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极洲对大家来说是陌生的,那是一片亘古的土地,90%终年被冰雪覆盖,是世界上惟一一块保持着原始生态的大陆,它的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所以南极具有非常高的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南极考察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本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派出考察队赴南极洲考察,目前有1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48个常年科学考察站。我国的南极考察起步于80年代初,分别于1985年在西南极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建立了“中国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1989年在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科学考察站”。在邓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当北半球大部份地区已进入寒冬时,南极却迎来了夏天。在这一年最好的季节里,中国南极考察队乘坐两艘万吨轮船,首次赴南极建站、考察。考察船队穿越太平洋,航行一万三千多海里,开辟了我国通向南美洲的新航线;他们顺利地进行了南大洋和南极洲的综合考察,同时有三十六人登上了南极大陆雷克鲁斯角;尤为令人振奋的是,全体考察队员用了五十二天时间,在乔治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基地——长城站,并在岛上开展了地质、地貌、大气物理、地震、测绘、生物等考察。长城站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南极考察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南极条约是由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考察南极的十二个国家(美、苏、英、法、日、比利时、挪威、新西兰、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南非)于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一日在华盛顿签订的,一九六一年六月二十三日生效。条约适用于南纬60°以南地区,对联合国一切成员国开放。迄今,已有二十五个国家批准或加入了条约。  相似文献   

4.
难忘东南极     
这里没有国界,没有原住民,有的是纯洁的白和蓝,还有那些悠游生活着的企鹅、海豹和鲸。这是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它吸引了数十个国家来这里建站考察,更有无数科考队和旅游者因无法抗拒它的诱惑而勇敢地踏上这片白茫茫的大陆。他们以特殊的方式度过生命中最美的时光。四川广播电视报主任记者白山杉女士便是其中的幸运者,她于1986年11月至1987年5月参加中国第3次南极考察,编导、摄制的电视片《今日长城站)}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出,参与编剧的电视剧《长城向南延伸》获当年“飞天奖”。1996年12月至1997年2月,她参加中国第门次南极考察…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已于1984年11月20日乘“向阳红十号”考察船离开上海港,前往地球最南端进行科学考察。他们将在元旦前后登上南极大陆,建立起第一个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届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将成为继美、日、苏、澳大利亚、阿根廷、智利等国家之后在南极升起的第17个国家的国旗。中国的科学家于1980年首次登上南极大  相似文献   

6.
社会     
1月11日,北京奥运票务中心副主任容军透露,在奥运门票预售第二阶段公众一共预订了约450万张门票,是这一阶段可售门票数量(约180万张)的两倍多。 1月12日14时45分,我国第二十四次南极考察内陆冰盖考察队17名队员成功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这也是我国再度成功登顶南极内陆冰盖之巅。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一九八五年四月十日,中国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了在乔治岛建设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以及在长城站区和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科学考察任务。当这支考察队返回中国之际,八名越冬考察队员已到达长城站,开始冬季考察活动。组织这样规模的南极考察,是我国向极地科学进军的壮举。长城站的建设,从奠基到落成,只用了五十二天,而且当年建站,当年就派出越冬考察队。它显示了近五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南极科学考察工作起步较晚,始于一九八○年。那年一月至三月,我和董兆干应澳大利亚南极局的邀请,在凯西站作了第一次夏季考察。途中访问了美国的麦克默  相似文献   

8.
正国海规范[2018]1号各有关单位:《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已经国家海洋局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请遵照执行。2018年2月8日南极活动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履行《南极条约》、《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及《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保护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保障和促进我国南极活动安全和有序发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前往南极开展活  相似文献   

9.
正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动能的重大决策部署,5月中旬,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金振吉带领省人大常委会考察组,赴四川省成都市对高新区、天府新区和电子科技大学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和主要经验成都市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城市和交通、通讯枢纽。2015年由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13889.39  相似文献   

10.
蔡如鹏 《今日广西》2008,(10):76-79
4月15目,“雷龙”号抵达上海。随着这艘极地科考船的返航,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也落下帷幕。 在这次科考中,有17个人最为弓1人注目。由他们组成的南极内陆冰盖考察队,继2005年1月侣目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地面到达南极最高点“冰穹A”之后,再一次成功登上南极内陆的“冰盖之巅”。  相似文献   

