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逻辑推理讯问法 (一)逻辑推理讯问法的定义及其特征逻辑推理讯问法,是指围绕犯罪具体细节,按照逻辑规则,科学设置讯问题目,根据回答将推断出有关犯罪事实的讯问方法.  相似文献   

2.
法庭讯问过程中公诉人对被告人讯问的程度对于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查清案件主要犯罪事实,增强庭审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庭审讯问的技巧并指出了庭审讯问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直接印证公诉证据的运用 这主要是针对能够如实交待犯罪事实的被告人,运用被告人口供内容上的丰富性和证明案件的直接性特点,展示案件全貌,从而直接印证公诉证据。 (一)直接讯问,主要有两种方法:①正面讯问。主要针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服法、不狡辩、不抵赖的情况下使用,力求取得一次即破效果的被告人。②自然讯问。这种讯问方法自然流畅,循序渐进,听起来好象在叙家常似的,使被告人的戒心逐渐消除,以轻松的心情作真实的回答。讯问时,要把案件的起因、预谋、准备过程,作案地点、时间分工、具体实施的行为、犯罪对象的特点、后果、分赃情况、赃物去向等细节逐一问明。对于与犯罪主要情节、量刑情节有密切关系的细节,或者可能成为双方争辩焦  相似文献   

4.
侦查讯问工作是一项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问进行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讯问语言具有直接对抗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它是建立与犯罪嫌疑人心理联系的基础.在具体的讯问活动中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类型的讯问语言并注意讯问语言着重强调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沈廷湜 《政法学刊》2001,18(6):50-54
近20年来,毒品犯罪在全球迅猛发展,我国受其波及,成为增长率最高的一类刑事犯罪。其犯罪手法隐蔽,侥幸、畏罪心理严重,讯问难度大。须讯问与调查紧密结合,妥善运用讯问策略、方法,才能圆满完成讯问任务。  相似文献   

6.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所办理的案件,都是职务犯罪且大多为智能型犯罪,其犯罪主体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这就决定了侦查人员既要看到进行讯问的多种有利因素,又要充分估计到各种困难方面,对嫌疑人,在每个细节问题上都得严肃认真,必须掌握讯问策略,讲究斗争艺术,才能达到制服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讯问的技巧是侦查人员为了进一步了解案情,掌握犯罪线索和收集充分可靠证据所直接实施的讯问对策手段,是侦查部门重要的侦查手段和方法之一.本文认为侦查机关及其侦查人员应当转变执法观念,强化法治意识,增强侦查机关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的业务能力,努力学习侦查讯问技巧,强化讯问技巧在讯问中的运用,充分发挥讯问技巧的功能和作用,来应对案件侦查中出现的困难.  相似文献   

8.
近期,贿赂犯罪在职务犯罪构成中所占地位愈加突出,但因其侦查难度较大,更加突显讯问策略和技巧在整个侦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指出在讯问过程中要能够做到:吃透案情、制定计划,做到知己知彼;仔细观察、巧妙闲谈,做到对症下药;切入主题、步步深入,做到有的放矢;扫尾善后,查漏补缺,做到细致彻底。  相似文献   

9.
夏菲 《犯罪研究》2011,(2):103-111
英国警察最初与普通公民一样,基本上不具有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权。司法判例以及20世纪前期发展的法官规则认可了事实上存在的警察讯问权并确立了基本的适用规则。由普通法调整的状况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制定法在规范警察讯问程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公民的沉默权予以限制。警察讯问权总体上不断扩张,在这个过程中,普通法和制定法都努力保持警察侦查权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当事人讯问乃以当事人本人作为证据方法,以其陈述作为证据资料的证据调查方式。作为法定证据之一,当事人讯问为大陆法系民诉立法例所普遍肯认,由于当事人讯问对事案解明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各国民诉立法大多已将其作为独立的证据调查手段予以规范。在当事人讯问制度下,当事人所作之陈述乃当事人向法官报告其所经历、体验之事实,性质上为证据资料,与同为当事人陈述的作为诉讼资料的主张及基于阐明处分所作的当事人陈述迥然不同,与同为人证的证人陈述亦多有分际,不可不辨。因当事人讯问强调当事人对事件的描叙,故仅自然人始具有当事人讯问能力。而非自然人作为当事人的民事诉讼,应以其法定代表人作为当事人予以讯问。我国现行民诉法虽承认当事人讯问具有独立证据方法之地位,但由于在具体制度安排上存在缺失,故当事人讯问应有之机能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并未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1.
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为审查起诉阶段的必经程序和调查核实证据的核心环节,较之侦查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办案人员应当认识到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价值,对其慎重对待,为之做好充分准备,针对不同的案情、不同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不同的讯问策略和讯问方法,在讯问时规范讯问语言、恰到好处地控制表情、将说服教育贯穿于讯问过程的始终,同时注重讯问内容的全面、正确看待犯罪嫌疑人翻供以及如实制作讯问笔录,以期全面掌握案情、履行侦查监督职能,从而提高讯问的有效性,为法庭指控犯罪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2.
侦查机关、侦查人员之工作效果,依赖其具有的犯罪侦控能力。在市场化、数字化、全球化之当今社会,全面提高犯罪侦控能力尤为重要与紧迫。本文从犯罪侦查能力、犯罪识别能力、犯罪讯问能力与犯罪控制能力等方面具体诠释犯罪侦控能力,分析其“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之问题。  相似文献   

