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印度人的心目中,位于班加罗尔的著名计算机软件公司——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Infosys)是印度的一代天骄,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纳拉亚纳·穆尔蒂被誉为印度的比尔·盖茨,成为成千上万青年崇拜的偶像。 1981年,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开始创办时,仅有7名员工,全部资产不过1万卢比(当时相当于1000美元)。2000年,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首次跨  相似文献   

2.
余红 《侨园》2001,(1):34-35
2000年的世界小姐选美总决赛于11月30日在伦敦千年穹硕大厦举行,一名19岁的印度小姐荣获“世界小姐”的桂冠。这不但是世界小姐的第五十届选美,也是本世纪的最后一次。这次选美与往年一样隆重热闹,美女如云。唯一的遗憾是,“世界小姐”选美大赛的创始人埃里克·莫利先生于2000年11月8日在伦敦西部的一家医院里溘然长逝,享年82岁。莫利是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在“美丽公主医院”去世的。由于背部剧痛,他没能出席几小时前在伦敦“千年穹项”大厦开幕的“2000年世界小姐”选美赛的首场预选赛。也许是上帝的安排,一生崇尚美丽的莫利居然在一家有着如此美丽名字的医院里去世,真是“死得其所”。莫利是个文艺天才。他1918年10月7日出生在伦敦市中心的一个贫苦家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0,(5)
克什米尔是面积约 19万平方公里的战略要地,现有人口约771.8万,居民77%为穆斯林,其余为印度教徒和佛教徒。50多年来,巴基斯坦和印度为了这块位于南亚北部山区的土地的归属权一直争执不休. 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是印巴分治时遗留下来的。1947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和英国任命的印度总督蒙巴顿在伦敦和新德里同时发表“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其中规定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可自行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独立。巴认为这个邦绝大多数居民是穆斯林,应该归属巴基斯坦。印度认为这个邦的统治者(即土邦王公)是印度教…  相似文献   

4.
李楠 《瞭望》1983,(10)
“偿债劳工” “偿债劳工”是印度尚未铲除的一个社会弊病。 威苏尔·汗一家原是北方邦的农民,有一小片土地。干旱水涝使他们陷入贫穷,落入了高利贷者的手掌,被地主夺去了赖以为生的“两亩地”。威苏尔不得不携儿带女,流浪到旁遮普邦的一家砖窑上,和老板签订合约,变成了“偿债劳工”。他们含辛茹苦,劳  相似文献   

5.
《瞭望》1999,(24)
对于克什米尔这个8字,人们南定都不陌生。这一面积约19月平方公里的战略要地,现有人口约771.8万,居民77%为穆斯林,其余为鳊教徒和佛教徒。50多年来,巴基斯坦和印度为了这块位于南亚北部山区的土地的归属权一直争执不休。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是印巴分治时遗留下来的。1947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和英国任命的鳊总督蒙巴顿在伦敦和新德里同时发表“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其中规定殛巴分别时,克什米尔可自行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独立。巴认为这个邦绝大多数居民是穆斯林,应该归属巴基斯坦。印度认为这个部的统治者(即土邦…  相似文献   

6.
苏哲 《侨园》2003,(5):26-27
当我透过飞机的窗户,目睹着窗外的最物渐渐由大变小,从近及远,我才真正地从恋恋不舍中清醒过来,原来,难忘的英国旅行已经结束了。谈到收获,和那些精美的礼物相比,更为重要和有意义的是我对英国的一些印象和了解。流动的历史当我乘坐飞机徘徊在伦敦上空时,我不禁感叹这个千年的世界大都市,而更令我感慨的是贯穿伦敦的泰晤士河。公元前  相似文献   

7.
新德里专电 3月24日上午9时半,已经圆满结束对印度4天访问的中国外长钱其琛,在印度外长因德尔·库马尔·古杰拉尔的陪同下,刚走进机场贵宾候机室,就被众多记者包围起来,他们急切地想了解印度总理维·普·辛格昨夜接见钱外长时,宾主谈了哪些问题,有什么成果? 钱外长微笑着告诉记者,辛格总理对他说,一年多来印中两国关系的进展是良好的,印度新政府将在此基础上把它推向前进。目前执政的全国阵线在竞选时和执政后都强调要同邻国改善关系,中国是最大的邻国,印度将在和平共处五项  相似文献   

8.
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美国移民在“五一”举行示威游行,目的是敦促政府出台有利于他们的移民政策美国的人口总数在2006年10月17日突破3亿大关,成为仅次于中国和印度的第三人口大国。1967年,当美国人口突破2亿大关时,约翰逊总统曾站在美国人口调查署的人口时钟前面,亲自宣布这一时刻的到来,举国为之欢腾。2006年  相似文献   

9.
巴格玛蒂河是尼泊尔的圣河,有一处河畔是加德满都最大的印度教的火葬场,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一千多年来,信印度教的教徒,当他们的亲人逝去后,最迟两天之内,就要来到这个火葬场,亲手火葬他们的亲人。这样的场景对未曾经历过的我们来讲,的确是个大的挑战,尤其是我们到达火葬场的时候,已经临近黄昏时分,气氛更显阴森。当导游说到了,大家请下车时,有一半的人抗议说不去。  相似文献   

