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怜天下父母心小时候,孩子的健康,父母最关心;长大了,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最担心。十年苦读,高考在即。“我的孩子能不能读书成材,能不能考上大学?”此时,每个家长都心急如焚。怎样让孩子在考前提高学习效率?《升学内参》权威分析:解放大脑,提高记忆,激发潜能,高考必胜。  相似文献   

2.
7月7日,高考的日子又步步逼近。在剩下的一个月当中,各位考生,你打算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日程?你还该做些什么? 学生沉默家长焦虑老师一个个累病,这正常吗? “抓紧复习!”“奋力拼搏!”“最后冲刺!”不少考生都这样回答。一些学校甚至已经开始对高三学生进行封闭性强化训练。据广东电视台学生节目主持人童瑶小姐介绍:广州某名牌中学的一位校长对她透露,该校高三的教师不少都累病了,以致模拟考试时竟派不出高三的监考老师。 高考,如一根魔棒,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无不被它的舞动所牵扯。去年7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面对儿童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许多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学生的家长内心开始纠结了。他们纠结在:这些节日来临前要不要给老师送礼?送什么样的礼?如果不送,别的家长送了,老师会不会对自己的孩子关心不够,甚至歧视自己的孩子?在你看来,到底该不该给老师送礼呢?  相似文献   

4.
同样是学习,为什么有的孩子成绩好,有的孩子成绩差?同样是读书,为什么有的孩子能考上重点,有的孩子名落孙山?每一位家长都希望了解--  相似文献   

5.
熊丙奇 《法制博览》2009,(18):25-25
“学生啥招都使,只要能考上就光荣”。吉林松原高考作弊案曝光后,一位考生父亲的话,流传甚广。  相似文献   

6.
正前两天北京电视台《非常向上》节目组搜集了120道家长在疫情居家期间带孩子的苦恼问题,要我帮助解答,问题各式各样。看完家长的苦恼,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家长的烦恼几乎都是因为自己无法做好榜样,和对孩子不了解、不理解、没有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造成的。如果家长自己都懒懒散散、言行不一,用自己成人的身份去命令、压制、强加孩子的思想,这能有好效果吗?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相似文献   

7.
姜x,男,十五岁,初三学生。小姜生活在普通工人家庭,父母对他十分关心,也期望他能有所出息,能考上大学,为家庭争光。小  相似文献   

8.
又来客人了。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要为许多家长学生、亲戚朋友、亲戚朋友的亲戚朋友做参谋,诸如哪些是重点中学,情况怎样,考上了就等于一脚踏在大学门槛上啦。哪些是“准重点”,再不行还有哪些“准准重点”,等等。可是,今年不同啦。你看,这位客人三年前就为孩子的高考选择初中,如今初中毕业,他却说,他的儿子爱摆弄小玩艺,写写画画的,不知有什么职业中学可报。每年一度的高考漩涡卷入了几乎所有的高中毕业生,然后又把其中的绝大部分抛了出来。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人们渐渐意识到,这是  相似文献   

9.
人生的方向     
老说 《工会博览》2009,(10):1-1
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男孩子,成绩一直排在班上前几名。那个时候,他最喜欢听周恩来的故事,于是,便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外交家。老师说,想成为外交家,首先得考上大学,于是他对自己的规划便是能上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0.
《南风窗》2016,(12)
正苏鄂考生家长们争取"教育公平"的行动很可能是一场乌龙,是对政策的误读导致的。但这个行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新的条件下讨论"教育公平"的契机。近期,一个传说中的高考"减招"消息在湖北和江苏引起了考生家长们的强烈反应,尤以江苏的动静为大。这些考生家长自发地行动起来,对所谓的"减招"表示抗议,迫使本省的教育主管部门和相关重点高校做出了不减少本地招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考成绩的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考得好的学生难免兴奋过度,想尽法子释放三年来的学习压力,尽情地放松.考得不好的学生也难免伤心难过,整天郁郁寡欢.就连不少家长也跟着开始魂不守舍,变得有些"不正常"."等待焦虑症"、"落榜悲观低落症"等"考后综合症",在不少考生和家长身上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1988年,龙年伊始,广州市的大街小巷,悄悄出现了一则很不起眼的广告。从此,中山大学家庭教师介绍所热闹起来了。渴望的“后庭”一个来自美国的6口之家,特意去介绍所请了一个大学生,辅导他家中5个人的中文学习。南海县一个初三的学生,为了能考上重点中学,用家长给他零用的钱,自己去聘了一位家庭教师。中央酒店一位21岁的厨师,边工作,边上电大,还要请一位家庭教师来教英语。他希望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将来接待国外的客人,并希望能到国外去大显身手。香港的一位女高中生,在预科考试前,专程来到广州,一下子请了3个大学生,同时辅导她的几门功课。一位卖服装的个体户,自己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一个月的收入超过千元,却为自己孩子的学习操透了心。他对请来的家庭教师说:“我这一辈子完了,再也没机会拿起书本了,我唯一的指望就是这孩子,只要将来他上大学,读博士,我拚死拚活,倾家荡产也供他。我是个大老粗,不懂教育,我把他交给你了,该打该骂,都由你。”  相似文献   

