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WTO与中国     
2001年9月17日,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或WTO)中国工作组第18次会议顺利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文件。至此,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完成了历时15年的历史使命,中国加入WTO谈判全部结束。按照入世申请程序,中国入世的法律文件将提交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在完成必要的法律程序后,中国将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预计中国在今年年底加入WTO已成定局。经过15年马拉松式的入世谈判,中国终于可以跨入WTO的门槛了。然  相似文献   

2.
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今年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个城市,还有一件是用‘一国两制’的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其他事都是别人做的。”  相似文献   

3.
关注坎昆     
金秋送爽季节,世界各国媒体,除继续关注朝核、伊拉克和巴以等热点问题外,将会聚焦坎昆。坎昆是墨西哥的一座城市。今年9月,世贸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将在这里举行。部长级会议是世贸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本次会议开得好坏将对多哈回合谈判的成败起关键作用。 提到多哈,就会想起西雅图。这个美国城市的名  相似文献   

4.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与中美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国内背景 布什政府自2001年初执政以来,在国内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减税,刺激经济;第二件事是在"9·11"之后稳定国内治安.布什的国内政治经济纲领和执政特点,已经比较充分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1992年3月8日,《纽约时报》透露美国国防部一份长达46页的正式文件,这是一份旨在维持美国唯我独尊地位的战略计划。文件表明,美国新战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1.防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的扩散;2.以先发制人的方式防止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3.对俄罗斯强大以后的动向保持警惕。文中没有一处把中国列为“假想敌”。注意到这一点,纽约的《中国时报》周刊在4月19日一期发表文章,题为《中国不是美国的假想敌——美国的战略构想与中国前途》。大陆的中国人很快也注意到这一篇文章。乐观者高兴地引述其中的几句评价:现在中国“内不虑匮乏,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两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甚至可以说有些耿耿于怀:一件是儿子赶长途汽车前坐出租车被绕了一倍的里程,另一件是路过某报刊亭时看到一份报刊封面用大黑体字写着“中国高考状元无一成才”。  相似文献   

7.
扎不棱 《法制博览》2010,(19):64-66
湖南人谭延闿年轻时有两件事让他非常难过:一件事是总有人称他为“小老三”;另一件事则是,他考中的本是进士第一名,但因为是湖南人,又姓谭,所以被一些官员生生给抹下去了。  相似文献   

8.
2003年9月23日美国http://www.zmag.org网站刊登了“聚焦全球南方”组织执行主任沃尔登·贝洛(Walden Bello)题为《坎昆会议的意义》的文章,分析了最近举行的世贸组织(WTO)坎昆会议失败的原因,并指出非政府组织和以印度、巴西、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质疑将有助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形势在仅仅十年之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变化的震撼性几乎波及到所有领域。人们的思维角度在不断进行调整,而最让人感觉需要调整的就是关于国家关系的思维模式。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在经过冷战结束这一措手不及事件的打击之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学者在做着两件事情,一件事是对国际关系理论在预测国际关系发展趋势判断上的缺陷进行反醒;另一件事是对冷战后出现的种种新的国际关系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理论构建。这两件事做下来的结  相似文献   

10.
赵磊 《南风窗》2011,(20):30-32
就争取国际关系话语权而言,中国要得到的是权力,而不只是权利。如果说2005年白皮书是中国单向地表达意愿的权利,2011年白皮书则要强化中国影响国际关系议程的权力。2011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继2005年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之后,再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郑重阐述  相似文献   

11.
金磊 《南风窗》2013,(20):92-93
今年8月20日,默克尔成为德国首位访问达豪集中营的总理,她沉痛地说:"这个集中营代表我们历史中前所未有的恐怖篇章。它是一个警告,警告德国人,他们曾如何因为他人的种族、信仰,甚至性取向,而剥夺了他们生存的权力。"今日德国,正是用这种方式一点点留下对历史的忏悔和对未来的承诺,同时它们也因此成为德国人认罪勇气的象征。68年前的9月2日,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在包括中国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之后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抗日胜利纪念日,也成为世界反法西  相似文献   