13.
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在我国检察机关已经实行了近十年,刑事诉讼法已经正式确立了有限度的讯问录音录像制度。文章对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起到的保障犯罪嫌疑人权益、促进追诉犯罪方面的作用进行论述,认为讯问录音录像制度可以实现现阶段刑事诉讼过程中追诉犯罪和保障人权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一、后果警醒讯问法 (一)后果警醒讯问法的定义及其特征 后果警醒讯问法,是指将根据我国法律、法规、政策所可预知的不利结果告知被讯问人员,令对方在庄严的法律、法规面前产生惧怕刑罚的心理,以劝导对方在法律法规和国家专政机器面前"趋利避害",从而配合讯问工作.  相似文献   

15.
讯问犯罪嫌疑人作为审查起诉阶段的必经程序和调查核实证据的核心环节,较之侦查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办案人员应当认识到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价值,对其慎重对待,为之做好充分准备,针对不同的案情、不同的犯罪嫌疑人采取不同的讯问策略和讯问方法,在讯问时规范讯问语言、恰到好处地控制表情、将说服教育贯穿于讯问过程的始终。同时注重讯问内容的全面、正确看待犯罪嫌疑人翻供以及如实制作讯问笔录,以期全面掌握案情、履行侦查监督职能,从而提高讯问的有效性,为法庭指控犯罪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6.
肖庆平 《犯罪研究》2007,38(6):21-27
讯问是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侦查措施,随着法制的健全,讯问受到了许多限制。那么为什么讯问看似普通的很,但真正意义上的讯问却很艰难,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于讯问对象和讯问所要获取的犯罪事实的本质属性没有一个充分深入探索。犯罪嫌疑人作为讯问对象在讯问过程中其属性是复杂和多样的,而讯问所要获取的口供更是一个属性复杂的客体。认识这些本质属性有助于我们在讯问过程中更主动、更自觉,从而把握讯问规律,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17.
高俊娟 《法制与社会》2013,(29):122-123
法律在日渐完善,犯罪嫌疑人反讯问能力也在逐渐加强,讯问过程中难免出现讯问僵局。为顺利获取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准确认定犯罪事实。使其受到应有的惩罚,可以从分析案情、分析嫌疑人、制定讯问计划入手,预防讯问僵局的产生。同时,模拟讯问也可以在预防讯问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侦查讯问作为一项侦查措施,在刑事诉讼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特殊的诉讼制度构造及特殊的经济、文化背景使得其对犯罪嫌疑人的非法讯问现象多有发生,近些年的一些重大错案的发生均源于不正当的讯问。讯问是审前程序尤其是侦查程序中用以获取犯罪证据或其他涉案线索,查明案件事实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肯定讯问正当性的同时,以程序规范刑事侦查讯问制度应成为当前改革刑事讯问制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唐兢  胡凯 《政法学刊》2009,26(2):83-87
侦查讯问是案件侦查和刑事诉讼中的常用措施,各国由于价值观念、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侦查讯问制度的内容不尽相同。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讯问主体、对象、程序、方法、时间等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20.
韩兆勇  韩龙 《法制与社会》2012,(35):266-267
要实现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初衷,既注意及时准确地惩罚犯罪,维护公民、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又注意对刑事诉讼参与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的保护,就需要在立法上做到侦查程序设计的合理性与公正性,防止讯问权滥用。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实施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重要手段,是获取证据的重要方式,但在司法实践中,讯问场所的不规范给侦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此次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将讯问场所限定在看守所内,通过讯问场所的法定来消解讯问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