13.
来信     
《南风窗》2016,(16)
正1大学是一个追求学术的圣地还是一个为社会培养就业人才的场所?现在的大学很难回答这个问题,许多家庭都希望大学里能够学到专业技巧,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大学自身的要求又使得它不能放弃自己的学术追求。自己当初不幸或者幸运地被调剂到了某高校的历史系,在大学中确实体会到了很多教授学术追求与人格的魅力,青年教师对于学生也十分认真负责。但是大家却都因为历史是一个低就业率的冷门专业而敬而远之。如果不是当初的调剂,自己也绝对不会报历史系的吧。  相似文献   

14.
漫画     
《南风窗》2013,(13):13-13
考风乱象插画迢迢在吉林长春榆树市,高考前找人"买答案"已是公开的秘密。今年"史上最严高考安检"下,部分考生试图舞弊的"决心"仍禁而未绝。为了将俗称"作弊器"的耳机及接收盒带进考场,考生的鞋底、腰间甚至卫生巾里,都可能"大有玄机"。家长说:"孩子苦了12年,这辈子也就犯这一回事。还能咋的?"  相似文献   

15.
《南风窗》2016,(20)
正开学不久就有家长和我聊起一个话题,小孩在学校订阅的教辅书还没怎么用,教师就推荐他们到校外的民营书店购买。而有的学生自己已经买了一套。这样,每学期学生要购买两三套教辅书。有家长认为,一些老师是为了私利推荐买书。其实,不单一些老师存在这样的问题,教辅这个行业“水深的很”:今年上半年,媒体报道广西教辅市场的腐败乱象显示,落马的10多名官员中,涉及广西教育厅、新华书店集团、广西师大  相似文献   

16.
记:孙中山先生励志青年做大事,但大学里更多人对当干部、当学生官感兴趣。您怎么看? 刘:大学生求职,用人单位会特别看重学生干部。这大概也是情势所逼。但这决不是教育目的。暨南大学有一个学生义工组织WARM TOUCH,他们志愿为社会提供服务:照顾孤儿,抚慰老人,帮助智障者,没有任  相似文献   

17.
正《告白》作者:[日]湊佳苗译者:竺家荣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本书直面探讨少年犯罪问题,直击现实与痛处,极具社会意义。当伦理和正义出现分歧,你选择站在哪边?当校园和未成年成为不法的保护伞,人们该何去何从?在这场令人震惊的校园犯罪中,教师、家长、学生,谁才是罪魁祸首?以暴制暴,究  相似文献   

18.
正每年9月都有一批适龄的孩子开始进入幼儿园,每到这个时候,不少家长就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入园之初会有不适应的状况,那么,在孩子入园前,家长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使孩子开开心心地入园、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呢?本刊记者就此话题采访了北京市丰台区嘉园实验艺术幼儿园园长祁爱莲,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祁园长给家长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个农民孩子的呼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的农村情结我已听多了下岗工人的苦况。但比下岗工人更苦的有9亿农民。我的老家在江西南昌县八一乡,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农民、农业都有特殊的感情。我上大学前和上大学后,每年的寒暑假,都要回家干农活。1986年,我通过高考考上了北  相似文献   

20.
正常思思32岁行政管理宝宝:涵涵3岁2个月问孩子最近脾气特别暴躁,脾气上来时,要么乱摔东西,要么哭闹不止,有时甚至自己揪自己头发,这是什么原因?编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性格叛逆期,家长要注意引导孩子,多与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