12.
1991年9月3日上午12时45分。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中国总理李鹏和英国首相梅杰,刚刚签署了两国政府的一份谅解备忘录,正同举香槟,相互道贺。7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中英两国签署了举世瞩目并载入史册的“中英关于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香港两家电视台通过人造卫星向香港600多万市民同时直播这一场景。香港人看到了也听到了李鹏的盛赞,“这是令人高兴的大事,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梅杰也说,这是“一份至关重要的文件”,“它标志着香港——北京——伦敦的关系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2002年9月1日,原泰国副总理素帕猜正式接替穆尔,担任世贸组织总干事,任期至2005年8月31日,为期3年。素帕猜是出任世贸组织总干事的第一个亚洲人和第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因此,更加令世人关注。他的前任穆尔成功地启动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入世”后的经贸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达成双边协议,从而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扫清了最大障碍。目前,我国政府正抓紧时间与世贸组织其他有关成员进行谈判,以期尽早加入这个组织。与此同时,台湾当局也加快了申请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如果不出意外,两岸很可能在今年先后“入世”。那么,两岸为何要积极争取“入世”?“入世”对两岸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两岸间的经贸往来将有何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试做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中美经济关系中,美国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态度,和美国人对美中600亿美元贸易逆差的看法,是影响中美经济和商务合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在一个月的美国之行中,记者就这两个问题采访了美国各界人士。  相似文献   

16.
前言说起美国共和飞机公司的P-47雷电,可能无人不晓,但它的前身——P-43枪骑兵(Lancer)却身名不显,更鲜为人知的是,P-43曾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有过一段独特的战史征程。中国对P-43的兴趣早在1931年日本入侵中国东北时,美国人就已开始关注中日两国空中力量的对比。1931年8月31日,美国军方的一份评估文件称,中国只有80架战斗机,80名飞行员,其中只有10-12人称得上“一流战斗机飞行员”。但当时的“国民政府”对现代化战机的兴趣异常浓厚,中国军火采购团甚至远赴德国购买过新式容克K-47型战机。这在美国人看来首先意味着巨大商  相似文献   

17.
美国及美洲     
驻伊美军向多国部队交接治安权9月3日,美军在伊拉克巴比伦的圆形剧场举行交接仪式,将巴格达以南中幼发拉底河地区五省治安权移交给波兰领导的多国部队。这支国际部队由来自波兰、乌克兰、西班牙等21国的9500名军人组成。与此同时,当天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一份解决伊拉克维和问题的决议意向书,授权国际联军可“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来维持伊拉克的稳定与安全”。该项文件被视为是一份“工作计划”,它“承认”在美英联军指导下组建并运转的伊拉克政府委员会是“伊拉克内政的主要部分”。这份文件由18条可执行性草  相似文献   

18.
国外理论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全球经济一体化》(Integrating China into the Global Economy;Nicholas R.Lardy;Wash-ington: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欢迎。但为什么中国的共产主义制度现在要主动地向这个有着众多复杂规则的全球贸易系统靠近?作者吸收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中国政府在加入世贸组织上的压力,解释了中国的领导人如何希望在日  相似文献   

19.
3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公开表达了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支持。安南的这一非同寻常的表态,立刻激起了朝鲜和韩国的强烈不满,中国民间组织甚至发动了反对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网上签名活动。然而,从国际关系的现实发展来看,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安南的表态,和美国的态度不谋而合——赖斯在此前访日时表达了“毫不犹豫地支持日本加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行列”的意愿。而客观地说,现在的世界上有两套权力“组织”:建立在成员国参与基础上的联合国,和建立在实际权力上的美国。所谓“联合国领导或同意”的事情,没有华盛顿签字,几乎不可能发生。  相似文献   

20.
停下来,敬畏     
2005年1月中旬,笔者来到北京,两件事情在首都媒体格外热闹——第一件事是,就在元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停建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等13个省市的30 个违法开工项目。这是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后,环保总局首次大规模对外公布违法开工项目,处罚力度之大为建国来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