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应当说,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决定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试论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不是没有矛盾的过程。我们正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十分艰巨的国内改革攻坚,既是“发展机遇期”,又是“矛盾凸现期”。应当看到:我国的生产力还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符合人类共同愿望、具有很高认同度和极强感召力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和谐社会始终是以“人”作为判定依据、核心要素和关注焦点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基本法治理念应当是“权利本位”。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意味着我国社会发展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一个重要转变,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经济建设与社会协调同步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发挥新闻媒体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利益平衡机制”的政治功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目前社会发展形势准确判断的结果。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这个新阶段称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矛盾凸显期”,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努力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努力做到“三个善于”。  相似文献   

6.
丁晋清 《党课》2006,(11):4-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社会活力问题,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 一、激发社会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激发社会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生机勃勃、充满创造力的社会。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丰富内涵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最基础、最核心的内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创造中来,在充满创造活力的进取中实现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使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充满朝气蓬勃的创造活力,形成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深厚伟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是思想解放的又一个伟大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新突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需要和新举措。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新突破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07,(11)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乐章中,不断增强的社会活力是其中灵动的旋律。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是怎样的图景,为什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依靠什么来激发活力,在激发活力的过程中如何调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成为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一、构建充满活力社会的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但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是充满活力呢?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美好生活,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以及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与时俱进地作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论断,并明确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与“细胞”,企业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企业”,不仅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如何构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笔者有以下几点初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和社会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当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当前我国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非对抗性,即绝大部分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是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应被理解为一种固定的社会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发现矛盾并不断正确解决和化解矛盾的过程,这个过程永无止境,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享受和谐。  相似文献   

11.
社会活力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所生成的自我再造、自我创新的能力。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源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激发社会活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党建》2006,(5)
“十一五”规划纲要是我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前进的行动纲领。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主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学习宣传“十一五”规划纲要,要突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安定团结,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多作贡献。学习宣传贯彻“十一五”规划纲要,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三农”工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法治乃是社会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努力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我们必须力求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必须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必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规范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体系;必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社会活力问题,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一、激发社会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激发社会活力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生…  相似文献   

15.
蔡明 《共产党人》2007,(7):19-2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促进政党关  相似文献   

16.
张彦丽  王峰 《求实》2006,(Z1):198-19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个全新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和谐的社会,是稳定有序、安定团结、各种矛盾得到妥善处理的社会。而目前我国就业矛盾还相当突出。“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充分就业是社会发展的标志,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因此实现充分就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把就业工作摆到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出台了一系列积…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应该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安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时应本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原则。党的宗教工作方针与和谐社会构建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其贯彻和实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体现和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是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的各民主党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它具有强大的政治资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民主政治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事关重大、意义深远。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各级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管理者、决策者和服务者,必须认真贯彻中央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努力建设“法治浙江”的实践,着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领。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领导干部必须认…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把构建和谐社会贯穿于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和谐文明江苏。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深刻阐述了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