姬”,合称“四代”。四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时代。政治上的创举、社会伦理的开端、学术思想的起源,都发生在这一时期。《中庸》说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汉书》接着说儒家者流“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可知“四代”是儒家共认的开创阶段。《尚书·虞夏书》记载的“虞廷十六字”,古称“三圣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既然认为有“道心”,就必然承认世界上有统一的客观的规则;既然认为有“人心”,就必然是承认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也承认人类的作为与天道相背离的可能性,而应时时加以警惕。这一界定和分疏,既是儒学、理学、心学的渊源,也是中国哲学的开端。虞舜时期是“四代”中最初的时期,虞舜时期影响着上古时期大约1800年的文明历程,直到孔子、孟子出现。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明的瑰宝:海洋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海洋文化是近代以前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五大文化系统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都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海洋文明史是中国人民在长期不断的接触海洋、利用海洋和征服海洋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历史,并且留下了宝贵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沿海  相似文献   

8.
沈善增 《传承》2011,(7):66-67
古往今来,人类文化以价值取向定位,只有崇德文化与崇力文化两大种。中华文明之所以优越,就因为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明确提出了"道德"的概念,确立了崇德文化话语。但《老子》所言之"道德",与今天使用的与"法律"相对而言的"道德"概念有所不同。今天所指"道德",在古时属于"礼"的范畴。"道德"属于伦理范畴,但处于伦理的高端,"礼"则属于伦理的底线。今天通常认为"法律"是约束人的行为的底线,其实"礼"(游戏规则)也是约束人的行为的底线,只不过这是一种文化观念的底线。崇德文化之"德",使用的是"道德"的古义,或谓"本意"。  相似文献   

9.
民族乡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在相当于乡一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的基层乡政区域。20世纪50年代初,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我国曾经建立一批区、乡级民族乡。1955年,根据第一部《宪法》的有关规定,这批区、乡级民族乡全部改为乡级民族乡。后来随着人民公社化的推行,民族乡被取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乡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乡是我国特有的杂居少数民族依法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  相似文献   

10.
龙曦 《民主与法制》2011,(10):46-48
跪,作为一种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深的积淀和渊源。《释名》云:“跪,危也,两膝隐地体危阢也。”足字旁表达足不能立地,足不能立地则屈膝,危在右表达惊惊恐恐的神态和身态,形象地将一个人两膝着地、卑恭的姿态呈现。  相似文献   

11.
闽商文化     
《政协天地》2010,(2):94-96
苏文菁委员《闽商文化》第二讲今天,海洋仍是人类难以控制的自然力,在波涛浪尖上讨生活远比在陆地上艰险得多;何况是在完全依赖自然力的木质帆船时代。海洋对于海洋族群具有什么样的诱惑?《荷马史诗》的航海英雄奥德赛的经历多少回答了欧洲人对海洋的态度:那不仅是个能够满足人类好奇心,也能够提供财富、名誉与地位的一个舞台。16世纪以后,欧洲文学中出现了一系列关于“海外世界”的作品,从《乌托邦》到《鲁宾逊漂流记》,海洋作为一切美好事物、财富,以及与不如意之现实世界的对照物而存在。  相似文献   

12.
吴绪成 《世纪行》2006,(12):15-16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和谐文化源远流妊、蹲大精深。关于“和”与“谐”,距今1900多年的《说文解字》解释“和”,是“相应也。从口,禾声。”形声字。《广韵》进一步解释“相应”是“声相应”,与声音和语言有关;《说文解字》解释“谐”,是“从言,皆声”,也是形声字,与声音和语言有关;《广雅》和《玉篇》对“和谐”二字的解释一致,都可以同义互文,都与声音和语言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杨显  刘墨 《新东方》2008,(10):54-55
子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第二十章)“豫”指事先准备,即是计划。中国人重视计划,因为沟通、谈判事先有计划,就不会理屈词穷;事先有计划,事后便不会后悔;行动有计划,就会很少遭遇困难。中国人更擅长计划,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为中国人的计划理念烙上了深深的中国印。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中,明确提出党要坚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把它与党的先进性相联系,确定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和要求,内涵深刻,富有新意,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党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世界文明史,任何一种古代文明形态都没有像中国占代文明那样,有着五千多年绵扯不断、独立发展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成就.是一个为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的发展延续,既取决于历史发展的物质动因—生产力,同时也取决于一个民族的精神因素。唯物史观在探究历史发展的动力时,从社会的基本矛盾出发,揭示了历史发展的物质动因。唯物辩证法同时指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社合历史是人的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它总是要受到一定的动机、愿望、思想等精神因素的支配和调…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文化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中国要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作用,就必须融入国际社会。中国文化将会成为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重要力量,它在塑造自己国际形象的同时,又与世界各种文化交流对话,在交流中促进相互了解,在对话中加深相互认同。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草原文化是内蒙古各族人民以及历史上曾经生存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总称。近二十多年来的考古学成果证明:内蒙古的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陈炜 《八桂侨刊》2005,(3):34-37
“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依托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早在上个世纪就已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山水旅游城市,然而在历史文化旅游日益备受关注和青睐的今天,桂林日前较为单一的山水旅游模式难以满足现代游客对旅游产品的多方需求。我们应大力挖掘桂林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明清时期桂林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桂林真正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级的山水旅游名城。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中华文明,把爱好和平、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捍卫民族利益、实现民族振兴作为最大的荣誉,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这一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陶和培育了一代代志士仁人和英雄才  相似文献   

20.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美籍经济学家熊彼得认为,所谓“创新”,就是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并将这种组合引入生产系统。这种创新活动一般包括“创造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新的材料或供应源”和“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在这里,熊彼得把发明和创新作了严格的区别。创新就是发明的第一次商品化,在发明未转化为创新之前,发明只是一个新观念、新设想,与经济上是不相干的。技术发明不经过创新就不可能对产业系统产生影响。一项科研成果只有经过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