11.
李虹 《传承》2009,(23):24-27
为了尽快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维护我国对南极问题的权益,发展我国南极科考事业,推动国际和平利用南极,我国决定启动南极科考行动。于是,1984年底我国组建了第一支南极科考队。这支南极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80年代,南极科学考察开始,极地考察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见极地考察队员时指出:“南极科学考察,对于了解地球环境的变迁,预测人类未来生存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光荣而艰苦的事业。”随着我国南、北极科学考察的一次次成功,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和船长袁绍宏的名字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的事迹被各家媒体争相报道。  相似文献   

13.
卢海元 《湖湘论坛》2009,22(5):81-86
2009年5月由国家社保中心、农保司、农民工司等组成的考察团,对澳大利亚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了解,澳大利亚的养老保障制度始于1909年的公共养老金制度,至今形成了三大支柱体系(即公共养老金制度、强制性年金制度、自愿年金制度),建立了公共管理服务联络中心和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制度。然而,其制度设计与制度运行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改进,了解澳大利亚的养老保障制度,能为我国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南极的启示     
南极没有污染,空气好极了。那里的景色是独特的,也是迷人的。晴天的时候,蓝天白云,与湛蓝的海水,覆盖白雪的山峦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不久前,我应邀去了一趟南极。搞了一辈子外交,去过五六十个国家,但从来没有去过南极。我第一次对南极有点了解,那是在1972年至1977年,我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工作,多次参加了联合国海底委员会会议。阿根廷、智利靠南极近,他们的与会代表曾经向我介绍过南极的情况。南极和北极不一样。北极没有陆地,只有冰雪;而南极则有陆地,面积很大,有1390万平方公里,生物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显然,南极对人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时事报告》2011,(7):88-91
国内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日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5月20日至26日,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并在北京、黑龙江、吉林、江苏参观考察。  相似文献   

16.
<正>我去过南极11次,是在科学考察船雪龙号上各种舱位都住过的第一人。去年我又去了一次南极,是第35次考察,心情仍然非常激动,这次的体验很不一样。不一样在于每次考察都会有不同的故事,虽然都会有安全上的问题,但每次任务都能平平安安完成,顺利归来。南极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冰清玉洁、纯净、梦寐以求的神圣之地,人们对于南极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热情,相信大家也非常希望能有机会去南极看一看,虽然我已经去过11次了,但每次叫我去我都有不一样的热情,  相似文献   

17.
遵照贾庆林主席“为推进长江流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出谋划策,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的指示,2004年10月,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陈邦柱率“保护长江万里行”联合考察团,对长江流域八省市进行了考察,李贵鲜、张思卿副主席参加考察。2004年5月,农工党中央李蒙常务副主席也率团对三峡库区和长江上游生态环境进行了考察。就此,我代表农工党中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作一联合发言,题目是“保护长江形势严峻任重道远”。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养育着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流域水资源约占全国总量的35%,流域面积占全…  相似文献   

18.
可顺祥  徐丛山 《创造》2013,(1):48-51
2009年7月,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标志着国家对桥头堡建设的部署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2012年岁末,为学习好、推广好中央金融机构支持云南桥头堡建设的重大经验,中共云南省委党校调研组赴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调研学习,并专访了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念宁.  相似文献   

19.
认清扶贫开发形势国家21年以来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86年5月16日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我国政府扶  相似文献   

20.
当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船进入南极圈,向人类尚未到过的南极冰盖最高点DOME-A胜利挺进的时刻,太原理工大学年轻教师窦银科心情无比激动。他挥舞着校旗,心里默默地说:南极,我来了!南极,第一次插上了太原理工大学的旗帜。中国进行南极科考20年来,他是有幸来到南极的2002位中国考察者之一。他是山西高校第一个参与南极科考的大学教师,在职研究生。他第一次将距中国山西太原12282KM的标志牌插到南极。在中山站,窦银科将校旗插在海冰实验栋的屋顶。实验栋就在中山广场的后面,广场上飘着有中国、俄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国旗,还有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