10.
伦敦专电 8月是英国传统的休假季节,但在从事对华贸易的英国48家集团的总部办公室里,依然是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正在为中英贸易史上最大的英国贸易代表团10月访华进行紧张的组织筹备工作。48家集团是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一家民间贸易团体,总部设在伦敦金融城罗兹伯里大街上一幢三层小  相似文献   

11.
伦敦专电 5月3日和4日,安哥拉、古巴、南非和美国在伦敦举行了关于安哥拉和纳米比亚问题的秘密会议。这是与安哥拉内战有关的国家第一次一起举行会谈,英国报纸称之为“史无前例的会议”。 会议在伦敦市中心乔治街一家名叫达兰茨的小旅馆的地下室会议厅举行,对新闻界实行严密封锁。参加会议的有安哥拉外长、古巴的一位政治局委员、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和南非副外长,还有安哥拉、古巴和南非的武装部队参谋长。  相似文献   

12.
正这曾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一颗钻石,总价值高达1亿英镑。它曾经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的珍宝,现在,它被镶嵌在英国王室的一顶王冠上。这颗钻石的名字,叫"光之山"。日前,印度宝莱坞影星与商人联合委托律师,将英国王室告上伦敦最高法庭,要求将"光之山"钻石归还给印度。围绕这颗钻石的争夺,在延续了数百年之后,仍在持续。历史"光之山"钻石背后的血案  相似文献   

13.
伦敦专电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文官制度的国家之一,目前在政府部门中供职的文职人员近60万。在实行文官制度时,如何对他们进行培训,以提高人员素质和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最近走访了英国文官学院。  相似文献   

14.
具有30多万人口的厦门可谓人才如云。当一批批海内外投资者、企业家纷至沓来时,他们看中的不仅是这里的劳力廉价,而更重的是这里的人才有较高素质。一家独资企业登广告招聘人员,仅一天报名者的1000人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了一半。一家合资企业的一个设计工程部就集中了70名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经他们的努力,这个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在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了市场。 一幕场景是令人难忘的:一天上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来到独资企业宏泰发展有限公司参观考察。他问主持公司全盘工作的副总经理曾增:“厦门最吸引  相似文献   

15.
杜生梅 《侨园》2015,(Z1):34-35
这是世界雾都伦敦的周末早晨,大地还在浓雾中沉睡,忙碌了一周的人们还在悠闲地编织着他们的美梦,这使得位于伦敦3区的华人居住区静得简直让人窒息。这时,住在6楼9号的史密斯·陈在工厂上了一宿的夜班,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缓缓从1楼爬了上来。史密斯·陈的上楼声打破了早晨的寂静,也给整栋大楼带来了一丝生机。当史密斯·陈来到自家门口时,一股刺鼻的煤气味使他的神经一下子绷紧了:难道是自己家的煤气阀没关好?一种不祥的预感紧紧罩住了他。他先按响了自家的门铃,没有一点动静,难道老婆、孩子……史密斯·陈不敢再往下想,他急忙用钥匙打开了房门,一个箭步冲了进  相似文献   

16.
新德里专电 年初,记者从国际大学所在地博耳普尔镇回加尔各答,途中看到一群男女劳力在维修公路:男的在碎石堆旁装筐,女的头顶满筐碎石,迈着沉重的步伐,把一筐又一筐石头运到目的地。这情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妇女在印度的处境:女的比男的承受着更沉重的压力。 在印度,不少家庭不愿要女孩。据一家印度杂志  相似文献   

17.
伦敦不仅仅是英国的首都,在很多人看来,它还是世界的首都。伦敦人喜欢夸耀这座城市多么特殊、多么出色。他们认为,伦敦是一个附属于二流国家的一流城市。虽然这一说法曾经是句笑谈,但现在,一些人开始大胆设想,如果伦敦真的如此与众不同,它就应该特立独行,变成一个独立的城邦国家,就如新加坡。  相似文献   

18.
袁考 《学理论》2012,(4):38-41
中印建交60多年来,双边关系跌宕起伏、阴晴不定。两国间曾经建立过友好关系,但是也曾经严重对峙,剑拔弩张。传统上认为,中印关系之所以屡屡发生波折,是因为两国间存在诸如西藏问题、边界纠纷等难题。但是,考察过去60多年的历史,我们发现,决定中印关系走向的核心因素是两国各自所处的国际环境,特别是与当时霸权国的关系状况。当中国好于印度时,印度政府会主动接近中国;当印度好于中国时,印度政府则较少顾及两国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新德里专讯 岁末年初,笔者同很多印度友人晤谈,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若要印度经济繁荣,首先社会必须安定。 谈话中,他们对目前的印度经济状况,无不表示忧虑,很多人都认为印度正面临一次经济危机。 其实,印度去年农业生产不错,粮食可望创历史最高水平,达1.76—1.78亿吨。棉花、油料、黄麻等  相似文献   

20.
汪文 《慈善》2021,(2):39-39
印度男子库玛(Kumar)到加德满都Sabrina饭店点了餐后,便选了靠窗的位置坐下,当餐点送到时,他看到窗外有人紧盯着自己桌上的美食……原来是两个以捡拾破烂为生的小孩。库玛挥挥手要他们进来,问他们想吃什么,男孩指了指库玛桌上的菜,于是库玛点了两份一模一样的餐给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